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合,熊孩子,父母。
看到這三個标簽,我相信你就在腦補畫面了。
這段時間,頻繁在熱搜上看到熊孩子大鬧公共場所的故事。
前幾天,地鐵裡出現了這樣的一幅畫面:一位媽媽因為不讓孩子吃零食,孩子便吵鬧起來,在椅子上狠狠踩兩腳撒氣。
媽媽四處瞄了瞄發現大家都在看他們,感覺很難為情,一邊擦椅子一邊小聲地呵斥這個男孩,男孩不但不聽還要動手打人。
媽媽火氣上來,下一站直接就把男孩拎下車了。
這位媽媽的處理方式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也能看出她的冷靜,知道給孩子留一些顔面,沒有當着衆人面大聲訓斥他。
在公共場合,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淘氣的孩子被父母訓斥,無論再淘氣的孩子此刻也會有些無助。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而叛逆一點的孩子,在父母的屢次責備下,可能會表現得更加叛逆。
一旦親子溝通出現障礙,會嚴重影響到雙方的關系和諧,甚至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到關鍵的作用。
歸根孩子不和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其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
01
不被認可
孩子發現他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在家裡得不到認可。
他說,長大要考清華,家長覺得異想天開;他說,他想要一雙滑冰鞋,家長覺得沒必要;最後他說,他想要在地鐵裡吃零食,家長依舊拒絕。
此時拒絕,雖然初衷是覺得在地鐵裡吃零食不文明,但是一旦之前的因種下了,孩子的想法也在悄悄改變,他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當孩子屢次被拒絕之後,他下意識就會用一種哭鬧的方式來抗議。
換位思考一下,作為父母,如果我們也遭遇這樣的對待,你還願意和對方溝通嗎?
02
沒有安全感
家長不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敞開心扉。
一個學生曾說:“如果乖乖聽話,家裡就如沐春風,但凡有一件事沒有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家裡就冰天雪地。”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養成獨立的人格,面對不同的想法,我們要耐心傾聽。
此時他們最需要的是家庭的溫暖和家長的理解。
而很多孩子,有時候嘗試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面臨的往往是批評、指責,甚至是體罰。
而最關鍵的是他們有時并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家長也不去解釋,隻是一味地責罵,試想一下,他又怎麼會敞開心扉與父母溝通呢?
03
缺少習慣
父母并沒有與孩子形成溝通的習慣,說話也是命令式的語氣,而孩子變成了執行的一方。
有的父母把大多數時間精力都放在了工作方面,而對孩子疏于管教,幾乎很少與孩子溝通,甚至很少和孩子見面。
忽然有一天,他發現孩子長大有主意了,變得陌生了、不聽話了,他不能接受,想要重新管教孩子,孩子自然不願意與其溝通。
因此,掌握溝通技巧,能讓孩子和我們的關系更加緊密。
分析完原因,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五條與孩子高效溝通的黃金法則吧。
01
少講道理,多去引導
很多家長訓孩子都有這樣的習慣:舉例子、擺事實、講道理、做結論,看似真的很像在做一篇議論文。
而和這樣的父母溝通,80%的時間,孩子都在聽父母的批鬥式“演講”,而20%的時間,變成孩子的總結式彙報。
父母講完了,看着孩子不敢吭聲的模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給孩子出了個命題作文,開始讓孩子細數自己的錯誤。
面對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也是揮了揮手不耐煩地略過,說那些想法都是錯誤的。
有的時候父母想要一個結果,而孩子想要的是解惑,自己為什麼不對。
留給孩子的表達空間實在是太少,而良性的溝通應該是80%的時間用于傾聽孩子,20%的時間用于引導。
02
善用提問,巧妙溝通
家長普遍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孩子想法不重要,聽自己的就好。
如何把自己的觀點巧妙地輸出給别人,還要讓别人高高興興地接受呢?
在職場裡,銷售員的營銷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優秀的銷售員都是提問高手,他會在溝通中不斷挖掘你的需求,最巧妙的是,你不會覺得是他強行給你推銷,你會覺得,這正是你目前迫切需要的。
所以啊,在溝通的時候,多問少說,時刻觀察孩子的反應,及時調整問題的方向,你學會了嗎?
03
多些耐心,用心傾聽
你的時間屬于誰?自己、工作還是家庭?
每個人都很忙,不過再忙的事情都有優先級。
當孩子滿心歡喜地跑過來,想和你分享他的喜悅時,如果你一次次忽略他,或者敷衍地答應,孩子便會慢慢地失去和父母溝通的興趣。
如果你手上沒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最好還是先放一放,馬上去聽孩子要和你說什麼。
很多時候,孩子是想和你分享他的喜悅,如果家長願意耐心地聽孩子講完,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就會第一時間來找你談了。
04
把孩子當作朋友
沒錯,像對待朋友一樣和孩子講一講自己的心情、感受,以及對事物的看法。
那天,看到有一個媽媽告訴孩子不要在小路上跑,容易摔。
話音未落,孩子就摔地上了,新買的衣服摔了一身泥。
媽媽跑過去把他扶起來,問:“可以告訴媽媽,你為什麼着急跑嗎,媽媽告訴你小路不安全不要跑,為什麼不聽呢?”
孩子小聲說,他是因為看到一個蝴蝶很好看,擔心慢了追不上了。
你看,當父母耐心地和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也能更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05
向孩子表達愛意
很多家長都羞于說愛,卻在背後默默守護孩子。
其實父母應該坦然告訴孩子自己的愛意,不論孩子成功與失敗,自己都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被愛的孩子會更有安全感,願意說出自己心裡話,和父母坦誠相待。
看了這麼多,你是不是有掌握到一點訣竅了呢?
親子溝通的黃金法則就是要少和孩子講道理,善用提問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同時耐心傾聽,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說說心裡話。
孩子在慢慢長大,會逐漸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我們要把孩子當作朋友,彼此交心。
最後記得向孩子表達愛意,讓他知道自己是被愛的,讓他有安全感,這樣他也可以更好地愛這個世界。
願我們都能珍惜這份與孩子們相處的機會,以愛之名,伴其成長。
在ks平台搜索“峰哥說教育”即可關注王俊峰老師。
文字|迷城
圖片|網絡(侵删)
排版|迷城
審核 | 任倩
封面 I 劉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