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清明詩詞五首賞讀:三見清明改新火,分我五更紅一朵
清明節是傳統大節,自唐朝以來,清明節和寒食節合并,成為集改火,祭祖,踏青,團聚,思鄉懷人等諸多内涵的大節日。
正是清明節是每年大節。寫清明節的詩詞金額名家不計其數。今天選錄宋朝蘇轼的幾首清明節的詩詞作品,因為蘇轼一生跌宕起伏,經曆頗多,讓我們從他的詩作,了解清明節和他的不同時期的閱曆和心境。
“春事闌珊芳草歇。
客裡風光,又過清明節。
小院黃昏人憶别。
落紅處處聞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斷魂銷,應是音塵絕。
夢破五更心欲折。
角聲吹落梅花月。”北宋 · 蘇轼《 蝶戀花》
這是蘇轼38歲時,調任杭州通判時期的作品。因為上書皇帝,認為王安石的變法有害百姓,蘇轼為王安石等變法派排擠,為了給自己找條出路,他自請去地方做事。于是,他被派往杭州,在這一帶處理赈濟災民的事,常常往來常州潤州蘇州。
他的恩師歐陽修去年在安徽去世。安徽在古代屬于楚地。歐陽修也是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自請退休的,恩師的離世,身有公務的蘇轼,無法拜祭,隻能在清明節杭州任上遙祭。
又是一年晚春清明節,我站在小院落裡,黃昏到來,回憶曾經和您的離别。歐陽修對于蘇轼有知遇之恩,而且他們在王安石的新法變革中,都是持懷疑态度的。因為王安石的變法,雖然是一項富國強兵的系統性改革,但是前期宣傳不足,雷厲風行,很多人是無法接受這樣大型的變革的,因為動搖的是官僚地主階層的利益,且快速的推進,讓很多人措手不及,而且在推行過程中,也産生人治酷吏的現像,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這樣的改革很容易造成官員人心浮動。
歐陽修也是基于王安石青苗法,打破了很多平衡,持反對意見,而其實并非地主階層的蘇轼,是站在農民的角度質疑青苗法,但是在神宗大力的支持下,王安石排除異議,壓制不利于變法的言論和人員,蘇轼不可避免地被波及,甚至是重要的敵對目标。
恩師的謝世,蘇轼的處境更加艱難。屬于他的仕途夢想,如同流水落花,不傷感是不可能的。
從蘇轼個人來講,做官,愛國憂民,實現政治抱負,這是非常正常的,但現在他才38歲,在政治上已經黯淡一片,但是内心仍舊有着理想。
他的恩師歐陽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至少歐陽修一生也位居高位,實現過抱負,而蘇轼呢?
雖然當代曆史對于王安石變法有着客觀公正的認識,認為他的變法的确提振了北宋的國運,但是在時代過程中的人們,未必有着如此深刻的認識。王安石在宋朝之後幾代王朝都作為反面教材,一個掌控皇帝的權臣的形象存在,就不難理解蘇轼對于朝政的郁悶。
而且他一生的命運起落也和王安石的變法密切相關。
所以這個時候,他不緬懷歐陽公是假的。
歐陽修病逝安徽,而蘇轼作為歐陽修得意門生,死不能親自拜祭,清明節以楚越之隔表達内心的傷感,最正常不過。而且他内心是壓抑憤懑的,所以才有了角聲吹斷梅花月。
王士祯在他的《花草蒙拾》評價這首詞,驚心動魄,他應該是理解蘇轼這首詞的内涵,不是一般傷别,而是屈子悲憤。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怅東欄二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北宋 · 蘇轼 《和孔密州五絕 其三 東欄梨花(1077年)》
這是40歲蘇轼調任徐州留給後任密州知州的詩。
36歲,蘇轼要求外地做官,到43歲調任徐州,七年遠離朝堂,雖然躲過了朝堂上明槍暗箭,不過仕途也不會有起色,這三年在這裡,另外三年在那裡,幾乎已經知道是仕途的天花闆。對于曾經雄心壯志的蘇轼來講,這種憋屈,也反映到詩作裡。
升遷無望,在密州,他抗旱抗蝗,将這裡打造成滿城梨花的富庶之地,三年後,平調到其他地方,他無悔,隻是有時候也感歎年華流逝,仕途如同飄萍。
比如他在密州官衙裡,就種了兩棵梨花,他有治理的清明,也知道後任必也廉潔。但是他像他和孔知州這樣清明的官員又有多少了呢?
何況在他的心裡,上面的朝堂烏煙瘴氣,而這些下面做官的人,全看自己的品質和修為走在風險坎坷的仕途,今年在這,明年在那,從内心來講,官僚和百姓是一樣希望政治清明的,因為這裡面更包含他們的現實利益和命運。
但是人生之短,百年不過百個清明節,又能夠看多少次象征清明的梨花,又人生之短,能夠遇見幾次太平盛世?
