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LIZ LANGLEY
在秋季的發情期,一隻雄性麋鹿從阿拉斯加苔原的灌木叢中現身。
攝影:JOHN EASTCOTT、YVA MOMATIUK,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季節已進入秋天。對人類來說,這通常意味着蜷縮在室内,期待即将到來的假期。然而,對許多動物來說,這是一個抓緊時間為步步逼近的冬天做準備的季節。
随着白晝變短,不管是鹿、鳥還是熊,許多物種都開始進入瘋狂采集食物、尋找伴侶等的模式。
研究野生動物的這種行為有助于科學家了解它們是如何應對環境的挑戰的——比如寒冷的氣溫,以及這種适應能力如何幫助它們應對未來的惡劣環境,比如氣候變化導緻的氣溫上升。
每當樹葉開始飄落時,下面這些動物就進入備冬狀态,一起了解下吧。
發情的鹿
對鹿家族的成員來說,包括其體型最大的物種——駝鹿,這意味着交配季節到來了。從9月到10月中旬,通常都是獨自活動的雄性駝鹿(遍布于美國北部、加拿大、阿拉斯加和北歐),都會尋找其他雄性打鬥,争取接近雌性的機會。
睾酮的激增會導緻駝鹿鹿角上覆蓋的毛茸茸的柔軟皮膚脫落,使鹿角變成用于戰鬥的鋒利武器。
駝鹿
種類:哺乳動物
食性:食草動物
群體名稱:群
野外駝鹿平均壽命:15-20年
尺寸:肩高1.5-2米
重量:816公斤
種群趨勢:增加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狀态:無危物種
研究者在阿拉斯加德納裡國家公園進行的一項曆時近40年的研究發現,在求偶戰鬥中獲勝的雄性(通常是體型最大、地位最高的)要對88%的交配行為負責。
雌性駝鹿在春天生育幼崽,通常從五月下旬開始。
休憩的鳥類
當鳥類飛往南方過冬時,有幾種鳥類會在中途停留。
例如,離開美國太平洋西北部和中西部後,黑頸䴙䴘便會成群結隊地聚集在加州的莫諾湖和猶他州的大鹽湖,在那裡覓食和換毛。其他在遷徙途中休憩的鳥類還包括在大平原地區停留的弗氏鷗、在五大湖流域停留的木鴨,以及各種海灘停留的紅腹濱鹬和其他濱鳥。
在新墨西哥州,一隻換上了繁殖羽的黑頸䴙䴘在湖泊裡遊弋。
攝影:TIM FITZHARRIS,MINDEN PICTURES/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紅腹濱鹬每年都會在北極和南半球之間來回遷徙,一次不間斷飛行2400公裡,然後停下來休息、進食和蛻皮,它們每年都會返回同樣的地方休憩。
恢複能力強的熊
每到秋天,北美熊類都忙着“暴飲暴食”,盡可能多吃多喝來增加體重,以度過漫長的冬季冬眠。
雖然長期的肥胖和缺乏運動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健康後果,但《生物學通訊》雜志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秋季和冬季期間,灰熊的基因發生了不同的調節,以應對這類軀體變化。
在加拿大育空地區,一隻灰熊咬住一條剛捕獲的鲑魚。
攝影:PETER MATHER,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例如,在冬眠期間,灰熊的基因以降低對胰島素敏感性的方式表達,因此其血糖能保持在正常水平,可供長時間的睡眠中的大腦使用。
上述研究的共同作者、華盛頓州立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Joanna Kelley指出,這也使得這種大型哺乳動物能夠在冬眠期間代謝脂肪,而這是休息狀态的人體無法做到的。
暴食的瓢蟲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昆蟲學家Mike Raupp說,全世界共有近5000種瓢蟲,而且随着秋季的臨近,許多瓢蟲将“會進食成千上萬的蚜蟲和軟體獵物”,比如入侵北美的五彩缤紛的亞洲七星瓢蟲。大快朵頤之後,瓢蟲會聚集在一起,有時是成群結隊的聚集在一起,然後進入休眠狀态,等待漫長的冬天結束。
瓢蟲喜歡躲藏在露出地面的岩石的縫隙裡,但有時也會聚集在人們房子的兩側,它們可能把房子的側面當作“一個巨大的岩面,” Raupp打趣道。
這種瓢蟲群經常被捕食者忽視,但如果饑餓的動物發現了其中一個群體,而沒有注意到其明亮的警告顔色,瓢蟲可能會使出反射性出血的絕招。臭氣熏天的血淋巴,也就是昆蟲的血,會從其“膝蓋”滲出來,讓失望的捕食者作嘔,他說。
“冬眠”的鳥
當其他鳥類忙着飛往南方過冬時,北美西部和墨西哥的北美小夜鷹卻宅在窩裡。
這些夜行動物是已知的唯一一種進入類“冬眠”狀态的鳥類。在“冬眠”期間,北美小夜鷹可以把體溫降低到41℃。
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倫比亞省,一隻北美小夜鷹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攝影:JARED HOBBS,ALL CANADA PHOTOS/ALAMY
北美小夜鷹在地面上“冬眠”,其斑駁的棕色僞裝可使它們近乎隐形。薩斯喀徹溫省裡賈納大學的生物學家Mark Brigham說,就像哺乳動物一樣,北美小夜鷹在進入“冬眠”狀态前體重也達到最高水平。
在亞利桑那州進行的研究中,Brigham發現冬眠中的北美小夜鷹面朝西南,所以下午的陽光可能會幫助它們取暖,作為其軀體新陳代謝的補充,他說。
Brigham與人合作開展了一項研究,并于今年發表在《生态學》雜志上。該研究發現,北美小夜鷹的平均“冬眠”時間為5天左右,但其中一隻特别“困倦”的北美小夜鷹睡了45天。
(譯者:流浪狗)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官V)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