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17時40分,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老寨發生火災。截至當日23時15分,現場明火已經全部撲滅。至15日1時左右,現場餘火全部清理完畢,經現場核查無人員傷亡。起火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翁丁村有近400年的建寨曆史,房舍多為竹木結構,原來有105戶,在旅遊業興起後,大部分村民搬遷到了新村,隻剩下17戶仍在老寨居住。翁丁村寨主楊建國稱,按照規定,搬到新村的村民每戶每天可以派一人回到老寨的房子裡“上班”,上班時間為每天8點半至下午5點左右。
翁丁村寨主楊建國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起火當日,老寨的大部分村民已經下班回到新村,“那間房子起火時,屋裡沒有人。大火沒有被及時發現。”楊建國曾與村民使用村裡的消防栓救火,但消防栓出水很少且很快停止出水。
楊建國稱,“村子的标志性建築物寨門在此次大火中被燒毀了,部分古樹的樹杈也被大火烤幹。目前寨子裡的105戶房屋在大火後隻剩下較為完整的三四戶。”
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促進中心創始人湯敏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古村落建築多為竹木建造,但古村落建築的特點為易着火也易撲滅,“隻要有人迅速響應,古村落很難形成連片燃燒。”
湯敏認為,翁丁老寨在旅遊開發後處于“人村分離”的狀态,“村子的守護者和村子分開了,村子變得脆弱不堪。”
2月15日18時許,新京報記者從滄源佤族自治縣公安消防大隊一工作人員處獲悉,火災原因仍在調查中。
火災前後的翁丁村。圖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大火從村東邊高處房屋蔓延,消防栓很快無法出水
翁丁村寨主楊建國告訴新京報記者,14日的大火是從距他家20米遠、位于村子東邊高處的一間房屋蔓延開的。14日傍晚,楊建國在院子裡給雞投喂飼料時,突然有村民跑來告知,“村裡着火了。”楊建國剛跑出家門,就看見20米開外的一處房屋冒着火光。
翁丁村原貌全景圖,圖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翁丁村寨主楊建國告訴新京報記者,14日的大火是從距他家20米遠、位于村子東邊高處的一間房屋蔓延開的。
楊建國随即撥打了119,并與其他村民一起趕往起火房屋處,發現該戶房屋已經被燒掉了三分之一,“火勢太大了,我們當時都不敢靠近。”
翁丁村村委會副主任肖金芳告訴新京報記者,火災發生時,她正在村裡的辦公室裡值班。接到村民電話後她趕到村子附近,才發現整個老寨已經被燒掉了三分之一。“一些村民從寨子外圍的消防水池裡取水滅火,我就組織疏散剩下的村民撤離。”
發現火勢開始蔓延後,楊建國和村民迅速打開着火房屋附近的消防栓,拉開消防帶子準備滅火。“當天風很大,房屋頂上都是茅草,所以(房子)着得很快”, 楊建國等人打開消防栓時卻發現,消防栓出來的水流很小。“消防栓連接着寨子東部一個高地處的消防水池,但不知道什麼原因,當時消防栓的水流很小,開了一會兒消防栓裡頭就沒水出來了。”
另一位村民楊強(化名)也參與了救火。他表示,火災發生之後,消防栓很快就出不來水,村民們難以救火,但幸運的是,寨子的神林沒有受到火勢波及。
村寨東南部的山坡上有祭祀神林,寨民笃信原始宗教,認為萬物有靈,崇尚自然,村寨周圍的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翁丁寨老寨子有400多年曆史,房舍多為竹木結構。
火勢随着風開始蔓延得越來越快,身邊一起救火的村民開始逃往他處避火,楊建國隻能等待消防車的到來。
着火後的翁丁村老寨。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肖金芳介紹,村裡消防水池的面積大約為3000立方米,平時都會将其注滿。而過年這幾天村民燒火做飯用水量較大,如果村民這邊的生活用水不夠,可能會用掉原本應注入消防水池的水。
村裡除了消防水池,還有一處水塘名為“水龍塘”,位于老寨西側。楊建國表示,平日裡村民會從水塘裡取水滅火,但這次由于火勢太大,從水塘裡取水滅火來不及。
據老寨村民楊光文介紹,受大火影響較輕的4棟房屋因靠近路邊,交通較為便利,下午消防人員到達村子後得以迅速使用消防車滅火,“其他房子因為在村子裡面,消防車沒法進去,大火沒辦法被及時撲滅,所以最後燒得比較嚴重。”
楊建國稱,“村子的标志性建築物寨門在此次大火中被燒毀了,部分古樹的樹杈也被大火烤幹。目前寨子裡的105戶房屋在大火後隻剩下較為完整的三四戶。”
“發生火災的時候村裡老寨隻有17戶人家在,火災發生時村民們将家人帶出現場,火災造成的損失還未統計出來,”肖金芳說。
