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實現仁的途徑和手段?《論語》關于知的學問,到孔門十哲之一子路的智,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論語實現仁的途徑和手段?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關于知的學問,到孔門十哲之一子路的智
孔子說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批評子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自己要知道,自己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認知的四個層次:
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三,不知道自己知道,
四,知道自己知道。
沒進四書課堂之前,認為自己學過的,做過的,經曆過的,都知道。
走進四書課堂,學習《大學》中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知道,沒有格物緻知,誠意正心,就做不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以前所謂的知道自己知道,其實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的隻是小圓裡面的,不知道的卻是大圓外面的,更多的。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像瞎子摸象,摸到大象的腿,就以為大象長的像柱子;摸到大象的耳朵,就以為大象長的像扇子…

子路能夠成為孔門十哲之一,對儒家思想的貢獻,有極大的影響。被仲氏尊為始祖,仰為旗幟,感召後人修身治世、忠勇報國。
忠于儒家,又是孔子批評最多的學生。子路很活躍的存在着,讓我們看到一個活生生的靠譜的助理形象。
子路可以做學生,可以做司機,可以做保镖,隻要孔子需要,子路都可以,就是老師再批評,依然直言老師的不對之處,不為嘩衆取寵,隻為學習實踐。
一生都把老師當神明般敬重着。
子路在學習上不是特别聰慧,但是卻特别專一。
專心緻志跟着孔子學習,為孔子服務,子路一生追随孔子,保護孔子,積極捍衛或努力實踐孔子的思想學說。
孔子自謂“自吾得由,惡言不聞于耳”。由于子路勇力過人,武藝高強,因之自從收了子路為學生,無人敢欺慢孔子。

子路是一個光明磊落、伉直坦率的人,隻要他認為不對,一定會堅決提出,即使是自己尊敬的老師也不例外。
孔子周遊列國,至衛國時,為了實行自己的主張,不得不見南子。對于孔子的這一“失節”舉動,子路極為反感,當面質問孔子,急得孔子對天發起誓…
子路就像護送三藏西天取經的孫悟空,一路陪伴唐三藏,既要保駕護航,又要驅趕妖魔鬼怪,眼裡融不進沙子。雖偶有不解,邊直言不諱。對待護衛職責卻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一邊做學生,一邊監督協助孔子。
有這樣的學生,也是孔子的天地福氣。
因為好問,所問問題缺乏深度,常遭孔子的痛斥,“好勇過我,無所取材”,“不得其死”,“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說子路“升堂”,是指好學。說子路“未入于室也”,是指做不了儒雅君子。
孔子評價說:“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的話笃實無欺,故聽子路一面之辭便可斷獄。
子路“無宿諾”,子路答應今天兌現的事情,決不拖延到明天。
雖然孔子常常覺得子路,伉直好勇少了機智靈活,
但是,孔子曾斷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他堅信當窮途末路、逸往海外時,随從自己的隻有子路一人。

一個人隻是走的快,一群人才能走的遠。
孔子,能夠成為影響中華民族2500多年的聖人,培訓三千多學生,孔門十哲更是發揚儒家思想,惠澤于後世子孫。
這樣的團隊,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才是今人需要效仿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