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誰講的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誰講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8:47:50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誰講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1

最近一段時間,焦慮這個話題一直在大家的眼前晃動。什麼秃頂的油膩中年男,搖滾偶像手裡的保溫杯,90後的中年危機等等不一而足。似乎我們已經陷入了全民焦慮當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說到底,還是我們的智慧不夠。

其實在幾百上千年前,古人就已将“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樣的道理告訴了我們。和古代那些大智慧的先賢相比,我們的擔心和焦慮顯得多麼的渺小。

一、心安定,所以得自在

人生為什麼煩惱痛苦?說到底,還是因為一味的迷失在老子所講的“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中。

《道德經》中說:“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對于普通人來說,“寵”來了,就很高興;“寵”走了,就很失落。“辱”來了,就很傷心;“辱”走了,就如釋重負。一顆心随着外界的毀譽飄來蕩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甯清淨。喜怒無常,悲歡不定,就像生了大病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我們太注重自己的成敗得失了。我們的心裡裝滿了很多我們以為應該非常在乎的東西:錢财、名譽、地位、親情、友情、愛情等等。對這些執着得越多,我們就越得不到自由。

但人是不可能達到完全沒有欲望的,因此怎樣駕馭自己的欲望,是一門大學問。這就需要我們來修一顆“安定心”。

《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念之間,人就會有八萬四千種煩惱。修行的根本就是要“善護念”,也就是要讓這些煩惱“住”,要“降伏其心”。好好的掌控好自己的心念,千方百計把自己各種想入非非的想法停下,各種念頭止住了,由此産生的各種痛苦自然也就消失了。

古人說: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隻要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飯,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輕松、自在。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誰講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2

二、放下看破,所以快樂

《金剛經》中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人生如夢,苦樂如泡影,成敗如朝露,榮華富貴如浮雲,名利如鏡花水月,宇宙間萬事萬物瞬息變幻,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人也不過是天地間匆匆的過客,怎能永恒地留住自己喜歡的東西?天地間萬物,人隻有暫時的使用權,哪有永恒的所有權?

一個人若能領悟到一切萬法的本質皆緣生緣滅,看透自我、苦樂、名利、美色等,便會放下對于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執着,明白凡事不必過于執着,應以随緣的心态做人做事。

蘇轼的人生經曆可謂坎坷,因為才華出衆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貶于黃州,浪迹于天涯,最後還上了個“元祐黨人碑”,累及子女。觀其一生,他并沒有過多少太平甯靜的日子。

可面對困難艱辛和無數次的挫折,蘇轼落魄而不落志,依然樂觀面對生活,靠的就是放下看破。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誰講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3

史載,蘇轼與弟弟蘇轍貶谪到南方時曾經在梧州、藤州之間相遇,路邊有賣面條的人,于是兄弟二人買了碗面條吃,粗陋而難以下咽。蘇轍放下筷子歎氣,但是蘇轼已經很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對蘇轍說:

“九三郎,你還想細細咀嚼嗎?”說完大笑着站起來。

蘇轼被貶到海南儋州。那時的海南可不是什麼旅遊勝地,而是古人稱為“一去一萬裡,千知千不還”的鬼門關。蘇轼到了這裡,“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要多慘,有多慘。

而蘇轼卻在跟兒子的信裡寫道:

“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争欲為東坡所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翻譯成白話就是:“兒子,你可千萬不要對外人說海南的蚝怎麼好吃,不然京城裡的官員聽到了,個個都巴不得被貶海南,分走我的美味呢。”

苦中作樂,也莫過于此吧!蘇東坡最大的才華,就是當個人命運的悲劇毫不留情地碾壓之時,他卻放下過去,享受當下,用諸多具體而微的快樂,化解掉那些巨大的悲傷。

古語說得好:“心悅則物美,心悲則事哀。”如果心中沒有快樂,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遠不會找到樂土;心中若是滿足快樂,哪怕身在牢獄茅廁,一樣可以悠然自在。

你有多少快樂,取決于你能放下多少對執念的追求,而能守得幾許内心的平靜。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誰講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4

三、心平靜,所以無挂礙

佛教講“一切唯心造”,其實外在的境界都是自己内心的境界。所以要想做到真正的平靜,唯有心中無挂礙。

如《心經》裡講:“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槃。”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都是心的挂礙。

《中庸》裡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是天下之本,就是道,就是空。

早晨就開始挂念一天工作的壓力;到了夜晚,挂念家居的安全;即使連在睡夢中,也挂念遠方的家人是否平安!早晨外出,挂念是否會遇到交通阻塞;晚上下班,挂念是否會遇上壞人。沒有存款,挂念以後生活艱難;積聚金錢,又怕金融風暴,物價下漲。甚至有人挂念:寵物有沒有人喂食?花草有沒有人澆水?朋友有沒有來過電話?兒女讀書是否成績很好等等。

挂念,挂念!難怪有人說,心上的石頭實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真正的平靜不是你靜坐可以幾個小時不起,而是用一顆平和的心态能看人間萬象,聽花開的聲音。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誰講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5

如何才能超脫苦難呢?就是要“心無挂礙”。有的人被名枷利鎖給束縛住了思想;有的人讓愛情得失給束縛住了的心靈。有人說,人生苦短;有人說,人生路長。‘心無挂礙,當然就人生苦短’;‘心有挂礙,當然就人生路長’。

正如蘇轼自己在詞中所寫:“回首向來蕭瑟去,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首先,善于把握當下。時光流逝很快,世事變化多端。我們正在做的或者已經做過的事,轉瞬之間就成為過去。過去的事我們無法去把握,将來的事還沒有到來,我們也無法預測。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

孔子曾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已經成為事實的事就不要勸說了,已經做過的事就不要再勸誡了,對已經過去的過失或過錯不要去責備了。如果我們能夠不為過去的事而後悔,也不為未來的事而憂心,隻是将心思關注于現在,那麼我們就會少很多牽挂。

六祖慧能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隻要把我們的心修煉到這種狀态,你就能通達一切,這一定不是嘴巴說的,而是來自于你内在的轉化。那個時候,你沒有人我相,沒有衆生相,所有的相在你面前全部都破掉。所以禅宗有一個思想叫破立,你能破多少就能立多少,你破得越多你的成就越大。

就像佛教裡講的布施一樣,越會布施的人會越富有。而有一些人,每天裹得緊緊的,他就那麼一點,所以就沒有更大的可能在他身上發生。如果能真正地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發現你活在這個天地間是個非常自在的人。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誰講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6

平靜心

寡欲

順其自然

心無挂礙

慢了

靜了

空了

把握當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