【1】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山海經·大荒北經》)【2】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命風後法鬥機作指南車,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太平禦覽》)
蚩尤
解說:
有座山,名字叫做“系昆山”(《太平禦覽》寫作“傒昆山”),“系昆”或許是因為與古昆侖山相連才得名。古昆侖山,是軒轅氏的發祥地,所以,這座山應該與昆侖山屬于同一個山脈。在這裡有個地方,叫做“共工台”。屬于炎帝蚩尤聯軍之中的共工氏,當初曾與軒轅氏相鄰而居,也在昆侖山附近。“射者不敢北鄉”,“鄉”同“向”,意思是說,大概是因為軒轅氏黃帝的強大,所以,共工氏族中打獵射箭的人因為畏懼,不敢面向北方射箭。在這裡還居住着一個氏族,族人身穿青色衣服,族名叫做女魃(《玉篇》引《文字指歸》做“女妭”),他們的習俗是不留頭發,總是把頭剃得光秃秃的,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幹旱少雨,所以被當時的人們認為隻要有他們在,就會使天大旱無雨,因此也叫做旱魃。女魃歸附軒轅黃帝氏族,所以稱之為黃帝女魃。
生活在冀州之野的蚩尤氏,創造了金屬兵器,又組織訓練軍隊,所以叫“蚩尤作兵”。“作”是創造的意思,是從無到有。“兵”字的上半部分是“斤”,也就是斧钺一類的武器;下面是兩手捧着東西的意思;兩手捧着武器,即使軍兵之象,也是軍兵操練之象。神農氏與炎帝氏族中的蚩尤氏發生沖突,但是,無法戰勝蚩尤氏,就請黃帝出兵救援,于是組成了黃帝神農聯軍,共同對付炎帝蚩尤聯軍。《山海經》中直接寫“蚩尤作兵,伐黃帝”,似乎是把蚩尤氏當成了戰争的發起者,其實,應該說是因為黃帝要出兵救援神農氏榆罔,而與蚩尤氏宣戰,所以,蚩尤才要讨伐黃帝。況且,黃帝本來居住在西部的天水昆侖山一帶,派遣屬下的應龍氏帶兵到東部的冀州之野去跟蚩尤氏作戰,顯而易見,是黃帝應神農氏之請而出兵攻打蚩尤氏。
“應龍畜水”,和“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是兩次事件。應該是蚩尤氏與聯盟内的風伯雨師商議,利用即将發生的三日大風雨的時機,水淹應龍軍兵,打敗了應龍。黃帝于是請來女魃氏商量對策,女魃氏提出堵截黃河水用來淹滅蚩尤氏的計謀,得到黃帝的贊同,這就是“黃帝乃下天女曰魃”的意思。于是,黃帝悄悄派應龍氏到蚩尤城附近築壩堵截黃河水,恰好遇到連日大雨,堵截黃河的計謀非常成功。等到大雨停止之後,堵截的黃河水位很高,應龍趁着夜間,挖開堵截黃河的堤壩,洪水灌入蚩尤城,緻使蚩尤族人元氣大傷,損失慘重。雖然蚩尤、誇父、共工、少昊、風伯雨師仍然不斷地抵抗神農黃帝聯軍,但後來,蚩尤還是被黃帝打敗,蚩尤被應龍殺掉。所以,所謂“遂殺蚩尤”,并非在水灌蚩尤城的時候就殺死了蚩尤,而是後來最終殺掉了蚩尤。
以上是《山海經》的記載。以下是《太平禦覽》所引用的記載,可以作為以上記載的不足,所說的還是那場戰争。所謂涿鹿之野,還是在冀州之野。蚩尤氏善于觀察天象,善于利用天氣,他們借助于上午的大霧作掩護,進攻黃帝,而被認為大霧是蚩尤氏用法術制造出來的。黃帝軍兵接連三天在大霧中與蚩尤氏交戰,再加上他們本來是從“系昆之山”而來,對涿鹿之野的地形不熟悉,在大霧中更不辨方向,所以接連失敗。
在此情況下,黃帝屬下的風後,遵從黃帝的命令,“法鬥機作指南車,以别四方”。所謂“法鬥機”,是指效法北鬥九星的鬥柄指向北極星的方式方法,制作了指南車。王大有先生說,當時北鬥是九星,而後來才成為七星。黃帝的軍兵有了指南車之後,可以辨别方向了,這才使得蚩尤氏失去了擅長觀察天象、熟悉地形的優勢,後來得以擒獲蚩尤殺掉了。
這裡所記載的黃帝與蚩尤的戰争,是神農黃帝聯軍與炎帝蚩尤聯軍之間曠日持久戰争的主要部分,黃帝是神農黃帝聯軍的主力,蚩尤是炎帝蚩尤聯軍的主力。在這場戰争發生之前,神農氏雖然已經衰落,但是,因為黃帝軒轅氏以往所行之政多仁義,近于王道,所以,得到了許多氏族的擁戴。此前,蚩尤氏憑借者刑罰規定、武力強悍、人多勢衆而稱霸,是為霸道。在交戰之中,軒轅氏和蚩尤氏雙方都有殘暴之處,但是,蚩尤、誇父、刑天是可歌可泣的英雄,黃帝、女魃、風後可謂足智多謀,力牧、應龍可謂骁勇善戰。更為重要的是,在戰争結束之後,軒轅氏黃帝的幾代君主沒有以武力治天下,而是以文德治天下;神農氏榆罔退位之後,緻力于谷物種植推廣,緻力于中醫藥物的辨識、診治疾病、養生之道,所以,神農氏、軒轅氏終究不失為得道之聖皇,永遠被中華民族後世所敬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