着火後的翁丁村老寨。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15日中午,翁丁村部分村民被允許短暫返回火災後的家中。肖先生是老寨裡一名民宿經營者,其置辦的家電、餐飲設備、被褥等均已燒毀,房屋被燒毀後夷為平地。“我家什麼都沒了,一無所有,就剩家人平安。”
肖先生年前将房子維修,以便給遊客居住,“一下花了三四萬塊錢,結果一個遊客都沒住到”。此次火災後,肖先生估計自己的損失約有七八十萬,火災發生時兒子隻随身攜帶了老祖先留下的舊闆凳和煙鍋逃生。
另一名村民楊先生稱,自己在15日下午1時許回到已被燒毀的家中,不少村民回寨後都哭了,家裡的東西全部被燒光,隻剩下火災時四散逃生的家禽家畜,“損失的東西不算房子有10萬多塊,人還在就行了。”
一星期前上班時間曾發生過火災,被很快撲滅
楊強回憶,2月8日那天,早上村民剛上班時,老寨曾發生過一次火災,“着了一戶人家,但當時很快就被滅掉了。”楊強沒有想到的是,火災在一個星期後又一次發生。這次,大火席卷了整個村落。
翁丁村分為老寨和新村兩個部分,老寨共有105戶房屋,楊建國表示,在翁丁村開始進行旅遊建設後,村民在政府的倡導下陸續搬到新村,僅有17戶村民仍居住在老寨。
村民小黑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和家人一直生活在老寨裡,沒有搬到新村。14日傍晚村子着火後,他與家人在村幹部的組織下逃離火災現場,現和其他16戶村民一起被安頓在老寨附近的假日酒店中。“被安頓的大概有八十幾人,他們平常和我們一樣居住在老寨,這次大火之後,房屋受損都很嚴重。”
小黑表示,老寨的17戶人家留在老寨是因為家中有老人,不想搬去新寨居住。在小黑看來,平時老寨裡的村民都很注意防火,老寨中随處可見防火警示語,“我們對防火很重視,我們家門口就貼着‘禁止吸煙’這樣的标識。”
肖金芳也表示,村裡平日裡發生火災的幾率很小,即便是火災也是小火災,村民發現後都會及時撲滅。
“聽寨裡老人講,村裡最近的一次大火災發生于60年前。”楊建國說不清為何這次火勢會如此兇猛以緻燒光了整個村寨。面對此次被毀的村寨,他表示,要想完全複原很難,“如果能夠得到政府的撥款,複原有一定希望。”
着火後的翁丁村老寨。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新京報記者從滄源佤族自治縣公安消防大隊一工作人員處獲悉,14日,滄源消防大隊接警後立刻出警趕到現場,目前火災原因還在具體調查中,對于現場救援情況及古寨中消防設施情況等,暫不便告知。
官方通報顯示,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火災發生時間為2月14日17時40分,截至當日23時15分,現場明火已經全部撲滅。至15日1時左右,現場餘火全部清理完畢,經現場核查無人員傷亡。起火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大部分村民“下班”回到新村後,老寨着起大火
翁丁村老寨發生大火後,許多曾前往古寨旅遊的遊客紛紛在網上留言,回憶自己此前在翁丁旅遊的所見所聞。 “對翁丁的印象還停留在長胡子爺爺給我們烤的苦茶,古樹上挂滿的牛頭骨,滿寨子跑着說着不熟練漢語的孩子。那種野性的美與活力給我的震撼至今難以忘懷。”有網友感慨:“想去的地方要趁早,大火之後再無翁丁”。
翁丁村居民建築。圖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
肖金芳介紹,旅遊業近幾年才在翁丁村逐漸興起。“進入寨子的門票為18元,如果想體驗村裡的觀光車項目還要另加20元共38元。”每年,村裡的遊客都能達到10萬人左右,肖金芳表示,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村裡的遊客數量有所下降。
楊建國介紹,政府此前通知村委會要開發當地的旅遊業,讓村委會動員老寨的村民搬到新村居住,“新村于2012年左右開始建設,2017年建好,2017年年末村民開始陸續搬到新村。”
但在楊建國看來,村民并不願意搬離老寨。“當時幾乎每戶人家都在反對,我也和政府那邊的人商讨過,政府最後派人來給我們做思想工作讓我們搬遷”。楊建國稱,政府規定,搬到新村的村民可以回到老寨的房屋裡“上班”,即每戶每天可以派一個人回到老寨的房子裡。
“村民平時就在自家燒火做飯,有遊客來的話就帶他們參加活動,為老寨的旅遊業服務。” 楊建國介紹,活動包括拉木鼓,在寨子的廣場上圍在一起打歌等,上班時間為每天8點半至下午5點左右,工資為一天60元,“這種上班的形式一直維持到現在。”
楊建國認為,雖然旅遊業給當地帶來了經濟收益,但“人一湧進來,擾亂了寨子裡的平靜,也是太吵鬧了。”
楊建國表示,起火當日,老寨的大部分村民已經下班回到新村,老寨裡隻剩下包括自己在内的17戶村民。“那間房子起火時,屋裡沒有人。大火沒有被及時發現。”
2月15日11時許,滄源縣文化旅遊産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滄源融媒”發布公告稱,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因于2月14日發生火災,景區需暫時關閉,對外開放營業時間另行公告。
