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久,湖南台多檔綜藝陸續停播引發衆人讨論,大家紛紛感歎:“娛樂大台”真的輝煌不再了……
而此時,一檔晚會,卻又讓人眼前一亮。
以往的晚會,大家比陣容、比流量,而如今的湖南台卻很快就玩起了新花樣。
追光之夜上,五個驚喜場面,意外暴露了其四個獨一無二的“硬底氣”。
衆所周知,湖南台每次晚會的最大看點之一就是“主持團”。
當初“快樂家族”、“天天兄弟”正當紅時,兩個團隊幾乎都是齊上陣,再帶上“天天四小花”以及台裡的一些新人主持,随随便便就是10多個人的大陣容,十分熱鬧。
不過這次追光之夜,台裡一改熱鬧作風,把主持人直接縮減到2位,而且其中沒有大家所謂的“前輩”,何炅、汪涵均未露面。
晚會從頭到尾都由齊思鈞、梁田兩人挑起大梁,本以為會欠點意思,沒想到效果卻出奇之好。
首先,兩位主持人雖然年輕,但卻表現出了沉穩、大氣的一面,全程脫稿無手卡,比起當下衆多主持人動不動就“嘴瓢”、“斜提詞器”,他們讓觀衆看到了主持人該有的專業度。
在主持的感情、語調和表情管理方面,齊思鈞和梁田也堪稱是“恰到好處”,微微面帶笑容,不多也不少,既讓人感受到了陽光活力和親切感,又不失正式、嚴肅和優雅。
除此之外,雖然這個主持機會十分難得,但兩位也做到了足夠低調、不搶風頭。
就拿梁田的禮服來說,不像以往晚會上女主持那樣美豔,而是普普通通一條紅色的連衣裙。
簡單但又不失氣質,其實主持人就應該這樣,她們的美,更多在于其文化内涵。
本以為湖南台的主持人得一直依靠何炅、汪涵撐場面,沒想到年輕人們的成長速度如此迅速,看來新的“台柱子們”,已經快能獨當一面了。
02 個個節目高質量這次的晚會,有一點不得不誇:幾乎每一個明星演唱節目,都堪稱是“視聽盛宴”,因為湖南台請到的歌手,大多都是“唱将級别”。
阿蘭、黃齡、黃霄雲作為首個節目表演的嘉賓,開口就驚豔了觀衆,要知道,這三位在樂壇可都是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阿蘭的民族唱法和高音,加上黃齡的獨特唱腔以及黃霄雲的清透嗓音,把一首簡簡單單的歌,唱得滿滿歡樂和高級感。
韓紅就更不用多說了,她的實力和嗓音,那可是得到了觀衆的一緻認可的。
她出場的一首獨唱,再次把觀衆代入其頗有故事感的歌聲當中。
還有周深和郁可唯,兩人雖然都是選秀歌手出道,但是不難發現,這些年他們之所以能發展得越來越好,是因為其專注于音樂,在專業上不斷提升能力的同時,也保持了良好的個人素養。
兩人分别登台演唱時,彈幕上也紛紛飄過:好聽、天籁……這才是晚會該有的真正水準。
另外,王祖藍、劉恺威和李斯丹妮的組合也是令觀衆們感到十分新鮮,畢竟在衆人的既定印象裡,王祖藍是主持人,并非專業歌手。
但沒想到他拿起話筒唱起歌來,一點不賴,劉恺威的中氣也很足,而李斯丹妮這些年的進步,真的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以前大家看湖南台的演唱會、跨年晚會,覺得十分鬧騰,但是這次,他們用行動說明:走高質量路線,我們照樣可以。
03 “自家人”紮堆,親切感倍增不難發現,晚會上出現的多數表演嘉賓,都可以用“臉熟”一詞形容,她們可都是湖南台的“常客”。
比如阿蘭、黃齡、郁可唯、李斯丹妮等人,有的本來就出道于湖南台的舞台,而有的則是近些年才參加過台裡大熱的綜藝節目《浪姐》的。
再比如劉恺威、範世錡、白舉綱這些男歌手,要麼正在參加《披哥》,要麼就是曾經的《披哥》。
這些歌手的登台,無疑是給觀衆帶來了一大波親切感,畢竟近些年《浪姐》《披哥》系列節目深受大衆喜歡,不少明星也借此“翻紅”。
且由于節目裡拍攝了不少姐姐、哥哥們的生活日常,讓觀衆對他們有了進一步了解,所以每當他們出現在湖南台的晚會舞台,都會令人倍感親切。
在這方面,湖南台真是準準拿捏了觀衆們的喜好,把綜藝和晚會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熱度、看點雙豐收,一舉兩得。
