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唐初名詩

唐初名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6 16:51:24

唐初名詩(初唐十大詩人詩歌名篇賞析)1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餘姚(今屬浙江)人,唐初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隋炀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曆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得唐太宗器重,賜爵永興縣子,世稱“虞永興”。唐太宗稱他的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垂綏①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注釋】

①垂綏:古人結在颔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綏。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小詩,作者借詠蟬表達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具有濃郁的象征性。表面上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實際上處處暗示着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結尾兩句是全篇的重點,詩人直抒胸臆,指出蟬聲遠播并非借助秋風之力,揭示了全文主旨:人若具有高貴的品格,無須借助外力也能夠名揚天下。王績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号東臯子,绛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複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臯,自号“東臯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鬥,自作《五鬥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曠懷高緻,直追魏晉高風。

野望

東臯①薄暮②望,徙倚③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④。

【注釋】

①東臯:詩人隐居的地方。

②薄暮:傍晚。

③徙倚:徘徊,形容猶豫不定。

④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這是一首描寫秋天山野風光的五言律詩,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怅、孤寂的情懷。同齊梁以來绮靡浮豔的文風不同,本詩語言樸實清新、自然流暢、取境開闊、韻律和諧,為唐代詩歌語言的創新開辟了道路。

唐初名詩(初唐十大詩人詩歌名篇賞析)2

上官儀

上官儀(約608-665),字遊韶,三門峽市陝縣(今屬河南)人。貞觀元年考中進士,年僅19歲便成為唐朝宮廷侍臣,任過皇家圖書館校正圖籍、教授生徒的直學士。高宗李治繼帝位,封上官儀為秘書少監,後升為西台侍郎,官至三品。上官儀的詩作很多,其詞绮麗婉媚,适合宮廷需要,士大夫紛紛仿效,時稱“上官體”。他歸納六朝以來詩歌中的對仗方法,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對後世格律詩、聯句的形成,很有影響。

入朝洛堤①步月

脈脈廣川②流,驅馬曆長洲③。

鵲飛山月曙④,蟬噪野風秋。

【注釋】

①洛堤:東都洛陽皇城外百官候朝處,因臨洛水而名。

②廣川:洛水。

③長洲:洛堤。

④曙:明亮。

這首詩是寫他在東都洛陽皇城外等候入宮朝見時的情懷。詩的字裡行間充滿着顯揚之氣,流露出作者青春得意、倨傲、自榮的心态。該詩雖然意境不高,卻也反映出這類當權得勢的宮廷文人的真實面目。從藝術手法上來說,這首詩音韻和諧,構思巧妙,是上官儀得意時的精心之作。

盧照鄰

盧照鄰(約632-695),唐代詩人。字升之,自号幽憂子,漢族,幽州範陽(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号為“初唐四傑”。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

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辇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遊絲①争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阙連甍②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③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④相識?

借問吹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鸾,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帏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雲着蟬翼,纖纖初月上鴉黃⑤。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态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禦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⑥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裡,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鹦鹉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别有豪華稱将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⑦。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⑧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淩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注釋】

①遊絲:春天蟲類所吐的飄揚于空中的絲。

②甍:屋脊。

③金莖:銅柱。漢武帝劉徹于建章宮内立銅柱,高二十丈,上置銅盤,名仙人掌,以承露水。

④讵:同“豈”。

⑤初月上鴉黃:額上用黃色塗成彎彎的月牙形,是當時女性面部化妝的一種樣式。鴉黃,嫩黃色。

⑥翠幰:幰(xiàn),車上的帷幔。翠幰指婦女車上鑲有翡翠的帷幕。

⑦蕭相:指蕭望之,字長倩,漢宣帝朝為禦史大夫、太子太傅。漢元帝即位,輔政,官至前将軍,他曾自謂“備位将相”。後被排擠,飲鸩自盡。

⑧青虬、紫燕:均指好馬。

全詩長達六十八句,以多姿多彩的筆觸勾勒出京城長安的全貌。抑揚起伏,悉諧宮商;開合轉換,鹹中肯綮。全詩既體現了大唐帝國的繁榮昌盛,又暴露了長安這座繁華都市肌體中的膿瘡。比起同類題材的作品,其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略勝一籌,可說是初唐劃時代的力作。

唐初名詩(初唐十大詩人詩歌名篇賞析)3

駱賓王

駱賓王(約640-684),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7歲作詠鵝詩。最初在道王府供職,後曆任奉禮郎、武功主簿、長安主簿、侍禦史等職,曾從軍西域,宦遊蜀中。武後時因上疏議政獲罪下獄,一年後貶為臨海丞。684年随徐敬業揚州起兵讨武後,寫《讨武氏檄》傳遍天下。駱賓王是“初唐四傑”之一,擅長七言歌行,五律也有佳作。

