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純淨水還是礦泉水?你平時用什麼水泡茶呢?參與下面的投票,一起來看看大家都用什麼水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泡茶用純淨水還是礦泉水?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你平時用什麼水泡茶呢?參與下面的投票,一起來看看大家都用什麼水吧!
我猜大家用得最多的應該是家裡的過濾水吧[機智]
茶湯的酸堿度關于用來泡茶的水,陸羽在《茶經》中提到“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要用緩慢流動的水,江水要去離人遠的地方取,井水要從經常汲水的井中汲取。要了解為什麼要用這些水呢?我們還要從茶的本質上去理解。
無論是天然的地下水,還是江河湖泊的水源,都不可避免地溶解有二氧化碳氣體,所以絕大多數的天然水是呈弱酸性的。
我們都知道茶葉是堿性食物,但茶湯卻是呈弱酸性的。根據PH試紙測試結果顯示,不管是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還是花茶,它們的茶湯PH值在5.5—6.5左右,是弱酸性。這是因為茶湯中的主要活性物質“茶多酚”,其中内含的酚羟基可以遊離出氫離子,故茶湯的PH值≤7。所以選擇泡茶的水,不能影響或改變茶湯的酸度。純淨水是弱酸性的,而礦泉水是弱堿性。我國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标準》中規定飲用水的ph值标準是6.5~8.5,注意一下,我們家裡喝的過濾水不是純淨水哦!家用淨水器過濾出來的水,還含有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而純淨水沒有,很純淨。
水之輕重乾隆皇帝喝茶非常講究,相傳他為了辨别泡茶水質的好壞,特意命人做了一把銀鬥,用來測量水的重量,經測定:“濟南的珍珠泉,鬥重一兩二厘;鎮江的“中泠泉”,鬥重一兩三厘;杭州的虎跑泉,鬥重一兩四厘;北京的玉泉山水,鬥重僅一兩,水質最輕”。
因此将玉泉欽定為“天下第一泉”,并親自題寫碑文:“水味貴甘,水質貴輕,玉泉每鬥重一兩,他處名泉無此輕者”,可見,泡茶水的優劣與它的輕重是有很大關系的,即水的軟硬度,俗稱軟水和硬水。
什麼是軟水,什麼是硬水?水中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是硬水,反之則是軟水。露水、雨水、山泉水、雪水這些都是軟水,古人因為沒有條件得到純淨水,就選擇用硬度較低的雨水、泉水、井水來泡茶。
礦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其中含有的離子或硬度,都會或多或少影響茶的香氣、滋味。“據測定,相對于純淨水,若用天然的礦泉水泡茶,會使兒茶素和草酸的浸出量降低50%左右”,要說對茶湯影響最小的,無疑是純淨水了。
茶與水晚明作家張大複在其撰寫的随筆《梅花草堂筆談》中描述:“茶性必發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隻八分耳”,制茶師将好茶做出來後,還需要靠泡茶之人去“善待”,從水質、器具的選擇再到時間的把控,可以說,泡茶是最能體現細微之處見真知的一件事。
關于泡茶水還有一件發生在王安石和蘇東坡之間的趣事。在馮夢龍的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中記載,王安石有舊疾,得太醫一秘方,必須飲用陽羨茶,還需要用長江中峽的水烹煮送服,才有效果。蘇東坡被貶黃州,臨走前王安石拜托他取長江中峽水。
一年後,蘇東坡告假回京,路過長江三峽,卻不注意在船上睡着了,等醒來的時候,已經到了下峽,難以返回中峽取水,隻好取了一壺下峽水想蒙混過關,不料王安石一煮就知道這是下峽水,“上峽水性太急,下峽太緩,唯中峽緩急相半...此水烹陽羨茶,上峽味濃,下峽味淡,中峽濃淡之間。今見茶色半晌方見,故知是下峽”,可見這些文人對于茶的認識有多深。
喝茶,你想簡簡單單,一壺一杯,無可厚非;你想雪水烹茶,也無不可。茶本身是中性的,從茶的身上,你可以體會到分享的快樂、獨飲的安甯。萬般思緒,不如吃茶去。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如果看了本文對你有所收獲,記得點贊、轉發 收藏哦。謝謝你們的鼓勵[比心][比心]關注我,一起走進茶的世界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