所以這首詩,頗有含義。說有政治寓意和政治牢騷也不為過。
很快,蘇轼這種率性,就被人抓住了尾巴。
43歲,蘇轼調往湖州,說自己老了,不能陪同新貴,隻适合幫朝廷去小地方管理小民。這些有着蘇轼個人情感風格的文字和詩句,被好事者上綱上線,
蘇轼以不敬皇帝反對新法,下到大牢等待處決。
這是文字獄。
蘇轼在大臣朋友的多方營救,甚至是王安石的力保下,留下一條命,待遇全扒,下放黃州,做一個普通的官吏,且受人監管。相當在冊流放。
有過生死兩重天的蘇轼,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仕途這塊,他淡然了。
而且因為貧困,他不得不開荒種地,以養活家人以及追随他的弟子朋友。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蘇轼親自開荒種地,和當地官民保持良好的友誼和聯系,在思想上并非消沉,反而走向一種山野曠達,錘煉出浩然壯氣。
在這裡他是詩詞的坡仙,寫下前後赤壁賦和《浪淘沙大江東去》
在現實裡,他是普通勤快感恩的農民,用最樸素的農事磨砺自己。
“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
毛空暗春澤,針水聞好語。
分秧及初夏,漸喜風葉舉。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縷。”節錄北宋 · 蘇轼《東坡八首,并叙 其四 (1081年)》
他和普通農民一樣,在清明節種植稻田。并将這作為工作和樂事。
看着稻谷發芽抽穗,禾苗葉子清新。在初夏時分秧插田,稻葉在風中挺立。
在月光下看着禾苗的露水,那露水從葉子上垂懸滴落。
蘇轼真心把自己融入山河土地,和農民一樣,熱愛種地,在自然和耕作中,升華着生命。
“臨臯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火。
溝中枯木應笑人,鑽斫不然誰似我。
黃州使君憐久病,分我五更紅一朵。
為公分作無盡燈,照破十方昏暗鎖。” 北宋 · 蘇轼《徐使君分新火(1082年3月5日)》節錄
宋朝的寒食節也禁火,但是清明節會重新點火。
按道理宋朝經濟發達,不會采取鑽木取火的方式,來作為家常用火,火鐮火石,應該是廣泛使用的。但是在民間,改火是一項儀式,表達的是對火神的尊敬,所以會用榆木人工鑽取火焰,以表達薪火相傳。
尤其是農村,取火儀式也代表火紅和豐收。
通常會有地方長官或者鄉裡領袖,傳遞火種。
蘇轼貶谪到黃州已經三年,三次經曆過清明節,當然他也試驗過自己在山林中用枯木取火,需要的恐怕不隻是枯木,木材的選擇,還有人力掌握摩擦的速度都是必要的。
這種活動和儀式也是鍛煉人們野外生存的能力,很多人也願意嘗試。
顯然蘇轼是失敗了的。不過這也無所謂,寒食禁火本來就是儀式,清明點火也是儀式。
誰家還沒有火?
但是這個儀式的可愛,在于集體活動。比如黃州的長官,特地到蘇轼的東坡,送來了新的火種,這火種象征意味很強,證明州官不忘記百姓,不忘記身在困境中的落魄的他。這也是友誼表達的方式。
想必火種是放在最可愛的鄭重的道具裡,蘇轼迎火之後,立馬讓人點亮所有的燈火,并分給鄰居。
不多時,想必淩晨的尚在黑暗的山野,都點起清明的燈火,一種儀式的華美溫馨可愛。
誰家還缺一點點火的用具?但是正是這儀式之美,拉近了風俗和民心。
“日出西山雨,無晴又有晴。
亂山深處過清明。
不見綵繩花闆、細腰輕。
盡日行桑野,無人與目成,
且将新句琢瓊英。
我是世間閑客、此閑行。”北宋 · 蘇轼 南歌子 送行甫赴馀姚
蘇轼在黃州刻苦低調的幾年,醞釀了胸中的豪爽正氣。生活是困難清苦的,但是他本人卻有着不同于從前的達觀。
從前是青年官員,看不慣朝廷上的某些政策,某些人,也郁悶也傷感。
但是現在徹底淪為邊緣人,且等同山野農民。
生命和時光是最偉大的存在。
這是他送朋友去南方的餘姚,要行過一段山路。反而詞中樸素輕快。
太陽出來,西邊山上還在下雨,真是劉禹錫那句詩,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在亂山行道中陪着有人過了一山又一山,這裡是看不過平原山村或者是庭院之中,過清明節那種人氣和快樂的。
比如庭院中會有彩繩秋千,蕩起女孩子的腰肢。
這裡除了山,就是連綿不盡的山啊。
在送别朋友之後,還有寂寞漫長的返程。見到的是桑田原野,山巒起伏。
蘇轼一個人走在山路上,鍛煉了體魄,也鍛煉了靈魂吧。
沒有人的地方,将美好的詩句細細琢磨,既然是寂寞的就享受這種寂寞。
蘇轼後來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種灑脫的仙野之氣,就是來源于這黃州幾年的寂寞和磨砺。
蘇轼的一生非常坎坷,仕途幾起幾落,甚至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生活都很寒苦。但是坎坷的經曆,并沒有讓這位天才消沉,而是在磨砺中向上,并保持旺盛的對生命對世界的熱忱。
他的這五首清明詩詞,見證了他生命不同階段的清明節和情感感悟。
坎坷磨砺心境的曠達和明麗,擴展胸懷和善良,這是我們要向他學習的地方。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