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坦加裡的瑜伽經》
Yoga一詞由Raja Ypga而來,意為心靈上的知識,其原文是“巴坦加裡的瑜伽經”(The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巴坦加裡的瑜伽經》共一百九十六條經文,被分成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Samadhi Pada, “三摩地篇”
第二部分,Sadhana Pada, “練習篇”
第三部分,Vibhuti Pada, “成就篇”
第四部分,Kaivalya Pada, “解脫篇”
可以說,這短短的一百九十六句簡短的經文是濃縮中的精華,我們姑且将它當做濃縮的“雞精”吧(捂臉)。正如《論語》一樣,《瑜伽經》來源于師徒口口相傳的記錄形式,那麼,它的每一句話都是老師一整節課,甚至是一個學期課程的概要和精華,是學生記錄老師傳授的經文的最濃縮的記錄提綱,沒錯,它正是這樣一個精煉的提綱,幾千年後的我們也隻能是盡最大可能去還原它的本來面貌,或言,試着去理解它。
當然,以筆者的資曆豈敢造次,去妄自解讀,然而基于這些年對瑜伽的體認,談談筆者的一些看法還是可以的。那麼,就以這本《巴坦加裡的瑜伽經》為底本來管窺“瑜伽”這個詞語吧。
《瑜伽經》第一部分的第一條經文就是:ATHA YOGANUSASANAM.
ATHA表示“現在”;YOGA就是“瑜伽”的意思;ANUSASANAM是闡述、教導、解釋之意。連起來的意思就是:“現在(我)要闡述瑜伽是什麼了。” 練過阿斯湯加的人都熟知上師帕塔比·喬伊斯的一句至理名言:“瑜伽是99%的練習加上1%的理論”,筆者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句話,一方面,上師強調了練習的重要性,因為它所占的比重達到了99%這麼多;另一方面,在組成瑜伽的這100%中,練習又不是全部的内容,還必須有這1%要分給理論才能構成完整的瑜伽,這1%的理論又是必不可少的。這可能也正是瑜伽經這麼精簡的原因吧,1%的理論必須有,但是不能喧賓奪主,還是要以練習為主,理論隻是最精簡的一小部分,人們應當付諸實際行動去習練瑜伽,通過練習才能更深層地理解這份濃縮的“雞精”,隻有哲理是不能滿足我們的。也就是說,我們不能隻靠字句的理解來達到目标,必須要有實際的行動和習練的切身體會才能有所成就。
《瑜伽經》第一部分的第二條經文是:YOOGAS CITTA VRITTI NIRODHAH
YOOGAS是“瑜伽”、“結合”的意思;CITTA 則表示“大腦”或曰“心靈的本質”;VRITTI意味着“變化”、“修飾”和“改變”;而NIRODH有着“約束”、“控制”、“阻
止”的意思。将這句經文的意思連貫起來理解就是:“控制心靈的變化就是瑜伽。”
到這裡,我們可能會恍然大悟道,原來止心就是瑜伽呀,巴坦加裡給我們樹立了一個瑜伽的目标,如果能夠約束心靈的變化,就能夠達到這個目标,所有的瑜伽知識都是在此基礎上生發出來的。巴坦加裡給出了一個明确的定義,在之後的經文中他教導我們如何去練習。
“如果你能約束心靈不起漣漪,你就可以體驗瑜伽了。”
通常來講,“YOGA”會被翻譯為“結合”,結合什麼呢,結合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當我們能夠控制心靈的變化,在這一過程中,身與心就會結合在一起,這種特殊的經驗就被稱之為瑜伽。CHITTAN指我們全部的心靈,外部的客觀世界能否對你産生影響,在于外部的客觀世界能否激起你内心的漣漪。
“所有外在世界的不同,都是來自你心靈變化的結果。”
如果你能夠控制你的思想,你的内心,你就不會被這個客觀的世界所影響和束縛。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全在于你将它看作天堂還是地獄。所以,瑜伽是約束、控制、限制心靈變化的一個過程,如果你能夠控制你的心靈,就能夠控制所有的事,就能達到某種自由,這種自由可以讓你不受任何人事物的控制和束縛,當你連接了自己的身、心、靈,擺脫了束縛,就達到了“梵我合一”的境界,這就是瑜伽的境界。
-The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