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想要出頭立足,自然少不了一番摸爬滾打的曆練。除了含着金鑰匙的,正常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聲名不顯、财力不彰,即使有着雄心壯志也難以實現,往往會被人輕視,乃至無人問津。隻有經受住了社會的“毒打”,對社會體系與自我都有了足夠的認知,慢慢累積經驗與能力,方能夠展露頭角,獲得一定的社會資源與地位。
被輕視、被怠慢是非常不好受的,而這一現象在社會當中幾乎無法避免,因為大多數人都抱有主觀的偏見,所以幾乎每個人,哪怕是頂尖人傑,通常都有過青澀時期,都有被忽略、看不起的落魄經曆。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左右,20出頭的李白尚未成名,遊曆渝州之時曾去拜見渝州(今重慶市)刺史李邕。李白初生牛犢,正是年少輕狂之時,在面見李邕時高談闊論,惹得李邕非常不快,于是對李白很是輕慢,覺得這少年人誇誇其談,不把李白放在眼裡。李白當即作詩一首回怼,全詩用意明顯,寫得極有水平,可以說是詞華典贍,光首聯就足堪流芳百世。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唐 李白
白話意譯:
早晚有一天,大鵬會随着風一起高飛,借着風力直沖雲霄九萬裡之遙。哪怕等風停了之後下來,大鵬的力量都能将滄海之中的海水簸幹淨。世人一直都見我發表一些不着邊際不一樣的論調,覺得我顧盼自雄,目中無人,臉上紛紛露出鄙薄的神情。對此,我覺得孔子都說過後生可畏,可見大丈夫不可以看不起年輕人啊。
全詩神形兼具,寫得極為桀骜。前四句詩人自喻大鵬,将大鵬随風振翅高飛與風停之時落下擊水的畫面描摹得栩栩如生。其實這裡的“風”,指的便是李邕本人。李白的意思非常明顯,如果得您相助,我自然是青雲直上,俯瞰九州;即使沒有你,我也能激起萬丈波瀾。李白借此自比,一是強調自身有不世才華,是自矜其才;二是身有鴻鹄之志,抒發的感情類似于現代:“你看不起我?我還看不起你呢!”光這四句,足見李白之狂放。或許有人覺得青年李白少不更事,無所畏懼,換個角度看,此刻的李白,膽色才華無一不佳,足見其氣魄。
與前四句注重表達自我不同,後四句即強調客觀的他人,即李邕。世上的凡夫俗子何其多,覺得我的言論與衆不同,難以理解便認為我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這裡的凡夫俗子,自然也是暗諷李邕。至聖先師孔子都曾直言後生可畏,難道你比孔子還要厲害?竟然輕慢于我,實在是不應該啊。李白直言回敬,帶着的是“無非是先達而已,你總不如孔子吧?又憑什麼看不起我呢”這樣極為強烈鮮明的揶揄與諷刺。是對自身所受輕慢待遇的強烈反抗,可以說是針鋒相對,字字都透出桀骜不馴。這首詩很好地體現了少年李白的性格特點,而這樣的不羁與狂放,最終也跟随李太白一生。
刺史李邕與李白之間的轶事其實無謂非要争個對錯,無非是要求長輩與晚輩的問題罷了。李邕固然不夠風度,有違“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說法;李白第一次面見尊長也是誇誇其談,遭到冷遇之後反唇相譏。兩人都有不足的地方,而發生的這件事在如今的日常生活當中可以說也是常有,隻是大多數的少年人,多不如李白吧。如今對于這樣情形流傳比較多的俗語,就是莫欺少年窮。
完整的原句是甯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主要表達的意思是少年人即使如今伶仃落魄,但畢竟有着充足的時間,所以有非常大的潛能,他的未來是未知的。本質上這句話是用以自警,切勿因為眼前的優勢而低估别人,眼光不該局限于一時一處,也提醒自己應該有容人的雅量。但如今的用法,大多是從後輩的角度出發,無論是語境還是隐含在話中的意思都被扭曲,就顯得有點奇怪了。
大多數人都撂不了跟李白一樣漂亮的狠話,”扶搖直上九萬裡“實在是氣勢磅礴,志淩青雲。幸好其實也不用急着表達自己,常言道:時也、運也、命也。總有魚躍龍門時,無論此刻你遭受怎樣的偏見與怠慢,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其實大可不必,如果你真的很有才華并願意努力的話,相信時間會給你最好的回答。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探讨,期待您的品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