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
40年來,特區不僅成就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傳奇,還培育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優秀企業。特殊之年,這些深圳大廠也紛紛走出了不凡之路。
有的在試圖掌握自己的命運,有的在精心謀劃重塑未來,有的在積極嵌入世界高端制造産業鍊……
活躍的身影背後,是特區奮鬥不息的靈魂。
01
菊廠,我命由我
深圳有一顆頑強的翠菊,正在試圖将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個今年最受關注的深圳大廠叫“華為”。
美國出口管制步步緊逼,試圖瓦解華為的國際同盟,特别是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供應商,将這家總部位于深圳的中國高科技公司逼向絕境。在美國的影響下,英國明确排除華為,法、德的态度也相繼變得更加遊移不定,台積電也表示“斷供”,因此外界形容華為當下的境況為“渡劫”。
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華為在做什麼?
華為終端手機産品線總裁何剛曾經在社交媒體這樣說,“華為接下來的命運,我和我的大部分同事都不感到悲觀,實際上也沒有太多精力去焦慮。我們相信連接人和物的遠方,相信遠方更廣闊的數字洪流。在曆史長河中,很多以為的巨浪就成為了浪花。”
華為習慣于把目光放在遠方,即使在困境中。就像2019年,企業外患重重,面對央視的專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卻談起了國家的基礎教育。所以,最近,當任正非三天訪問四所國内高校的消息傳來,筆者一點兒也不驚訝——這是任先生的範兒。
(任正非在複旦大學标志性建築相輝堂前留影,圖源:複旦大學)
7月29日至31日之間,任正非接連訪問了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
多次帶領華為向死而生的任正非,曾自嘲目前自己在華為就是“傀儡”,因為自己現在什麼具體事務也不管。但他也曾說,企業的帶頭人應該是“燈塔”,為企業指明方向,照亮遠方。任正非此次就将眼光放在了根本上,也放在了遠方。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認為,任正非此行向外界傳達出一個重要的信号:在美國極度打壓和歐盟國家的戒備下,華為科研的重心将東移。這次任正非的親自走訪,可見華為正對國内高校進行再認識,也意味着中國高校進入了華為全球研發的第一梯隊。
“這非常鼓舞人心,中國最頂尖的企業和高校真正地走在一起了。”曹鐘雄說。
在曹鐘雄看來,這種企校聯合下,華為可以将市場最真實的科研需求傳遞給高校科研團隊,解決企業發展中實際問題,有利于改變長期以來高校成果産業化的問題。可以預見,這種聯合将為中國科技創新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圖源:上海交通大學)
不過曹鐘雄也認為,我們要看到現在我國的科研實力在全球的位置還比較靠後,還存在體制機制不靈活等方面的問題和不足,需要校、企以及政府,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實現追趕。
記得去年5月份,任正非對着央視的鏡頭是這樣說的,“中美貿易的根本問題是科技教育水平,為什麼美國這麼厲害?其實就是教育。科技水平的崛起,需要從一層層的基礎教育抓起,不然我們就不可能在世界上競争。”
“7·15”前後,關于華為的各種消息紛至沓來,華為官方卻異常安靜。7月15日當天,華為心聲社區官微隻默默發了一篇署名“樵夫”的散文《是不是所有的“菊花”,生命力都如此頑強?》,文中講的是在異國他鄉種植菊花的感悟。
文章的結尾如此說,“季節是時代的象征,冷暖是大環境的映射,青蟲則是磨難的隐喻,翠菊有其堅韌,我們也有掌握命運的決心。”
(深圳華為總部,圖源:華為心聲社區)
02
“南泥灣項目”啟動
任正非的“氣定神閑”,既因為他的目光在遠方,也來自于華為上半年的業績:同比增長13.1%。
外患不斷,還能取得快速的增長,菊廠如此“能扛”的秘術之一就是“業務連續性管理”。
有業内人士介紹,華為的業務連續性管理(BCM),是當年從IBM那裡學來的,它的價值毫不遜于産品集成研發流程管理(IPD)。
