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開放商宣傳的規劃是要在樓下建超市,誰知現在卻變成了農貿市場?近日,南甯市中南紫雲集小區的居民向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反映,該小區11棟和12棟地下一層,按照原規劃是要建設大型超市的,誰知開發商卻将其改成了農貿市場,讓人不能接受。10月24日下午,該小區開發商相關負責人表示,農貿市場的内容早已在居民購房合同中有所體現,并不存在擅自更改規劃的情況。
業主:超市變成農貿市場,顧慮多多
“當初買房時,按照開放商的宣傳,這個區域是要建大型超市的。誰知現在剛交房,那兒就變成農貿市場了。”10月23日,說起樓下正在建設中的農貿市場,業主秦先生也感到無奈。
秦先生是中南紫雲集南區12棟的業主。10月14日,他接到一個銷售人員的電話,才得知有個農貿市場就開在自家樓下的地下一層,有2000多個攤位。除了秦先生,12棟的大部分業主,都接到了有關農貿市場的招商電話。小區樓下的星光街市招商接待中心,此時也正在對外宣傳銷售農貿市場的攤位。
居民農女士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她曾咨詢過農貿市場的招商銷售人員,對方稱市場内水果、蔬菜、活禽、肉類、海鮮等物品都可以售賣,還可以用明火。“樓上住着人,樓下市場用明火煮東西,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除了火災隐患,居民們還有别的擔心。“農貿市場會産生很多垃圾,人來人往也會有噪音,而且市場開起來後,外來人員停車也是個問題,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不方便。”
開發商此前宣傳的廣告中都隻提到了超市的建設規劃。
開發商:合同早有體現,并未更改規劃
10月23日上午,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前往中南紫雲集農貿市場,看到幾名工人正在對市場的一個出入口進行電梯改造。中南紫雲集南區的小區大門附近正是該農貿市場的主要出入口,出入口旁邊就是農貿市場的招商接待中心。
一名銷售人員介紹,農貿市場占地2200平方米,設有水果、青菜、肉類、水産、雞鴨等區域,共有攤位200多個,10月19日開始招商以來,目前攤位已經售賣了50多個。農貿市場将于明年8月投入使用,市場旁還将建設一個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生活超市。
農貿市場的招商宣傳單顯示,肉類、稅差、雞鴨等攤位都分布其中。
前期宣傳的超市,為何在交房後變成農貿市場?帶着這一疑問,10月24日下午,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見到了小區開發商相關負責人李女士。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并未更改相關規劃,“這些内容在合同裡都有體現。”記者從小區業主的商品房住房合同中看到,合同中第46頁第13條顯示,項目11号、12号、13号樓地下一層設置有超市及農貿市場,可能會産生垃圾清運、氣味及噪聲等影響。
對于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提出的”為何在樓盤銷售的前期,開發商隻把超市作為賣點,卻對農貿市場隻字不提“的疑問,李女士并未回應。她表示,會将小區居民提出的“市場使用明火、小區衛生環境是否受影響”等擔憂,收集好相關信息,然後再向公司反映。
購房合同中有提及到建設超市和農貿市場。
業主們并不認可開發商目前給出的答複。秦先生說,“簽合同的時候,售樓顧問隻是翻到某一頁就讓我們簽名,我們根本沒時間仔細看具體條款。”居民陸女士則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簽合同的時候,她已經注意到了這一條款,還特地問了售樓顧問,當時對方答複說,所謂的農貿市場隻是一般的蔬菜自選店,“我們也沒想到是這麼大型的農貿市場。”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