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陪伴,指的是父母陪孩子做适合孩子年齡發展需求的事情。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親子陪伴,并且盡量做到高質量陪伴。
雖然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但是,大家還是會盡量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孩子共處。
有調查顯示:親子陪伴的主要形式包括看動畫片、閱讀、手工、玩具、課外學習、運動等等。
她陪孩子跳繩,做高質量親子陪伴,卻被“潑冷水”
01
寶媽“小莉”是一個職場女性,孩子已經上學,每天陪孩子的時間不多,而且基本都在下班後。她陪孩子,一般就是看看電視、輔導功課、玩玩具之類的,戶外活動不多。平時娘倆很少運動,體重都有點超标。
最近,“小莉”打算陪孩子一起運動減肥,她選擇下班後和孩子一起去廣場跳繩,并制定了小目标。為了監督自己,她在網上發帖打卡,說道:“開貼打卡做高質量親子陪伴,陪孩子跳繩減肥,目标每天累計跳1000個。”
看她的發帖記錄,目前已經堅持了兩天,每天用時大概半小時,她說:“雖然很累,但是仍準備繼續堅持”。
02
對于寶媽“小莉”的做法很多人表示支持,畢竟現在不少父母做不到這一點。有些人說是親子陪伴,其實是邊玩手機,邊陪孩子,這不叫親子陪伴,這叫陪着。
但是,評論中也有人潑冷水:“你這媽媽當的,一點常識沒有,體重超标還跳繩減肥,一開始就跳1000個,當心膝蓋!”
評論中不止一個人提醒寶媽要當心膝蓋損傷,甚至還有人現身說法:“對對對,我也是,天天跳繩一千個,跳了三四天,然後膝蓋疼,走路都疼!”
同時,也有人表示疑惑:“跳繩傷膝蓋?俺家附近的廣場天天有人在那跳繩,一跳就很久,速度也很快,他們怎麼沒事?”
03
說起跳繩,讓我想起一個争議很大的寒假作業。現在的孩子作業越來越新奇,其中有一個作業是:假期中,家長每天陪孩子跳繩500個。
當時,很多家長抱怨說:“假期又不是一直呆在家裡,難道旅行、走親戚也要帶着跳繩?這個作業恕難完成……”
事實上也是如此,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幾乎沒做這個作業,好在不用打卡檢查。老師則表示:“布置這個作業,隻是希望孩子和家長都重視體育鍛煉。”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跳繩真的會傷膝蓋的話,那麼沒做作業的家長和孩子豈不是逃過一劫?
跳繩會造成膝蓋損傷嗎?
我看到網上也有不少人問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一個健身原則:“一切超過身體限制的運動都可能讓人受傷!”
有了這句話就好理解了,跳繩是否是傷膝蓋好像沒有标準答案。有些人一跳幾年也沒事,有些人跳兩天膝蓋就疼的受不了。
跳繩,看似一個簡單易行的體育運動,但是也有很多講究。想要避免跳繩造成運動傷害,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勢、把握合理的運動量、選擇适宜的場地等等。
如何避免跳繩造成運動傷害?
1.場地和鞋子要求
跳繩最好選擇在專業運動地面或帶減震和緩沖功能的地面,如果是水泥地面,造成運動損傷的可能性就大不少。
另外,選擇一雙減震好的鞋,可以更好的避免運動損傷。
2.跳繩姿勢要正确
跳繩也不是瞎跳的,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勢,尤其注意跳繩時不要腳後跟或全腳掌着地,否則你會發現:人家跳繩身輕如燕,你跳繩“砰砰”響,也更容易累,更可能受傷。
正确的跳繩姿勢,要點是:手腕發力、膝蓋微曲、腳尖着地。腳尖着地會有一個緩沖狀态,讓你的膝蓋有緩沖力,而不是直直的平腳着地。
3.胖人尤其要注意
很多人選擇跳繩減肥,但是胖人跳繩更容易造成膝蓋損傷,所以更要注意姿勢和運動量。有些體重“嚴重超标”的人,跳繩減肥不是太好的選擇。
4.最好先熱身,運動要有度
跳繩前可以熱熱身,然後循序漸進的開始,并且注意分組以達到總運動量目标。跳繩要用巧勁,不需要跳那麼高,跳的高度正好過繩就行了。
育兒貼士:陪孩子一起運動是很好的親子陪伴方式,任何運動都有可能造成傷害,但是咱也不能因噎廢食,運動注意方式方法,希望家長和孩子都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