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離”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九歌·少司命》中,詩曰:“悲莫悲兮生别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别離的意思是離别。隻是别離似乎比離别更具割舍不下的一層意思。
離别,應該是一種凄美絕倫的感受吧!無論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告慰;還是“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末語淚先流的無可奈何,無不印證了離别的無奈與傷感。
一、逆向思維的陸龜蒙
陸龜蒙,生年不詳,卒于公元881年,字魯望,别号江湖散人。唐代農學家、文學家,江蘇吳縣人。曆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晚年隐居松江甫裡,著有《甫裡先生文集》。
陸龜蒙寫過一首詩,極具逆向思維。正如《道德經》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這裡的“常道”應理解為一般做事的方法,“非常道”自然就是非一般的做事方法。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非一般的做事方法呢?問題就在陸龜蒙的《别離》詩裡,離别本應寫依依不舍,難舍難分的惆怅和凄涼,這是大多數人的“常道”,然而陸龜蒙卻反其道,寫得慷慨激昂,意氣風發,這是少數人的“非常道”。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欣賞,陸龜蒙“非常道”的一首《别離》詩。
二、解析《别離》詩的慷慨豪邁
詩曰: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别間。
杖劍對尊酒,恥為遊子顔。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别何足歎。
讀完此詩卻有慷慨激昂之勢,而無悲苦凄涼之感。
第一句“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别間”,下筆剛健,直奔主題,大丈夫不是沒有滔滔眼淚,隻不過不願在離别時涕泗橫流。給人一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邁氣勢,卻也勾勒出了詩人堅強剛毅的性格。
第二句“杖劍對尊酒,恥為遊子顔”,通常的詩詞裡會“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而詩人卻一改那種兒女之态,拔劍起舞,面對離酒慷慨高歌,并以一般遊子的離别愁緒為恥。讓人腦海裡浮現出大丈夫的壯偉形象。
第三句“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此句承接上聯詩人莊偉形象,并進一步以“蝮蛇螫手,壯士解腕”,兩個成語,來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觀,并有力的烘托出尾聯揭示的中心思想。
第四節“所志在功名,離别何足歎”,尾聯兩句,總束前文,之所以豪氣沖天,不灑淚别,甚至不惜“解腕”。是因為既然決心要建功立業,那麼眼前一時的離别又何足道哉!
結語
别離,是中國詩歌史上,創作的一大主題,也是萬千文人騷客抒情詠懷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離别詩詞大多寫離愁别恨,臨歧傷感,将别離的怨、思、苦,表達的淋漓盡緻。
而這首《别離》,卻獨具匠心,撇開“不願與君長相思,但願與君長相守”的柔情,通篇以議論為主,寫的氣勢豪邁,情感濃烈。
叙離别,而全無依依不舍的離愁别怨,寫得生動、鮮明、激昂、新奇,給人以壯美的感受,可謂形象豐滿,别具一格。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 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