在獄詠蟬

西陸①蟬聲唱,南冠②客思③侵。

那堪玄鬓影④,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⑤。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

【注釋】

①西陸:指秋天。《隋書·天文志》:“日循黃道東行……行西陸謂之秋”。

②南冠:即楚冠,囚徒之意。《左傳·成公九年》載楚國人鐘儀戴南冠被囚于晉國軍府。

③客思:遊子對家鄉的思念。

④玄鬓影:指蟬的黑色翅膀的影子,這裡代指蟬。

⑤“露重”二句:寫露重蟬難高飛,風大蟬聲被掩蓋,比喻世道艱險。冤屈難伸。

這首詩是駱賓王在獄中所作,詩人以蟬的高潔來比喻自己的清廉,揭露朝政的醜惡和自我的凄傷。和一般的詠蟬詩不同,這首詩的感情真摯而充沛,抒發的是作者含冤莫辯的深切哀痛,借詠物寓抒情,滿腔悲憤,溢于言表,是詠物詩中的佳作。

于易水①送别

此地别燕丹,壯士②發沖冠③。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④。

【注釋】

①易水:河名,發源于河北省易縣,在今河北省雄縣城南二十五裡。

②壯士:指戰國将士荊轲。

③發沖冠:即今“怒發沖冠”。

④寒:本指寒冷。這裡指壯士的凜然之氣。

這是一首抒情送别詩。詩人在構思上别開生面,借送别而思古,以思古而惜今。前兩句寫送别時悲壯的情形,後兩句抒發了詩人内心積極向上的情懷,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情緒,表達了詩人為國作貢獻卻又不得志的失落感和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

王勃

王勃(約650-676),字子安,绛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并稱“初唐四傑”。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滕王閣①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鸾②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③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行雲潭影日悠悠④,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⑤今何在?檻⑥外長江空自流。

【注釋】

①滕王閣: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贛江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②佩玉鳴鸾:身上佩戴的玉飾、響鈴。

③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④日悠悠:每日無拘無束地遊蕩。

⑤帝子:指滕王。

⑥檻:欄杆。

開篇點題,從空間角度構定滕王閣臨江而建的高遠氣勢。次句筆意突轉,想到當年建閣之人的豪華場景已經消逝,從“罷歌舞”的時間意識發出濃厚的曆史感慨,在閑雲潭影中,日複一日,物換星移,因而發出帝子何在、長江空流的感歎。詩中融滕王閣景象與對滕王的懷念于一體,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輔三秦①,風煙望五津②。

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④,兒女共沾巾。

【注釋】

①三秦:泛指當時長安附近的關中之地。項羽滅秦後,将秦分為雍、塞、翟三國,稱為三秦。

②五津:長江自湔堰至犍為有白華津、萬裡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五個渡口,合稱五津,這是指杜少府所要前往的蜀地。

③宦遊人:為仕宦而離家外出的人。

④歧路:岔路。指分手處。

這首詩是送别佳作,也是王勃的代表作,可能是他二十歲以前,在長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時所寫的。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别詩中的悲涼凄怆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唐初名詩(初唐十大詩人詩歌名篇賞析)4

楊炯

楊炯(650-692),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十歲時舉神童,授校書郎。高宗永隆二年(681)為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後因祖弟楊神讓參加徐敬業反武則天一事,被貶為梓州司法參軍,不久選授盈川(在今四川省筠連縣)縣令,卒于官。楊炯詩文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人稱“初唐四傑”。時人習慣稱王、楊、盧、駱,著有《盈川集》。

從軍行①

烽火②照西京③,心中自不平。

牙璋④辭鳳阙⑤,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甯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注釋】

①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以叙述軍旅生活為主要内容。

②烽火:古代邊境發生戰争地用以報警的信号。這裡用來表明戰争已經發生。

③西京:指長安。

④牙璋:古代調兵所用的兵符,分兩塊,相合處為牙狀。

⑤鳳阙:漢武帝所建建章宮的圓阙上有金鳳,故稱鳳阙,這裡代指皇宮。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讀書士子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全詩寥寥數語,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雄健,氣勢壯闊。

