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痛風就是關節出了問題。其實,痛風屬于代謝類疾病,是由于體内嘌呤代謝發生異常,導緻體内産生太多的尿酸,或是身體不能有效地把尿酸排出體外時,增高的尿酸就會形成結晶,這些尿酸結晶堆積在關節處,誘發關節急性發炎。
痛風發作的特點發作主要集中于腳背、踝關節、大腳趾根部,其中有60% ~ 70%的人第一次發作都在大腳趾根部,即第一跖趾關節。
患者偏愛男性,特别是中老年男性。
關節紅、腫、熱、痛通常在一天内達到高峰。
痛風多在夜間發作,在幾乎忘卻時第二次發作來臨。
痛風發作大多不會同時發生在兩個以上的關節部位。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産物,而嘌呤是我們的遺傳物質核酸的組成成分之一,這類物質也需要代謝,經過一系列複雜的代謝之後,大分子物質轉變成小分子物質,嘌呤分解代謝為三氧嘌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尿酸。而人體缺乏分解尿酸的酶類,因此尿酸便是人體嘌呤代謝的終極産物了。
痛風與嘌呤代謝障礙相關,雖然說外源性的嘌呤隻占20%,但是從食物中攝入大量富含嘌呤的食物是誘發暫時性高尿酸血症并導緻痛風急性發作的原因之一,所以痛風患者應堅持低嘌呤飲食。
研究發現,攝入過多肉類和海産品會提高血中尿酸的水平,加重人們患痛風、代謝綜合症、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用低嘌呤膳食可能有助于緩解痛風的臨床症狀和降低血中尿酸的水平。因此攝食嘌呤含量低的食品将有助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預防和治療。
痛風患者要限制高嘌呤食物在痛風急性發作期(出現關節疼痛等症狀),每天嘌呤的攝入量需要控制在150毫克以内,這個期間宜選用低嘌呤組食物;在疾病緩解期,可适量選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對于痛風患者不管在急性發作期還是緩解期,都要對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敬而遠之。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食物選擇中也要盡量避免選擇高嘌呤食物。
一般認為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高,但有關常見動物性食品中嘌呤的具體含量,未見系統報道。
我國食物成分表中,目前沒有食品嘌呤含量,一些數據在網站上可以查到,但沒有注明來源,而且數據不一緻,這與不同引用資料或不同方法測定有關,另外,不同地區品種食物、甚至相同食物的不同部位、不同季節都有可能不同,因此這些數據僅供參考。
專家專門對中國常見動物性食物的嘌呤含量進行了研究。
結果發現:不同種類動物性食品中嘌呤的含量有很大差異,内髒和含水量較低的食品(如肝髒、幹面條魚和烤蝦等)普遍高于其他食品,魚蝦蟹貝類食品含量也較高,肉和肉制品次之,血制品最低。
畜肉中,豬肉最高;畜類内髒中,豬肝最高;禽肉中,雞肉最高,約是鴨肉和鵝肉的2.5倍,禽類内髒中,鴨肝最高;魚蝦蟹貝類食品中,蝦類含量最高。
痛風患者應該怎麼吃?
我國發布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指出,痛風患者應該健康飲食、限制煙酒、堅持運動和控制體重等。改變生活方式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也有利于對痛風相關的伴發症(例如冠心病、肥胖、多發性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壓) 的管理。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關于飲食的建議
(1)健康飲食。已有痛風或者高尿酸症的人,飲食應以低嘌呤食物為主。
其中:
(2)多飲水,戒煙限酒。每日飲水量保證尿量在1500 ml/ d 以上,最好>2000 ml/ d。同時,建議大家戒煙、禁啤酒和白酒。
(3)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每日中等強度運動30min 以上。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使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内。因為超重體重會增加痛風風險。
痛風患者需要多吃新鮮蔬果,這類食物富含鉀、鈉、鈣、鎂等元素,在體内氧化代謝生成堿性化合物,提高血液和尿液的酸堿度,有利于身體健康。此外牛奶也是堿性食物,這些同時也是嘌呤含量低的食物,是痛風患者有益的食物來源。
更多養生資訊,歡迎關注素問健康管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