翁丁村民的祭祀活動。圖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
2019年,一部名為《翁丁》的紀錄片上映。紀錄片講述了在一場火災發生後,政府和旅遊公司合作準備對翁丁古寨進行改造,重新選址建立一個新村,翁丁村村民抗議搬離古寨到新村生活,經過8年抗争,大部分年輕人選擇了妥協,隻剩下幾位老人還留在古寨中的故事。去了新村後,舊村寨已經全部被翻新,該片導演劉春雨曾說,“村民變成了每天打卡上班的工作人員。”
劉春雨表示,影片的結尾不是搬遷,是人命運最後的定格。“中國的民族文化留存最好的地方是村落,也是民族文化保留的基本單位,翁丁部落是中國佤族最後一個從原始部落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村寨。對于他們族人來說,翁丁是一份挽留,同時也是一份訣别。”
“人村分離”狀态的村子變得“脆弱不堪”
公開資料顯示,翁丁村是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傣族彜族拉祜族鄉下轄自然村,村域面積6.3平方千米,是中國佤族曆史文化和傳統建築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譽為“最後的原始部落”。 而佤族,是雲南省15個獨有少數民族、16個跨境民族和4個特困民族之一。
翁丁古寨自2005年開始發展旅遊,2020年3月31日,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被雲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火災前後的翁丁村。圖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雲南省生态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歐陽志勤長期緻力于古村落保護工作,她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翁丁村有近400年的建寨曆史,原來有105戶471人。近年來,翁丁村村民搬遷後,老寨僅剩17戶村民居住。
2018年11月9日,歐陽志勤曾發表《這樣做真的能夠讓翁丁的村民脫貧緻富嗎?》文章質疑當地的旅遊開發工作欠妥。文章中介紹,翁丁古寨目前被綠蔭群山和古榕樹包圍着,而當地政府卻花錢種植了兩棵“假古樹”。此外,歐陽志勤在文章裡表示,印證翁丁佤族傳統文化沉澱了幾百年的石圍牆以及承載村寨曆史的道路,在旅遊開發後都被“以舊換新”。
2019年8月16日,雲南省特色小鎮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臨滄翁丁“葫蘆小鎮”提出了黃牌警告通報。通報要求翁丁老寨開發的整改限期為3個月,後調整為1年。
上述通報指出,翁丁“葫蘆小鎮”在創建中沒有将重點放在翁丁老寨上,出發點和方向發生了嚴重偏差。翁丁老寨中的彩鋼瓦、空心磚等現代建築材料比較突兀,破壞了小鎮的原始風貌。對翁丁老寨的圍牆、道路等基礎設施和茅草屋的修複改善,要認真研究考證,精細化打造,用心雕琢。
翁丁村居民建築原貌俯視圖。圖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
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促進中心創始人湯敏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古村落建築多為竹木建造。“古村落有個特點,就是建築特别容易着火,也特别容易撲滅,隻要有人迅速響應,古村落是很難形成連片燃燒的。”
“翁丁老寨建築群的地位非常特殊,是佤族人民的文化聖地,相當于他們的‘故宮’。”湯敏介紹,佤族人民幾百年來在翁丁老寨裡生活,對土地和山林有着極高的信仰。“佤族人民是絕對不會破壞山林樹木的,所以當地的植被覆蓋率非常高。”
“能夠在這麼小的一個部落裡有序、高品質地生存這麼久,這種文明是文明基因庫裡非常有價值的部分,是我們需要盡全力去保護的文明。”
湯敏認為,古村落的保護需要尊重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尊重原住民和村落的共生關系。“在對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之間,開發者需要做的,是延續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改變對傳統村莊的開發思路。”翁丁老寨在旅遊開發後處于“人村分離”的狀态,“村子的守護者和村子分開了,村子變得脆弱不堪。”
“一個這樣的古村落存留了幾百年沒有出事,卻在現代社會被燒毀了,這是我們需要去反思的問題”,湯敏說。
新京報記者 周思雅 薄其雨 實習生 慕宏舉 畢卿
編輯 劉倩
校對 楊許麗
來源:新京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