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洛州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曾在隰(xí)城、江陰、洛陽等地任縣尉、縣丞。武後時任膳部員外郎,中宗時被流放峰州,不久召任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峤、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在“四友”中詩歌成就最高。擅長五律,對唐代律詩的定型有積極的貢獻。詩風渾厚典雅、清新流麗,著有《杜審言集》。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①驚物候②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③催黃鳥④,晴光轉綠⑤。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注釋】

①偏:出乎尋常。

②物候:自然界随季節而變化的景象。

③淑氣:溫暖的氣候。

④催黃鳥:催着黃莺早啼。

⑤轉綠:使草轉綠。

作者寫此詩時在晉陵附近的江陰任縣尉或縣丞一類的官職。整首詩語言生動、構思精巧、結構工整。詩人借萬物更新之景,抒發自己宦遊他鄉的失意和不幸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全詩緊扣題目,起承轉合手法運用得當,體現了很高的藝術性。

渡湘江

遲日①園林悲昔遊②,今春花鳥作邊愁③。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釋】

①遲日:春日。

②悲昔遊:作者舊遊之地,因放逐再次經過感到悲傷。

③邊愁:流放邊遠地區産生的愁緒。

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是杜審言七言絕句的代表作,詩中多處運用了對比和反襯的手法。前兩句是今與昔的襯比,哀與樂的襯比,以昔日對照今春,以園遊對照邊愁;後兩句是人與物的襯比,南與北的襯比,以京國逐客對照湘江逝水,以詩人南竄對照江水北流。在七言絕句剛剛成型的初唐時期,能出現這樣的作品,實屬難得。

宋之問

宋之問(約656-712),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縣)人。初曆任洛州參軍、左奉宸内供奉,中宗時貶為泷州參軍,睿宗時發配欽州,玄宗初年賜死。擅長五律、精通詩律,與沈佺期齊名,并稱“沈宋”,對初唐律詩的形成和發展有較大貢獻。他在流貶途中寫的詩中有不少佳作,語淺情深,立意高遠,著有《宋之問集》。

題大庾嶺①北驿

陽月②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複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③梅。

【注釋】

①大庾嶺:山嶺名,在今江西省大庾縣南。

②陽月:農曆十月。

③隴頭:高山頭。隴通“壟”,高地。

這首詩叙述的是詩人被貶泷州途經大庾嶺時所作,基調凄涼,甚是感人。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被貶邊遠之地的不滿情緒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全詩音韻諧婉,對仗工整,詞藻華麗,作者巧妙地将寫景與抒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既表現出景緻優美,又表現出詩人對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滿信心。

渡漢江①

嶺外音書斷,經冬複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②。

【注釋】

①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

②來人:指從家鄉來的人。

《渡漢江》是宋之問詩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首小詩,它生動地寫出了久居他鄉的人回家時的共同心理感受。詩意在寫思鄉時正意反說,寫越近家鄉,越不敢問及家鄉消息,擔心聽到壞的消息,而破壞了好的願望。抒發了作者念及家人,忐忑不安的矛盾心情。

陳子昂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縣)人,出身豪富家庭,年輕時慷慨任俠,後發憤讀書。

進士及第後任麟台正字、右拾遺,敢于直谏而且切中時弊,曾兩度随軍到北部邊塞。後因父親年老辭官返家,被縣令陷害,死于獄中。他反對齊、梁“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形式主義詩風,提倡“漢魏風骨”和“風雅興寄”,要求詩歌有政治社會内容,爽朗剛健的風格。他的詩歌創作實踐了這些主張。

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①,獨怆然②而涕下。

【注釋】

①悠悠:久遠的樣子,這裡指永無窮盡。

②怆然:凄恻傷感的樣子。

此詩慷慨悲涼、蒼勁有力。在藝術表現上,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遠眺,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句式長短參錯,音節前緊後舒,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感遇(其四)

樂羊①為魏将,食子殉軍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麂翁。

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

【注釋】

①樂羊,中山國人,戰國時魏國魏文侯時期的大将。

這首詩風格質樸剛健,言淺而意深。表面看來,這是一首詠史詩,實質上是一首針砭當時政治風氣的諷喻詩。通過兩則曆史故事的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深沉感慨。

燕昭王

南登碣石館①,遙望黃金台②。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馬複歸來。

【注釋】

①碣石館,即碣石宮。燕昭王時,梁人鄒衍入燕,昭王築碣石親師事之。

②黃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築。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請天下奇士。

這首詩借古諷今,格調深沉,語言質樸,有較強的感人力量。當時作者身居邊地,登臨碣石山頂,極目遠眺,觸景生情,表達了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唐初名詩(初唐十大詩人詩歌名篇賞析)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