04 晚會形式新穎,創意佳以往的晚會,大多都是明星在舞台上唱唱、跳跳,再新穎一點,當屬河南衛視近些年的一些富含故事性的表演舞台。
而追光之夜,是湖南台為了迎接黨的二十大而策劃的特别節目,開場就十分獨特。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時鐘的圖案,指針滴答滴答走着,字幕裡打出:“2012-2022,我們十年如一日,追光前行”的文字。
顯然,晚會是想借時光,講述每一位奮鬥者的故事。
在主持人齊思鈞和梁田的介紹下,晚會帶我們按照早晨6點的“奮鬥者”、8點的“工作者”……這樣的時間順序,聆聽了一個個感人又勵志的故事。
每一個時間段裡,我們會先看到一段真實的講述,然後進入到歌手們的舞台表演,這樣的結合,可以說是代入感滿滿,讓晚會變得真正有了傳遞價值的意義。
05 感動來得恰如其分追光之夜中有一個節目,表演者是演員許亞軍、丁柳元。
最初觀衆看到他們衣着簡樸出現在舞台上,還納悶:就這樣上台,是否會有些随意?
而沒料到,不少現場觀衆、電視機前的觀衆,看着看着就淚目了。
兩位演員發揮自己的表演和台詞功底,站在台中央,講述了複旦大學教授、植物學家鐘揚的奉獻故事。
他們并沒有過多的肢體動作,卻很快就自己入戲、帶觀衆入戲,演繹了鐘揚從生病到最後去世的那段輝煌人生,說着說着,丁柳元的語氣顫抖了,眼眶濕了,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許亞軍語氣裡的堅定和樂觀。
這個節目,看起來是簡簡單單的對白、朗誦,卻成為了晚會裡最催淚的場面。
可以這麼說,一場晚會,能夠辦得新穎有創意,熱鬧又不失分寸,同時還保持每個節目高質量、全程有溫暖、有淚點,湖南台的确是有底氣在的。
比如從這次晚會,就能感受到他們的四個獨一無二的“硬底氣”。
第一,主持人的底氣
放眼望去,每一個衛視平台的“台柱子”主持人似乎就那麼幾個:
比如提起浙江台,大家能想起的是華少、伊一,提起江蘇台,衆人第一想到的是孟非……
而在此之前,也許說起湖南台,浮現在觀衆腦海的名字是何炅、汪涵,但這次晚會以後,至少齊思鈞、梁田這兩位年輕人是被大家記住了。
不得不承認,在主持人培養方面,湖南台還是很下功夫的,從“天天四小花”到新人齊思鈞、馮禧,大家的成長速度都是肉眼可見。
第二,資源的底氣
随着現在娛樂圈對藝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很多平台辦晚會,在明星的選擇上也更加謹慎小心。
這種情況下,湖南台根本不愁,各種綜藝節目為其積累了不少“自家人”,于是近幾年的晚會的舞台上,大多都是自己平台捧起來的藝人。
這樣一來,熱度也足夠、大家互相捧場也是禮尚往來,何樂而不為。
第三,創意的底氣
其實每一個行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因為時代在改變、競争壓力也一直都有。
而在這種環境下,湖南台的反應是很快、很敏感的,但凡遇到了“瓶頸”,他們立馬會轉頭探尋新方向,給觀衆帶來驚喜。
所以能成為所謂的“娛樂大台”,真不是沒道理。
第四,對觀衆喜好足夠了解的底氣
當下的節目,動不動就會走“煽情”這一挂,要麼是明星們講自己奮鬥不易的故事、要麼就是節目裡因為淘汰、分别哭得稀裡嘩啦。
這樣的效果是,觀衆紛紛評論:太假。
而湖南台在這方面是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的,就拿這次晚會許亞軍和丁柳元的表演來講,那種感動是真正走入觀衆心中。
之所以足夠懂觀衆的心理和喜好,他們才總能投其所好做出大家喜歡的節目。
不得不說,湖南台能走到如今這樣的位置,還是有足夠底氣支撐的,不過市場競争激烈,沒人敢松懈,幾年過後,誰能在江湖屹立不倒,誰都說不清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