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的春天可真是一言難盡,
經曆了N次開春失敗之後,
我們終于盼來了立夏!
于是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希望這次立夏,可以一次成功!
啤酒!烤串!西瓜!酸梅湯!
正在向我們招手~~~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将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2019立夏時間:5月6日03:02:40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我國古代傳統風俗衆多,有些保留至今。今兒個咱就來聊聊老北京立夏一定要吃的那些吃食吧~
面 條
據說,立夏吃面這個習俗源于晉代。那時,吃面是為紀念北方麥收後的喜慶嘗新,又寓意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有句話說得好:入夏面新上天。其寓意立夏吃面可強健體魄,為人們帶來好運。
瓷,明兒是立夏。這一立夏,咱北京人就更離不開面條了,尤其到了三伏天,一回家要是能吃上一碗過的涼涼的面條,再啃上根黃瓜,就瓣蒜,那甭提多舒坦了。
小編的最愛-炸醬面
除了炸醬面,咱北京人還喜歡吃打鹵面。做打鹵面要先把黃花、木耳、口蘑用熱水發開,洗淨後,不要倒掉發蘑菇的水,濾出後打鹵用。取湯鍋加蔥姜和煮熟的五花肉切薄片,與黃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鍋裡加入煮肉的湯和發蘑菇的水,加入鹽、醬油調味後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雞蛋,取出倒入湯盆,鹵就做好了。在起鍋之前,用鐵勺炸點花椒油,趁熱往鹵上一澆,嘶啦一響,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您要喜歡吃玉蘭片,做鹵的時候可以放上點玉蘭片。
老北京習慣做素鹵時候還要加上點鹿角菜。如果您這碗有五花肉打底了,那就不需要鹿角菜了。
春天是吃香椿面的好時候,頭茬兒香椿小嫩芽的滋味每年都讓人惦記,澆上醬油花椒油一塊兒拌面,這是春天最好的吃食之一。
咱北京人到了夏天,就愛吃上碗麻醬面,這味兒誰吃誰知道!加了鹽後的芝麻醬有種說不出的鹹香,哪怕菜碼兒隻有簡單的黃瓜,也足夠讓人口舌生津。
扁豆焖面您肯定也熟啊,也是咱家裡常吃的。蒸制過的面條再炒,吃在嘴裡一點不黏糊油膩,您要是喜歡吃軟乎點兒的,稍微點點兒水就行。做好了嘗一口:肉香、豆角香、面香融合在一起,嘿!面還潤而不粘!
在過去家家戶戶都腌鹹菜的時候,老鹹湯兒作為一種澆頭也曾讓人欲罷不能。腌漬這道工序融合了蔬菜與醬油的香氣,蒯出來的湯汁煮沸後是另一種滋味。也有人因這澆頭沒什麼油水而稱其為“寡婦湯”,可捧着那一碗用老鹹湯兒做澆頭的面大快朵頤時,我想在那個年代也不失為一種苦中作樂。
偏愛臭豆腐湯兒拌面的也不在少數,臭豆腐 湯兒 鍋挑兒,别人再怎麼說臭可就是止不住的愛。打心眼兒裡出的, 哪兒能别人三兩句話就說的動的?您說是不是?
五月槐花香,小蝦米也活蹦亂跳啊。五花肉一年四季做肉丁醬沒問題,可這小蝦米醬過了這村兒可就沒這店兒了,蔥姜多放點兒,去腥提鮮,再配上黃醬一炒,滋味的激發的過程可不就跟化學反應一樣神奇!
