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範本部門項目管理,提高項目完成質量,提升項目管理效率,特制定本規範。
一 立項管理
1.1 立項
由領導牽頭進行立項,集中調用策劃、産品、設計、技術等相關人員組建臨時項目小組,項目結束後項目組自動解散。
1.2 立項管理流程
1.3 立項建議規程
目的 |
根據《産品方案》,進行産品立項分析,确定可以為企業帶來利益的産品,并制作《産品原型》、産品UI設計,編寫《立項建議書》申請立項。 |
角色與職責 |
産品人員 |
啟動準則 |
評審機構已經成立 |
輸入 |
與産品有關的任何信息及資料 |
主要步驟 |
【Step1】産品構思和調研 由産品人員(經理)進行産品構思和調研,确定産品的定位、功能、客戶群體,了解市場狀況,進行同類産品調查和競争對手調查,為産品可行性分析提供充分的、有價值的信息,并撰寫《産品方案》、制作《産品原型》。 【Step2】産品可行性分析 産品人員(經理)從市場可行性、政策可行性、技術可行性、成本-收益分析、SWOT分析方面進行論證,提供充分的、有價值的信息,并完善《産品方案》,增加可行性分析内容。 【Step3】立項建議 由産品人員(經理)根據完整的《産品方案》,撰寫《立項建議書》,重點闡述産品功能、定位,市場需求,産品目标,技術方案,項目估算,開發計劃以及營銷計劃,并給出清晰的結論,便于評審機構決策。 |
輸出 |
《産品方案》、《立項建議書》 |
結束準則 |
産品人員撰寫并完善了《産品方案》、《立項建議書》,并完成了内審審查(消除拼寫、排版等錯誤) |
1.4 立項評審規程
目的 |
根據産品人員(經理)提交的《産品方案》、《産品原型》及《立項建議書》,進行産品立項評審,同意可以為企業帶來利益的立項建議。反之,拒絕不能給企業帶來利益的立項建議。将人力資源、資金、時間投入到有價值的産品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時間的浪費。立項評審屬于決策行為。 |
角色與職責 |
l 評審機構負責人組織評審。評審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投票表決是否同意立項; l 評審機構負責人除了主持評審會議外,還要負責撰寫《立項評審報告》; l 産品人員陳述《立項建議書》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評審人員提出的問題; l 評審機構決議後,公司領導做最終審批(公司領導有一票決定權或否決權); |
啟動準則 |
産品人員已提交申請立項資料 |
輸入 |
《産品方案》、《産品原型》、《立項建議書》 |
主要步驟 |
【Step1】準備 l 評審機構負責人确定評審會議的時間、地點、設備和參加會議人員名單,并通知所有相關人員; l 評審機構負責人将《産品方案》、《産品原型》、《立項建議書》發給所有評審人員,各評審人員必須在評審會議之前閱讀完上述材料; 【Step2】舉行評審會議 l 評審機構負責人宣講本次評審會議的議程、重點、原則、時間限制等; l 産品人員陳述《立項建議書》的主要内容; l 答辯。評審人員提問,産品人員解答,雙方應對有争議的内容達成一緻意見; l 記錄人員記錄答辯過程中的重要内容(問題、結論、建議等); l 評估。評審人員根據“立項評審檢查表”對該産品進行評估; l 得出結論。評審機構給出評審結論和意見。 【Step3】公司領導終審 公司領導在《立項評審報告》中簽注最終審批結論和意見。 |
輸出 |
《立項評審報告》 |
結束準則 |
評審機構已經在《立項評審報告》中簽注結論和意見 |
1.5 項目籌備規程
目的 |
完成《産品需求文檔》,任命項目經理、下達任務書、召開項目啟動會。 |
角色與職責 |
l 産品人員完成《産品計劃》、《産品需求文檔》; l 産品創新部經理組織進行《産品計劃》審批及《産品需求文檔》評審; l 開發部經理組織召開項目啟動會,任命項目經理,并下達《項目任務書》; |
啟動準則 |
已批準立項 |
輸入 |
批準後的《立項建議書》 |
主要步驟 |
