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為一個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曆史,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漢書》有雲:"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将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将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
二,三色餃子皮的具體做法:
1,紫甘藍洗淨扣水備用,胡蘿蔔洗淨切小塊備用,菠菜洗淨焯水備用(去掉草酸)
2,然後分别把紫甘藍、胡蘿蔔塊、菠菜用料理機打成汁,最好用汁和渣分離的那種,沒有的話就用普通的料理機打成汁後,用細紗布把汁過濾一下,如果料理機也沒有的話,那就把這些原材料切嘴小,用紗布擠壓出水分,這樣的話就是要費勁一些。
3,然後把三杯過濾的菜汁分别加适量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團,醒發20分鐘。就可以擀皮包餃子啦。
紫甘藍末、胡蘿蔔末、菠菜末怎麼辦?
1,把胡蘿蔔渣加入炒好的雞蛋末、少許鹽可以做成胡蘿蔔餡,用胡蘿蔔汁的餃子皮包成胡蘿蔔餃子。
2,紫甘藍渣加入适量肉餡、醬油、香油、鹽、雞蛋液攪拌成紫甘藍餡,味道很棒,包在紫甘藍餃子皮裡。
3,菠菜加少許肉餡、雞蛋液、鹽做成一個圓圓的小菠菜丸子,燒開水,再加少許内酯豆腐,起鍋前放少許鹽,撒一些香蔥或香蔥末,就是一碗美味的菠菜豆腐丸子湯。
這個冬至不寂寞了吧,三色餃子陪你過冬至,再加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菠菜豆腐丸子湯,定讓你有一個不一樣的冬至。
文中圖片來自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