我看爛肉面也不錯!炖煮熬制的肉湯鮮香美味,爛肉爛肉,聽着這炖的功夫就不小!那肉肯定是軟爛入味兒,跟面條的爽滑勁道配一起,嚯,我看有點兒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意思。
比起爛肉面我更愛吃羊肉汆兒面。北京的羊肉汆兒面比較常用的方法是先把羊肉切成薄片,用醬油、香油等喂入味兒,鍋底坐油,先炝蔥花炒白菜絲,然後趁熱在鍋中加水,水開以後把面條放進去煮,等面條快熟的時候把喂透味道的羊肉片倒進鍋裡筷子撥散,羊肉片一變顔色再撒上胡椒面就可以撈出來吃了。這叫做“炝鍋面”,因為先用油鍋炝蔥花,做出來的面條有濃重的蔥油味道,口味渾厚,湯色濃稠。
三合油拌面當屬最省事兒,醬油花椒油香油,比例您随便來。不過小編推薦您吃這澆頭下次可以試試用挂面,面細拌的勻,一大口一大口的吃着也舒坦。出鍋時再來點小蔥裝飾下,借點兒蔥香又不至于變成蔥油面,這感覺妙不可言啊~
茄丁面也算是大衆款了。我一發小就是,對燒茄子地三鮮什麼的都興緻缺缺,就唯獨對茄丁面情有獨鐘,究其原因,人家說是裡面的蒜吃着特香。還别說,跟吃炸醬面就生蒜的感覺确實不太一樣,少了點兒辛辣這差别還挺大。
大家夥兒對西紅柿雞蛋面就更親切了,做法簡單,還不費事。
扒 糕
老北京人立夏時還講究要吃扒糕。據《本草綱目》中說荞麥“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髒滓穢。作飯食,壓丹食毒,甚良”。荞麥面粉熬成灰色糊狀,團拍成小餅放入涼水盆中。用荞麥面制成,一般與涼粉同時出售。食用時切成小塊,再将小塊扒糕削成兩頭薄中間厚的長條薄片盛在碗内,澆上用麻醬、醬油、好醋攪拌的汁,加上紅鹹胡蘿蔔擦的絲,澆芥茉或辣椒或蒜末都行。
夏 餅
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現代多以海蛎餅代替。而夏餅經常用于母親送給已出嫁的女兒。在立夏吃夏餅,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說。制作夏餅并不複雜,有甜、鹹兩種,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鹹的,則更為豐盛,伴以鹽、韭菜、肉末、蝦米、香菇、胡蘿蔔、雞蛋等。夏餅是将和好的面壓成薄餅,裡面包上肉絲、韭菜等,放入鍋中煎炸制成。
春 卷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春盤始于晉代,初名五辛盤。據說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制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卷筒形,既當飯,又當萊。這種小吃後來定名為春卷,并逐漸流行于城鄉各地。
雞 蛋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疰夏:中醫指夏季長期發燒的病)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别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女娲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征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後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姜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在文章的最後,小編還為您特意準備了幾個,當代養生專家給出的立夏養生食療菜譜,明天晚上做給您的家人嘗嘗吧!
1
蓮子豬肚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益胃
原料:
豬肚子1個,蓮子肉50克,香油、精鹽、生姜、蔥、蒜各适量。
制作:
1、将豬肚子洗幹淨,蓮子(去心)用水泡發
2、将泡好的蓮子放入豬肚内,用線縫合。
3、将豬肚放入鍋内,加清水炖熟透;後撈出晾涼。
4、将豬肚切成均勻細絲,同蓮子放入盤中,将香油、精鹽、蔥、蒜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
2
玄參炖豬肝
功效:滋陰、養血、明目
原料:
玄參15克、鮮豬肝500克、菜油、醬油、生姜、細蔥、白砂糖、料酒、濕澱粉适量。
制作:
1、将豬肝洗幹淨,與玄參同時放人鍋内。加水适量,炖煮約1小時後,撈出豬肝,切成小片備用。
2、将炒鍋内放人菜油,投入洗淨切碎了的姜、蔥、稍炒一下,,再放入豬肝片中。
3、将醬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兌加原湯适量,以濕澱粉收取透明湯汁,倒人豬肝片中,攪拌均勻即成。
未來天氣到底是什麼走向。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希望,立夏之後的氣溫可以穩定些,
讓咱們别再反複穿、脫秋褲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