【Step1】完成《産品需求文檔》 l 産品人員根據公司領導及公司規劃,撰寫《産品需求文檔》; 【Step2】舉行評審會議 l 産品創新部經理組織進行《産品需求文檔》評審; l 産品人員陳述評審文檔; l 答辯。評審人員提問,産品人員解答,雙方應對有争議的内容達成一緻意見; l 記錄人員記錄答辯過程中的重要内容(問題、結論、建議等); l 評審機構給出修改意見。修改後再次評審,如無修改意見,提交公司領導終審; 【Step3】公司領導終審 公司領導給出最終審批結論和意見。 【Step3】項目啟動會 技術總監、産創部經理召開項目啟動會,任命項目經理,下達項目任務書; |
輸出 |
《産品需求文檔》、《項目任務書》 |
結束準則 |
《項目任務書》已下達 |
1.6 關鍵活動、工作成果及責任人
關鍵活動 |
主要工作成果 |
責任人 |
産品構思和調研 産品可行性分析 |
《産品方案》 《産品計劃》 |
産品人員 |
立項建議 |
《立項建議書》 |
産品人員 |
立項評審 |
《立項評審檢查表》 《立項評審報告》 《項目任務書》 |
評審機構 評審機構 評審機構 |
制定産品需求說明書 |
《産品需求文檔》 |
産品人員 |
目的 |
對本項目的人力資源、任務進度、費用、設備資源等做出合适的安排,制定出一些計劃(包括宏觀的和細節的),使大家按照計劃行事,最終順利地達到預定的目标。 |
角色與職責 |
項目規劃由項目經理和核心成員共同完成 |
啟動準則 |
立項評審通過,已批準立項 |
輸入 |
《産品需求文檔》 |
主要步驟 |
【Step1】制定項目計劃 l 确定目标和範圍:首先确定本項目的目标與工作範圍。目标必須是“可實現的”和“可驗證的”。工作範圍包括“做什麼”和“不做什麼”。 l 确定過程模型:根據項目特征,确定過程模型,以及過程模型中采用的方法與工具。 l 制定人力資源計劃:制定本項目的角色職責表,并為已知的項目成員分配角色(一個人可以兼多個角色)。 l 制定軟硬件資源計劃:分析項目開發、測試以及用戶使用産品所需的軟硬件資源,制定軟硬件資源計劃。 l 制定财務計劃:計算項目開發過程中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及商務成本,制定項目預算表。 l 制定進度計劃:分配任務并制定進度表,建議采用Microsoft Project制作Gantt圖。 l 制定下屬計劃:制定本項目計劃的下屬計劃,包括配置管理計劃、質量管理計劃、技術評審計劃及測試計劃等。 【Step2】項目計劃審批 l 申請審批:項目經理将《項目計劃》提交給開發部産品人員,申請審核。申請書可以采用電子郵件或書面報告等形式。 l 審批與修正:開發部經理初審後提交産品總監審批,産品總監根據“項目計劃檢查表”認真審核《項目計劃》,審核通過後報公司領導批準。如果《項目計劃》有不合理之處,項目經理應根據開發部經理和産品總監的意見及時修正《項目計劃》。 l 批準生效:公司領導簽字批準後,該《項目計劃》正式生效,此後項目組不能随意修改《項目計劃》。 l 項目計劃跟蹤:批準生效的項目計劃由項目經理進行跟蹤。 |
輸出 |
《項目計劃》、《項目計劃評審報告》 |
結束準則 |
公司領導簽字批準了《項目計劃》 |
目的 |
将項目實際進展情況與項目計劃進行對比,如果發現某些因素(如人力資源、任務進度、費用、設備等)的偏差比較大,那麼及時分析原因,給出糾正措施。 |
角色與職責 |
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跟蹤項目的實施 項目成員協助項目經理采集有關數據 |
啟動準則 |
《項目計劃》已批準 |
輸入 |
《項目計劃》 |
主要步驟 |
【Step1】任務跟蹤 l 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周期性地(如每周一次)跟蹤每個重要的任務,将采集的數據保存在《項目進度管控表》中。 【Step2】工作成果及規模跟蹤 l 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周期性地(如每周一次)跟蹤工作成果及規模,将跟蹤結果用《項目進展報告》體現 。 |
輸出 |