IPD教會了華為如何有組織地進攻,BCM則指導華為如何高水準地防守,常态化地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在風險突發時能夠體系化地做出反應及時應對,從而保持業務的連續性。“失之桑榆,收之東隅”,使企業整體保持一定的增速。
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迅速啟動BCM,有效地組織風險分析和評估,針對性地制定應對策略以及調整計劃,并按部就班地将策略和計劃執行到位。
如果說"居安思危"是華為應對危機和風險的“道”,BCM就是"術"。
最近,華為又一項構建業務連續性增長的計劃——“南泥灣項目”被媒體曝光。
證券時報、科創闆日報消息:為應對美國對華為的技術打壓,華為如期啟動了備胎計劃“南泥灣項目”。
報道稱,華為正在加速推進筆電(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屏業務,這兩大類産品的新品不包含美國技術。8 月中旬,華為将發布新款筆電産品。
消息稱,華為用“南泥灣”命名的這個項目,意思是“在困境期間,希望實現自給自足”。有分析認為,“受益于華為啟動南泥灣項目,筆電等産品有望成為重點擴張方向,今明兩年銷量預計持續大幅增長。”
(華為心聲社區截圖)
不過證券時報消息稱,記者向華為官方求證,但目前仍未獲回應。
有華為内部人士向筆者确認“南泥灣項目”确實存在,但項目内容目前還不方便透露。這位人士說,項目目的之一可能是要将受影響的業務部門的人才“囤住”,确保人才不流失,并轉向其它領域的研發和生産。
這位人士說,“後面還會很艱難,但我們也看到企業已經做了很多準備。”
曆經百劫的任正非,曾在其著名的文章《一江春水向東流》中說,“面對潮起潮落,即使公司大幅度萎縮,我們不僅要淡定,也要矢志不移地繼續推動組織朝向長期價值貢獻的方向去改革。要改革,更要開放。我們對未來的無知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歸納找到方向,并使自己處在合理組織結構及優良的進取狀态,以此來預防未來。”
03
善陣者,鵝廠
開始這一段之前,請先鎮定一下,忘記那個吃了假辣椒醬的憨鵝。其實鵝廠在“老幹媽事件”中的一系列操作,才讓我們認識到這隻憨鵝“精明得很”。
騰訊作為國内首屈一指的互聯網大廠,企業形象為什麼選擇憨憨的企鵝?
答案有很多版本,其中一個我覺得最符合“鵝廠”的氣質——企鵝生活在地球的南極,用企鵝作企業形象,蘊含着聯接世界每一個角落的理想。
夢想着連接世界、服務世界的鵝廠,雖然當下在一些地區(如印度)遭遇到挫折,但在國内卻積極布局。關于騰訊産業布局的大消息也不斷傳來——
在深圳建島,花80多億買下的大鏟灣80.9萬平米土地,未來總部設計圖日前流出;
在清遠的雲數據中心開服,成為華南地區最大新基建項目,将形成全面覆蓋大灣區、輻射東南亞的數據中心互聯平台,重點推動大灣區内政務、金融以及工業等行業的全面數字化升級;
在上海摘地,推進總投資150億元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産業基地項目”,打造AI産業高地。
(赢得大鏟灣“企鵝島”設計方案網絡之城,圖源:美國NBBJ建築事務所)
從幾百K文件大小的OICQ産品(即QQ)起步,成長為市值幾萬億元的大廠,“騰訊”就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個樣本。但是早在2018年騰訊就開始調整姿勢,試圖重塑互聯網的未來。
2018年9月,騰訊宣布調整内部架構,新成立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互聯網的下半場屬于産業互聯網,我們将助力産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态。”馬化騰說。
騰訊産業互聯網的變革正在高速地運轉,用“雲”和互聯網賦能各種産業,是鵝廠的理想。騰訊雲的數據中心規模和布局也在不斷擴大。迄今為止,騰訊雲已經在全球26個地理區域運營着53個可用區,部署服務器機架超過10萬個,能夠為遍布全球的客戶提供全面的雲計算服務。
