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府話裡,很久不見,人家會問:"好久唔見,系唔系匿閣啦?"
匿閣一詞,現在已少人知道了。這是從前廣府地區一種婚嫁習俗叫做”匿閣”。
以前廣東有些地區如五邑,當女方納聘并接到男家通知迎親日期以後,女子出嫁前一個星期左右要"匿閣"。
這個匿是躲藏的意思,粵語是個多音字,伏匿匿讀仆喱喱,匿閣讀捺閣。
所謂匿閣,是在女屋内一角,用床闆搭成可容數人坐卧的平台,四周圍上布帳,這就是閣。
姑娘匿在閣中,反複練習出嫁時唱的女哭歌,如:“今日洗頭,天早(明日)就出門樓呀,唉!”每唱完一句,姐妹們就喊“嗳,嗳!”低聲相和。女哭的時候,廳堂裡擠滿聽唱的人。他們時而稱贊姑娘唱得好,時而勸姑娘不要哭。姑娘便又唱出答謝的歌來,氣氛熱烈融洽。
姑娘在女屋匿閣數天後,便轉回家中匿閣。在家中匿閣唱的哭歌,内容主要是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和兄長們的教導,囑咐弟妹要聽長輩的話,等等。因為聽唱的都是親人,姑娘也就唱得特别動情。
姑娘出嫁前一個星期左右
匿閣源于出閣,現在的出嫁,古代叫出閣。為什麼叫出閣?《辭海》“出閣”條:閣,闱閣。古時稱公主出嫁。元稹《七女封公主制》:“雖稂華可尚,出閣未期,而湯沐先施,分封有據。”後為女子出嫁的通稱。
《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回:“男大須婚,女大須嫁。人家養了姑娘,早晚總得出閣的;出閣就成了人家的人。”
在古代閣即閨房,未出嫁的女子都是住在閣樓上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準與外界的男子見面,所以把出嫁的女子稱為“出閣”。
閣不一定是閣樓,閨房可以是屋的一角。
廣東這些地方的婚嫁習俗是從古代中原地區帶進來,一直這樣傳承下去的。
不過,現在沒有了,匿閣就少人知道。
出閣 良辰吉日,新娘要出閣,一大早就用碌柚葉水洗澡潔身,梳裝打扮,由專人背上轎。嫁妝一般有衣服、被褥、箱、櫃、面盆架、椅桌等等。富家女兒則有酸枝台椅、八仙桌、皮箱等貴重家具,甚至有婢女、牛、羊等作陪嫁。新娘出閣時的規矩很多,如轎門朝甚麽方向,要根據新娘、新郎的生辰八字測算,不能随便。新娘從離開娘家直到被擡出村外,都要唱女哭歌,當轎夫把花轎台到男家的村口時,要停下來,由同來的一名婦女撐開紙傘遮著轎頂,另一位較年長的婦女則手捧谷鬥,把“爆谷”撒向花轎,取落地開花谷米滿地之意。新娘此時就要和送行的姐妹一一道别。當轎夫起轎時,姐妹們突然上前把轎杠壓一下,這叫“墜轎”,以示依依不舍。(文/黎洛鵬 聶巨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