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上常常寫道“一炷香的工夫”,武俠小說中高手比武也常以“一炷香”為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古人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那麼一炷香到底是多久呢?
古人沒有鐘表,也沒有手機,所以他們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雖然也有日晷、漏壺等工具,但是,燃香計時是比較簡單而常用的計時方法。
實際上由于環境、風力、香的長短、香料幹濕等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燒時間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約為半個時辰,即現在的一個小時。
“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緣于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如僧人“打禅七”時一天要打11柱香,中間休息約20分鐘。可以看出古代僧人一天打坐得有12個小時,屬于超負荷工作,哪像現在,每天就做做樣子,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了,不受白天黑夜影響,攜帶方便,制作簡單,且能營造氣氛。那時的香皆為手工制作,且有标準,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确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