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車,真是讓人難忘呀。
當年,沒有綠皮車這個叫法,它就是威風凜凜,帶着高亢節奏,嗷嗷叫着跑在路上的火車。
多少人就要靠它才能出門。
曾經,坐火車是一件多麼折磨人的事。
先是買票。
要提前幾天就去車站排隊才行。
很多時候,隊伍長得讓人絕望。
那時候沒有手機,排隊就是排隊,幹幹的,什麼消遣也沒有,隻有一點點随着隊伍向前蠕動。
幾個小時過去了,前邊還有很多人,但總是有希望的,早晩會排到自己。
這時候如果有人插隊,是會招來别人玩命的。
站的累了,蹲一會兒,再起來。
再蹲一會兒,再起來。
人山人海之後,終于來到窗口,即便那一張臉冰冷而傲慢,但依然不影響走到她面前的那一種幸福感。
謙卑而恭敬的說出自己要買的票,窗口裡的人是多麼仁慈呀,這麼多人,現在她隻對我一個人說話。
卧鋪是不可能的,買到座号就相當于中了大獎。
隻有無座票。
無座票基本上是沒有數量的,隻要車上還能站下一個人,便能買到無座票。
所以,春運或者其他節假日,這種出行高峰期,火車上的每一個角落裡都擠滿了人。
廁所都成了最渴望的地方。
有些人甚至買到了座号票,但始終沒有擠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也隻能生生的站了一路。
但也總比千幸萬苦排了隊,到最後連無座票都沒買到的人要好太多。
當然,這種買票體驗是大多數人的。
有少數人是不需要如此的。
錢多的人可以出高價買票。
排隊買票的隊伍裡就有人是掙這個錢的。
他們起早貪黑不停排隊,買了票後轉手加價賣給那些不排隊買票的人。
這還是掙辛苦錢的。
有人可以直接從售票處拿到票,倒賣出去。
不過,這種非正常買票也是有風險的。
那時候買票不需要身份證,車票像,上面沒有寫名字,張三拿着就是張三的,李四拿着就是李四的。
有一回,在車上,同一個座位有兩個人都有票,當然有一個人是假的,他欲哭無淚,他是花高價買的,不但不能坐,還要再補票。
雖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可有些時候錢也解決不了問題。
有特權的人才是讓人羨慕的。
他們無需排隊,無需破财,他們能有特殊渠道拿到票。
那個時候認識鐵路上的,能私下買到票的,都是牛人。
拿到票,上了車,真正的折磨才開始。
有卧鋪的,躺躺坐坐,每到一站還可下車透透風,一路無話。
有座的,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幾十個小時,屁股坐的生疼。
困了,就是坐着打盹兒。
趕上人多,一排座位上還要允許别人搭個邊,坐三個人的四個人擠着,坐兩個人的三個人擠着。
過道上,椅子邊都是站着的人。
那時候幸好沒有新冠,人與人之間是無法保持距離的。
坐着的人多想有個卧鋪躺一躺。
這時候,旁邊站着的人根本不去想什麼卧鋪的事,他們隻想眼前坐着的這些人趕緊下車,好讓我們也坐一下。
站着睡覺,罰站一夜,罪犯也不會被這樣刑訊逼供的。
可是,坐火車出發,就要做好這樣的準備。
偶爾夜間行車,還會夾雜着小孩子煩躁的哭聲。
那時候,人最想要的不是錢和美貌,而是一雙翅膀,自由飛翔在空中,多麼廣闊的天空啊。
一夜火車坐下來,人就蒼老了十歲。
旅途慢長,車上便是一個小社會。
有賣東西的,有吹牛的,有騙人的,有丢錢的,甚至于還有彼此愛上對方的。
沒有買票的,可以在車上補票。
有時也可能遇上幸運的事。
有穿乘務員服裝的人悄悄的問你,"要不要卧鋪?"
如果你想,你在車票之外額外付他一筆錢,你就可以脫離苦海了。
往往站着的人會多走一走,問一問那些坐着的人,都分别是在什麼地方下車,
如果覺得有希望還能坐一坐,就選擇站在最近下車的人旁邊。
坐着的人大多會實說,出門在外都不容易。
也有個别人不回答這個問題。
還有人幹過這樣的事。
他說我要好長時間才能下車,看你挺累的,不然我把座賣你吧。
真的會有人累得受不了,就花錢買了他的座。
沒想到那人在最近一站下了車。
窮家富路,很多人都會盡可能多帶一些錢坐車。
車上有人賣東西,口才和耐心超好,總會有人掏腰包,回家一看才覺後悔。
如果放在現在,這些人直播賣貨也一定能發财。
有一句話,非常文藝。
從前書信很遠,車馬很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火車不快,但有時會颠覆這句話。
坐一次火車,可能會邂逅一段感情,多數可能是婚外情。
最後,一路煎熬,火車終于到達終點,喘着粗氣叫了一路,它也累了。
世上本沒有路。
最早,人類隻有狩獵和釆摘。
沒有路,也沒有火車。
老子說的對,一切都是無中生有。
有了路,有了火車,便也多了這世間各種滋味。
高鐵,動車來了。
旅途的痛苦沒了,生活也似乎淡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