《項目進度管控表》、《項目進展報告》 |
結束準則 |
任務跟蹤、工作成果跟蹤所産生的數據已經保存在《項目進展報告》、《項目進度管控表》中。 |
目的 |
對比“項目實際進展”和“項目計劃”,分析偏差,如果發現項目實際進展顯着偏離計劃,則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
角色與職責 |
項目經理分析偏差,采取糾正措施 |
啟動準則 |
周期性地跟蹤進度、工作量、工作成果等,及時了解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 |
輸入 |
《項目計劃》、《項目進度管控表》、《項目進展報告》 |
主要步驟 |
【Step1】找出顯着偏差 l 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根據任務跟蹤、費用跟蹤、工作成果跟蹤所産生的數據,對比“項目實際進展”與“項目計劃”,找出顯着偏差項(例如進度或費用偏差大于20%)。 【Step2】分析原因 l 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分析産生顯着偏差的原因,以便采取正确的糾正措施。 【Step3】給出糾正偏差的措施 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給出糾正顯着偏差的措施: Ø 如果偏差主要是由于《項目計劃》不合理導緻的,則要變更項目計劃; Ø 如果《項目計劃》本身是合理的,偏差主要是由于項目成員在執行時産生的,那麼要求項目成員彌補偏差,避免原本合理的計劃在實施時落空; 【Step4】跟蹤糾正偏差的過程 l 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跟蹤糾正偏差的過程,直到該偏差被消除為止。 |
輸出 |
《項目偏差控制報告》 |
結束準則 |
已發現的顯着偏差被消除 |
關鍵活動 |
主要工作成果 |
責任人 |
制定項目計劃 |
《項目計劃》 |
項目經理 |
項目計劃評審 |
《項目計劃》 《項目計劃評審報告》 |
評審機構 |
項目計劃跟蹤 |
《項目進度管控表》 |
項目經理、部門經理 |
偏差控制 |
《項目偏差控制報告》 |
項目經理 |
項目進展彙報 |
《項目進展報告》 |
項目經理 |
目的 |
在風險産生危害之前識别它們,及時消除或削弱風險,減少或消除對項目的負面影響。 |
角色與職責 |
l 開發部經理和項目經理負責風險管理。 l 項目成員協助項目經理處理風險。 |
啟動準則 |
《項目計劃》已經制定,項目研發已經開始 |
輸入 |
l 《項目計劃》; l 項目監控過程産生的文檔如《項目進度管控表》、《項目偏差控制報告》和《項目進展報告》等。 |
主要步驟 |
【Step1】風險識别 l 開發部經理和項目經理根據“風險檢查表”,定期(例如每周一次)識别本項目的風險。 【Step2】風險分析 l 開發部經理和項目經理評估每個風險的嚴重性、可能性和風險系數,并按照風險系數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風險。 【Step3】風險處理 l 對于風險系數超過“容許值”(建議為10)的每一個風險,項目經理應當給出風險減緩措施,并指定責任人。風險系數越高,越先處理。 【Step4】風險跟蹤 l 開發部經理和項目經理跟蹤風險減緩過程,直到風險已經解決為止。如果風險的性質發生變化,應當及時更新風險減緩措施 【Step4】風險關閉 l 當風險的狀态處于解決待關閉時,開發部經理和項目經理核查後确信該風險已經被消除,那麼關閉該風險。 |
輸出 |
《風險管理報告》 |
結束準則 |
所有風險都已經解決,相關信息已經記錄到《風險管理報告》中 |
目的 |
不是控制變更發生,而是在變更發生時防止變更失去控制。 |
角色與職責 |
l 項目經理申請變更 l 開發部經理審核變更申請。 l 公司領導批準變更申請。 l 項目經理更新文檔。 |
啟動準則 |
