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有人在提問,“假如恐龍沒有死,人類能不能像騎馬一樣騎乘它們?”我看見了這問題,不由的啞然一笑。
人類确實太厲害了,不知道馴化了多少種動物。比較常見的,有野馬、野牛、野驢,馴化它們後用于農業生産和交通運輸。連體型龐大的野象,也可以被人類馴化,君不見馬戲團裡面大象也聽人類的指揮,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演動作?除了野生動物,昆蟲也可以被馴化,最典型的就是蜜蜂。
那麼,人類有沒有可能馴化恐龍,并且就如同騎乘馬匹一樣的騎乘恐龍呢?如果我們騎着一頭迅猛龍上班,豈不是太拉風了?這比開着凱迪拉克還要吸引眼球呢。
大型恐龍已經在距今6500萬年前滅絕了,如今确實有一些恐龍的後裔留存了下來。比如,雞、鴨,就是恐龍的後裔。生物學界認為,所有的鳥類,都是恐龍的後裔,包括南極的企鵝,它們都是遠古恐龍進化而來。既然一些鳥類在今天已經被人類馴化,那麼它們的祖先——那種電影中體型龐大的恐龍——如果沒有滅絕的,是不是也能被人類馴化,甚至可以騎乘它們去兜兜風呢?
要說恐龍,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蜥腳類恐龍,一類是獸腳類恐龍。
阿根廷龍
蜥腳類,顧名思義,就是它們的腳長得很像“蜥蜴的腳”。 這類恐龍都是四隻腳走路,和大象一樣,而且它們都是出家的和尚,不吃葷的,以吃植物的葉子、果實為生。它們除了用四隻腳走路,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它們的脖子特别的細長,甚至可以是身體的兩倍。尾巴也很長。我們所知曉的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那批恐龍(比如阿根廷龍),它們都是蜥腳類,而且都是出家的。
至于獸腳類恐龍,也很好理解,就是它們都有“野獸一樣的腳”。這類恐龍不出家,它們基本上都喜歡吃大魚大肉(也有一小部分雜食,也兼吃植物)。可惜那時候沒有酒,否則它們個個都是魯智深。獸腳類恐龍有一個特征,就是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兩隻腳走路。就是這些獸腳類恐龍進化出了叉骨,以及羽毛。我們今天看見在天上飛,在水中遊的所有鳥類,包括家禽,都是從這些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
迅猛龍
人類既然可以馴化某些鳥類,比如現在的家禽,就是被馴化的産物,理論上确實可以馴化它們的祖先,即某些獸腳類恐龍。不過,也要看見,迄今為止隻有很少種類的鳥類可以被馴化,那麼獸腳類恐龍能不能被馴化也就要打問号了。至于那些體型龐大的植食類恐龍,它們體型如此的龐大,是不是聽人類的話,也值得可疑。
我們在某些科幻或者魔幻電影裡面,看見某些恐龍被人類用于交通工具,就類似于馬匹,這些主要在電影裡面表現為迅猛龍或者霸王龍。那麼,人類能不能馴化它們呢?
古生物學家考證了很多的恐龍頭骨,經過分析它們的腦容量,可以大緻推斷出它們的智力水平。一般來說,凡是被類馴化的野生動物,它們的智力水平不過于低下。一隻狗往往擁有人類4歲的智力水平,假設狗的智力指數為6,則馬為3。人類一直無法馴化的鳄魚,它們的平均智力水平僅為0.2,而鳄魚算是恐龍的近親。人類同樣無法馴化河馬。你看見過有人騎乘河馬逛街的嗎?這不僅是因為河馬的脾氣不咋的,而且它們的智力水平很差,僅為0.25,比鳄魚高上一丁點。智力水平低下,意味着它們很難理解人類的動作,也就不容易被馴化。
人類至今都無法馴化河馬
生物學家發現,恐龍的頭骨看起來很大,其實腦容量并不大。這意味着它們其實并不很聰明。像霸王龍,之所以是站在食物鍊最頂端的捕食者,除了它們擁有的鋒利巨齒,它們的智力水平也是恐龍家族之中最頂尖的。通常認為,霸王龍是恐龍裡面智力水平最高的一種。它們的智力指數有多少呢?生物學家認為,它們的平均智力為0.25。對的,0.25也就與河馬相當。河馬幾十萬年來都沒有被人類馴化,霸王龍之類的恐龍假設沒有滅絕,也很難被馴化。
而且,河馬其實對人類攻擊性不強。雖然看起來它們很兇惡,但是在非洲,每年死于河馬之口的人類不超過兩位數。河馬是雜食性動物,而霸王龍是純粹吃肉的,霸王龍的兇殘遠遠超過河馬。這意味着馴化霸王龍的難度遠遠超過馴化河馬的程度。
科幻電影中的霸王龍
既然霸王龍這麼頂級聰明的恐龍都很難被人類馴化,那些智力水平遠遠低于霸王龍的其他恐龍,就更難被馴化了。想騎乘它們,就是兩個字:做夢。
當然,人類的科技是不斷進步的。雖然理論上說,由于滅絕太久遠,恐龍的基因已經缺失,不太可能被重生,但也許有一天,人類可以将已經滅絕的恐龍在現實世界中再次“合成”出來。這種恐龍也許是利用殘缺的恐龍基因和蜥蜴的基因合成出來的。
人類還可以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剔除對人類不利的生物性,提升恐龍的智力水平,而且讓它們具有馬的天性。這樣,被科技制造出來的恐龍,它們會和馬一樣的聰明,而且被改變天性。比如,霸王龍可以被改造為溫順的植食性動物。這樣,也許未來的人類還真的可以騎乘着恐龍到處溜達呢。不過,這種被基因改造過的恐龍 還算是純粹的恐龍嗎?它們隻不過是原始的生物機器人。
作者:懷疑探索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