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一個十來歲小女孩兒的演出

一個十來歲小女孩兒的演出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6 13:37:01

一個十來歲小女孩兒的演出?【戲劇名家講故事】作者:尚慧敏,光明日報記者李晉榮采訪整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一個十來歲小女孩兒的演出?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一個十來歲小女孩兒的演出(那個趴在台口兒看戲的小孩)1

一個十來歲小女孩兒的演出

【戲劇名家講故事】

作者:尚慧敏,光明日報記者李晉榮采訪整理

我出生在梨園世家,因為爺爺尚小雲的關系,我從小接觸戲曲,打會走路了,爺爺、父親唱戲,我就常常趴着台口兒看戲。

我今年70多歲了,在梨園裡打轉了這麼多年,你問我,戲曲對于我是什麼?我似乎不清楚。但我知道,在戲曲,在京劇面前,我永遠是那個趴着台口兒看戲的小孩兒。

尚慧敏近照。資料照片

我這個小孩兒,8歲時跟着父親去演出,劇團沒有兒童演員,《秦香蓮》裡的“冬哥”就讓我臨時頂上了。上場前大聲洪亮地回答“沒問題”,上場後,光顧着看戲,忘了詞兒,忘了下跪的動作。十歲時第二次演戲,上場前依舊洪亮回答“沒問題”,結果冒場了(演員上台上早了),幸虧跟我搭戲的老演員前輩們舞台經驗豐富,馬上把戲接了過來,台下壓根兒沒有看出來。

14歲時,我決定正式學戲。但家裡更願意送我去上電影學校,以後去演電影。我看了看覺得還是喜歡戲曲。爺爺決定把《打青龍》傳給我,讓師姑孫明珠教我“身段”。當時這出戲有幸上演,結果我演出時又差點出錯,前邊唱念做都很順利,後面開“打”,亮相亮住以後,有個動作我卻突然忘了,還好一秒鐘後我又想了起來。孫明珠一直在上場的台簾那裡給我把場子,我想起來動作後就朝她伸舌頭做了個鬼臉兒。

你說我這個小孩兒,多麼兒戲,别人學戲入行那麼辛苦,我卻嘻嘻哈哈渾然不知。戲曲之于兒時的我,就像一個玩伴,我和它形影不離,充滿了親切。以至于作為懵懂孩童的我,初次與它正式交鋒時,全然沒有上場的緊張認真,以為舞台就是很自然很随意的事情。

孫明珠後來說:“當時把我渾身上下吓出一身冷汗。”她怕爺爺發現我忘了動作,也怕爺爺看到我做鬼臉。在爺爺面前犯錯,那是想起來都害怕的事。

有幸我演下來這一場還不錯,爺爺非常高興,說:“跟爺爺坐車回家。”那時候誰演戲演得好,就給個“小份兒”,就是咱們今天說的紅包,再大的獎勵就是跟師父坐車回去了,因為本來大家都是走路回去的。

那時的戲曲賦予我的,是絕不二顧的熱忱,是懷抱熱忱的無畏向前。

正式學戲後,我懂得了什麼是對觀衆負責,什麼是練功精益求精,也就漸漸明白了師姑為什麼能吓出一身冷汗。

有一次,爺爺的徒弟們上場表演,要做連續好幾個硬搶背(戲曲表演的跌撲動作,硬搶背比軟搶背更累更費功夫),有人偷懶,做了幾個軟搶背,被爺爺看到了,那天演出後,爺爺坐在寬敞的飯堂子裡,大聲呵斥,罰偷懶的做連續的十幾個硬搶背,爺爺陪着,做不完誰都不許走。“幹這一行,對台上的戲負責、服務台下觀衆,做不到這個,你還學什麼戲?”爺爺說。

等到我自己演出時,哪有敢不兢兢業業的時候呐?直到那一年,我為佳木斯的鐵路工人演出《蘇三起解》,裡邊有大段的反調,很冗長,一般到了這種時候,台下觀衆就開始走神兒嗑瓜子了,其實我心裡還樂意這樣,這樣一來,就沒人關注我唱得好不好了,我就算偷懶兒唱錯也沒關系了。可是那一天,台下坐着的工人們鴉雀無聲,我越唱越害怕,直到演出結束,叫好聲響起,我才明白,原來大家都懂戲,并且很尊重我的演出,都在認真地聽。

這之後又有一次,我去邢台演出,唱的是全出的《玉堂春》,觀衆非常熱情,聽戲時也是靜悄悄,讓我感覺非常緊張。唱完之後後台卸裝,來了幾個老者,開玩笑贊揚着我:“你今兒唱得可真不錯。我們這兒的戲可不好唱,我告訴你吧,你爺爺當年到這兒唱戲的時候都被來了個‘倒好’。”他說當年爺爺有個戲需要走圓場,不小心把舞台上道具椅子的墊子碰掉了。

到了這裡,當年那個渾然不知畏懼的小孩兒,總算把演戲這件事弄明白了。因為從小的陪伴,我對于戲曲隻有熱愛,吃苦練功對我來說不在話下,可是吃苦與嚴肅的另一半含義,在于教會我們去尊重,去心存敬畏。對于我兒時趴着望向的那個舞台,當時的我并不知道,台上和台下的人都充滿虔誠,他們嚴苛,為了他們所尊重的藝術。

這一時刻,戲曲賦予我的,是無上神聖的敬畏心,與永不停下的求索腳步。怎麼去傳承這份神聖呢?我要給你講講宋鳳雲的故事。認識宋鳳雲的時候,她還是佳木斯的一個五年級小學生,她想和我學戲,我答應了,沒想到第二天一早五點鐘,她就來砰砰敲門,原來她六點要去上學,就想早起一個小時學戲,我趕緊起床教她。後來她想加入劇團正式跟我學戲,我當然很高興啊,可是一問她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很不錯,我就不能同意了:“學好文化,将來去哪個戰線上工作都是好樣的。”她聽了我的話。後來她考取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又留學捷克一直讀到博士,被布拉格國立葉士卡爵士音樂戲劇藝術學院聘為現代戲劇系教師。之後她開始擔任捷克國家廣播電台音樂文化節目主持人,系統地播出由其個人演唱的京劇唱段和中國民歌,反響很大。她還邀請我帶着學生們去捷克演出、講座,傳播中國戲曲。這個小姑娘兒時被我拒絕掉的夢想,以意想不到的更好方式實現了。

戲曲教會我的,是心無雜念,絕不功利,像我8歲第一次登台時,心裡眼裡,隻有戲。傳承一樣東西,不是把它緊緊攥在手裡,而是讓它以最好的方式綻放。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0日12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