此前,騰訊已宣布未來五年将投入5000億,用于新基建的進一步布局。其中,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服務器、大型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物聯網操作系統、5G網絡、音視頻通訊、網絡安全、量子計算等都将是騰訊重點投入領域,在數據中心方面,騰訊将陸續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服務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清遠的雲數據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參觀了騰訊濱海大廈之後,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周其仁說,“回頭看,今天産業界能看得懂互聯網了,卻已經沒法追趕。騰訊是靠實力走到了今天,這樣一個有實力的公司是從市場裡來的”。
周其仁教授感歎,“善陣者不戰”,局布得好,仗就赢了一半,甚至不打就赢了。
(騰訊濱海大廈,圖源:騰訊)
04
“激進”的全球化實驗者,TCL
位于深圳光明區的華星光電生産車間,機械手在産線上飛速流轉,生産出的液晶面闆,從這裡銷往世界各地。
TCL華星光電是國内半導體顯示産業骨幹企業,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企業不可幸免地受到巨大沖擊。然而,上半年,華星光電卻堅持“不減産”,在TV面闆領域份額達到17%,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在商用顯示領域,營業收入更是增長了2.7倍。
這家深圳大廠不僅化解了危機,而且還實現逆勢增長,成為全行業唯一一家保持“滿銷滿産”的企業。
(華星光電生産車間)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中國企業要堅持全球化戰略。他說,中國企業要對全球化戰略做出調整,不能夠再簡單地把産品賣出去,而是要把産業鍊建在當地,在當地生産、服務,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樣全球化才具備強大的抗幹擾能力。
目前,TCL在墨西哥、波蘭、印度、越南、巴西等國家建立了十多個海外工廠,在美國、歐洲、日本、中國香港以及内地多個城市建立了研發中心,産品銷售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全産業流程的全球化布局。2019年海外銷售收入占比50%,全球化戰略落地紮實而穩健。
有觀點認為,李東生對于經濟全球化的思考,代表了中國企業家的立場和決心,并認為TCL已經成為了制造業全球化“最激進”的實驗者之一。
“激進”歸“激進”,TCL華星光電“不減産”的決定,也是建立在對政策支持、産業趨勢的綜合研判上的。從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惠企援企強企措施,增強了企業信心。深圳市、光明區兩級政府主動對接企業,積極協調省内350多家上下遊企業及時複工,保證供應鍊穩定。
企業還準确地抓住了一個契機——疫情期間遠程教育和線上辦公需求旺盛,順勢啟動大尺寸面闆的研發生産,将産能從每月6萬片提高到10.5萬片,從而大大提升了華星在超大尺寸、8K面闆的競争力和市場份額,實現彎道發力、逆勢增長。
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TCL華星産業集團實現營收195.2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大尺寸業務收入達到121.6億元,同比增長32%。
05
結語
“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
2020,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深圳大廠們,有的在試圖掌握自己的命運,有的在精心謀劃重塑未來,有的在積極嵌入世界高端制造産業鍊。
這就是傳說中的深圳大廠,是特區奮鬥不息的靈魂。再出發,特區企業也用自己的智慧與努力,為深圳“雙區”建設增添強勁動力,為特區的天空增加更多的彩虹和亮色。
2020年,疫情疊加經貿摩擦,地緣政治波濤洶湧,生存本身,甚至活得更好,就是對荒謬最大的反抗。
最後借花獻佛,把美團CEO王興那句話送給他們,“不祝你們一帆風順,而祝你們乘風破浪。”
參考引用資料: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周其仁:善陣者不戰,先突圍再攀登》;深政觀察:《深圳建島,灣區開服,上海摘地:“鵝廠”很忙》;深視新聞《 電視面闆穩居全球第二 華星光電底氣何來?》;TCL:《李東生攜三份建議上兩會 聚焦全球化、技術創新與證券市場改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