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文壇,有很多文人墨客一生都默默無聞,在曆史上也沒有留下太多詳細的記錄。有些人甚至隻有一個“名字”流傳下來。在提到他們的名字時,很多人都會一臉陌生。可是,一旦提到他們流傳千古的“大作”時,人們卻如雷貫耳,幾乎人人皆知。
例如,寫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唐代詩人崔護,寫出“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唐代詩人張繼,還有一生隻寫了一篇詩文,卻被後世稱為“孤篇蓋全唐”的張若虛等等,都是名字不為人熟知,作品卻驚豔千年。這些人在當時的文壇,或許算不上什麼一流詩人,有的甚至還是三四流的詩人。
可是,他們卻憑借一首作品,讓自己永載史冊,流芳百世。而今天這要和大家分享的這位古代詩人也是如此。他就是唐代詩人王翰,以一首《涼州詞》名揚千古。這首詩是唐詩中的一首七絕經典,幾乎人人會背,可誰也想不到它竟出自一位三流詩人之手。全詩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衆所周知,唐代是一個熠熠生輝,群星燦爛的時代,無論在各行各業,都留下了許多大咖級的人物。而唐代詩壇,那更是星光閃耀,出現了很多大師級的詩人,什麼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溫庭筠……随便拉出一個來,都能讓人閃瞎雙眼。
與這些星光熠熠的大詩人相比,王翰在唐代文壇最多算一個三四流詩人。但,那又怎樣?憑借一首《涼州詞》,他依然可以被後人永遠銘記。對此,我想王翰本人也會對後人說:别叫我三流詩人,至少這首“七絕壓卷唐詩”,那可是我寫的。
作為唐代邊塞詩中的一首七絕經典,铿锵激越,從古至今,打動了無數熱血男兒的心靈。詩人用飽蘸激情的筆調,寫下開篇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首句一開篇就好像突然間拉開了帷幕,在人們眼前呈現出了一個琳琅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令人驚喜不已,為全詩定下豪邁激昂的調子。
而第二句“欲飲琵琶馬上催”則将筵席的氣氛又推向了緊張。正當大家要開懷暢飲之時,樂隊卻奏起了急切的琵琶聲。不久,将士們就要出征了。一個“催”字卻讓人浮想聯翩,有人說是催出發,有人說是:催盡管催,酒還是照飲。無論哪種看法,将士們豪邁灑脫的精神狀态卻躍然紙上。
詩作後兩句“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是整首詩最為後人稱道的千古名句,幾乎人人皆知。由前兩句來看,這前兩句應當是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之語。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兩句是詩人“故作曠達之語,倍覺悲痛”。還有人認為是表達了詩人的反戰情緒。
對此,清代詩人施補華這樣評價:“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谑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似乎頗為中肯。之所以說它“作悲傷語讀便淺”,是因為它不是在宣揚戰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現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歎,而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表現了将士們此時豪放、興奮的感情,以及視死如歸的勇氣。
在唐代,統治者采取了積極的軍事政策,鼓勵文人士子投身邊塞,建立軍功。因此,唐代文壇出現了大量的邊塞詩,蔚為大觀。而那時的文人也大都心态積極,豪邁慷慨,渴望揚名邊塞。對唐王朝的對外戰争,人們是懷着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而積極參與的。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