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孤獨症兒童一個月發展情況

孤獨症兒童一個月發展情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22:20

孤獨症兒童一個月發展情況(4歲男童不愛說話異常安靜)1

4歲的兵兵是一個很安靜的小男孩,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每天早出晚歸,很多時候由家裡長輩帶着兵兵,奶奶說“隻要不拿走他的小汽車,他就不會吵,很好帶”。上幼兒園半年了,每天在幼兒園不愛說話,也不愛與小朋友一起玩,做遊戲時常呆站着,或獨自一人玩自己的小汽車。老師建議兵兵的爸爸媽媽帶兵兵到醫院找專業醫生咨詢。

值4.2世界孤獨症日即将來臨之際,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主任葉海森教授提醒,當發現孩子不愛社交、興趣單一、行為刻闆重複的時候,要警惕是否患有孤獨症。

孤獨症,也稱為自閉症。它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闆行為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發育性障礙。

孤獨症是一個症狀學疾患,它的生物學基礎尚未完全明确,做檢查、化驗不能明确診斷,臨床上主要依賴醫師對患兒孤獨症特征行為的觀察和家長對行為的描述進行診斷。多數孤獨症患兒預後不良,成年後多不具備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能力,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

如果孤獨症兒童能在2~3歲前就開始幹預,其預後與發展會更好。

有研究表明,大腦中神經細胞具有的可塑性,2、3歲前是大腦細胞高速發展的早期,通過對兒童進行密集、系統的早期幹預,不僅會改善兒童的行為,還會進一步引發腦部的變化。當學習發生時,腦細胞間形成聯結,大腦的早期發展能被學習經驗塑造,大腦的功能能得到改善,繼而兒童的認知和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行為模式等都可能得到明顯改善。

而很多兒童是在4、5歲進入幼兒園後,表現出明顯與同齡兒童不一樣,家長才帶他到專業機構尋求幫助。這時候已經錯過早期幹預與治療的最佳時期。因此,能早期識别孤獨症兒童的特征症狀,篩查出高危兒童,對孤獨症兒童早幹預、早治療是關鍵的第一步。

兒少心理科主任葉海森教授指出,孤獨症社交不足行為和部分刻闆行為在兒童2歲或2歲前即可出現,有5種行為可作為孤獨症早期表現強有力的證據,簡稱"五不"行為”:不看或少看;不應或少應;不指或少指;不語或少語;不當。具體來說,每組行為都有哪些表現:

1.不看或少看:這是指孤獨症患兒目光接觸異常。“嬰兒初到這個世界時,會有強烈的傾向進行眼神交流。相較于臉的其他部位,他們更喜歡盯着人的眼睛看。”有研究發現“患有孤獨症的嬰兒,目光接觸從出生六個月時已經開始下降。”漸漸表現出對有意義的/社交刺激的/視覺注視/缺乏或減少,尤其是對人眼部的注視減少。有些患兒即使可以對話,但是面對面注視仍然與同齡兒童有區别。最終診斷為孤獨症的患兒在2歲時對于人眼部的注視時間僅為正常兒童的1/2。

2.不應或少應:不應或少應的表現可從叫名反應和共同注意這兩個方面來觀察。一般嬰兒4個月可以找到聲源 ,6個月叫名字能轉頭 。如果在8個月時聽到聲音無應答,12個月時對父母的呼喚聲充耳不聞,需要考慮是孤獨症的早期表現之一。叫名反應,也是孤獨症兒童與其他發育問題的兒童區别點。共同注意指得是:在與兒童的互動中,兒童與他人建立眼神接觸,跟随或指示他人注意同一個物體或事件,兩個人指向同一物體和事件的過程。這是幼兒早期社會認知發展中的一種協調性注意能力。有研究表明,孤獨症患兒在1歲2個月時就表現出共同注意的水平下降。

3.不指或少指:這種行為表現在孤獨症患兒缺乏恰當的肢體動作,無法對感興趣的東西提出請求。一般嬰幼兒在4個月時能表現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大的興趣;當撥浪鼓接觸寶寶的手,會主動張開抓握物體,并能握住撥浪鼓。7個月時嬰幼兒會拍手表示“好”、拱手表示“謝謝”等動作;11個月時不想要的東西他會一邊搖頭一邊說“不”。孤獨症的兒童可能在6個月時不會伸手及抓物,8個月時不會雙手傳遞玩具,1歲時表現出不會點頭表示需要、搖頭表示不要、或有目的的指向、手勢比劃等等。

4.不語或少語:通常嬰幼兒在7個月時能發出各種單音節的音;9個月時能模仿發出雙音節的音;1歲半的孩子會出現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等簡單的詞。如果語言出現延遲,那麼孤獨症患兒就表現出不會說話,或者不會有意識的發音,如1歲半不會有意識叫“爸爸”或“媽媽”;2歲時不會說3個物體的名稱。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是需要警惕的。

5.不當:包括不恰當的使用物品和不恰當的言語表達。如孤獨症患兒從1歲起會出現對于物品的不恰當使用,比如将小汽車排成一排,眼睛一直盯着旋轉的物品看等等。不恰當的言語表達表現為說一些難以聽懂、重複、無意義的語言。

了解孤獨症5個早期行為标志,識别2歲以前孤獨症兒童的特征症狀,及時關注孩子的變化,為孤獨症孩子早期訓練及發展提供更多機會。

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周曉璇 石榮

【來源:潇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