若下列之一發生,應當進行變更: Ø 進度偏差超過了容許的誤差,如20%; Ø 費用偏差超過了容許的誤差,如20%; Ø 項目過程模型發生了顯着的變化; Ø 用戶需求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Ø 發生了對項目組而言不可抗拒的變化,例如公司裁員、機構調整、産品發展戰略調整等。 |
輸入 |
《項目計劃》、《需求文檔》。 |
主要步驟 |
【Step1】變更申請 l 項目經理向開發部經理申請變更,變更申請書中應說明變更原因、變更内容、變更對項目造成的影響。 【Step2】審批變更申請 l 開發部經理審核變更申請,如果不同意變更,則退回變更請求,項目按照原計劃執行;如果同意變更,轉向[Step3]。 【Step3】修改《項目計劃》或《需求文檔》 l 修改原文檔,産生新的《項目計劃》或《需求文檔》。 【Step4】審批新的項目計劃 l 公司領導批準新的《項目計劃》。 |
輸出 |
《變更控制報告》、新的《項目計劃》、《需求文檔》 |
結束準則 |
變更申請以及新的文檔都得到了公司領導的批準 |
關鍵活動 |
主要工作成果 |
責任人 |
風險識别、風險分析與處理、風險跟蹤、關閉風險 |
《風險管理報告》 |
項目經理、部門經理 |
變更申請 |
《變更控制報告》 新的《項目計劃》 新的《需求文檔》 |
項目經理 |
變更審批 |
《變更控制報告》 |
審批機構 |
執行變更 |
新的《項目計劃》 新的《需求文檔》 |
項目經理 |
目的 |
申請結束項目工作,釋放資源。 |
角色與職責 |
由項目經理提出結項申請 |
啟動準則 |
l 對于按照計劃完成的項目,當項目已經執行完成時,可以進入結項管理流程。 l 對于無法繼續完成的項目,可以進入結項流程。 |
輸入 |
《立項建議書》、《項目計劃》、《産品需求說明書》、《測試報告》 |
主要步驟 |
【Step1】申請結項 l 項目經理按照要求撰寫《結項申請書》,提交給開發部經理審核。 |
輸出 |
《結項申請書》 |
結束準則 |
項目經理已提交《結項申請書》 |
目的 |
l 清算項目資産(如資金、設備等); l 評估任務完成狀況(如進度、質量);與項目成員交流,挖掘可以重複利用的知識财富,給出應用建議; l 評估該項目的價值,如市場價值、成本效益、技術積累等; |
角色與職責 |
評審機構對項目進行結項評審 |
啟動準則 |
項目任務結束,項目經理已提交《結項申請書》 |
輸入 |
《立項建議書》、《測試報告》、《結項申請書》 |
主要步驟 |
【Step1】準備 l 産品創新部經理經理确定評審會議的時間、地點、設備和參加會議人員名單,并通知所有相關人員; l 産品創新部經理經理将《立項建議書》、《測試報告》、《結項申請書》發給所有評審人員,各評審人員必須在評審會議之前閱讀完上述材料; 【Step2】舉行評審會議 l 産品創新部經理經理宣講本次評審會議的議程、重點、原則、時間限制等; l 項目經理陳述《結項申請書》的主要内容; l 評審機構對該項目進行綜合評估,主要内容包括:項目完成情況、項目質量、投入産出分析、項目的市場價值、項目對機構的貢獻等; l 總結項目經驗教訓。 l 得出結論。評審機構給出評審結論和意見,并撰寫《結項評估報告》。 【Step3】公司領導終審 l 公司領導在《結項評估報告》中簽注最終審批結論和意見。 |
輸出 |
《結項評估報告》 |
結束準則 |
公司領導已批準《結項評估報告》 |
目的 |
結束項目工作,釋放資源,将工作移交給維護人員。 |
角色與職責 |
評審機構 |
啟動準則 |
公司領導已批準《結項評估報告》 |
輸入 |
《結項評估報告》 |
主要步驟 |
【Step1】項目工作總結 l 項目組成員按照要求撰寫《項目工作總結》。 【Step2】移交項目工作 l 項目經理将工作移交給維護人員。 |
輸出 |
《項目總結》 |
結束準則 |
項目經理已提交《項目總結》,項目工作已移交維護人員 |
關鍵活動 |
主要工作成果 |
責任人 |
申請結項 |
《結項申請書》 |
項目經理 |
結項評估 |
《結項評估報告》 |
評審機構 |
關閉項目 |
《項目總結》 |
産創部經理、項目經理、項目成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