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刷到了一個新聞,屬實讓我震驚了一把。
被報道的男孩叫樂樂,今年11歲,馬上步入青春期的他迎來了自己的煩惱。
樂樂媽媽稱,自己一直陪伴着樂樂成長,但最近自己發現樂樂開始悶悶不樂,多次詢問才知道,是因為樂樂的乳房發育像女孩一樣,同學都嘲笑他。
樂樂媽媽這才帶孩子來到醫院。
經過醫生診斷,樂樂的乳房直徑超了4厘米,目前樂樂正在接受治療。
盡管樂樂已經開始接受治療,但大家依舊對這個孩子充滿了擔憂。
身體上的疾病可以治愈,心理上的呢?
同學的嘲笑,和别人發育不同的身體,究竟給孩子帶來了多少壓力?
我們不得而知。
但我們能知道的是,孩子遭受的心理創傷,如果沒有被父母及時發現和支持,它或許就會伴随孩子的一生。
“我需要你的時候,你為什麼沒發現?”
之前确診抑郁症時,我甯可選擇和朋友傾訴,也不想告訴媽媽。
因為潛意識告訴我,一旦告訴媽媽,我可能會被罵。
所以,我選擇了咬牙自己死扛。
就像閨蜜可可一樣,她總跟我說,感受不到爸媽對自己的愛。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
“小時候跌倒了,爸媽隻會告訴我,自己站起來。從來不像别的爸媽一樣,會跑過來扶自己,擔心地問自己有沒有摔疼。”
可可的媽媽也覺得很委屈,她每次見到我都拉着我的手,跟我說自己有多愛可可。
從懷上可可開始,她就做足了準備,也和身邊的人取經,大家都告訴她,孩子摔倒了不要扶,這樣孩子才能學會獨立。
卻沒有想到,被可可記恨了這麼多年。
确實,孩子跌倒了不用扶,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孩子也确實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意。
就拿跌倒這件事舉例,孩子當時最需要的是什麼?
是來自父母的關注和支持,在他跌倒的時候,你可以不扶,但要看到孩子的痛,然後給予力量和支持。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不到這一點,就會造成孩子從心理上和你們産生疏離。
不僅如此,也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嚴重的影響。
衆所周知,馬思純曾身患抑郁症。
很多人不理解,按照馬思純的資源和背景,妥妥開挂般的人生,怎麼還會抑郁?
馬蘇也曾在《吐槽大會》上毫不客氣地問過她:
“妹子,你都這樣了,你咋還抑郁呢?”
其實,一切都源于她的原生家庭。
她的父母從小就告訴她:“要聽話,要懂事,要看别人怎麼怎麼樣,不能自我。”
甚至在高中時期,遭受校園霸淩,被人嘲笑胖,往她的可樂裡放粉筆灰和抹布水時,父母也隻是告訴她:
“不要理會他們,你隻要證明自己比他們活得好就行了。”
這些教育方式,都養成了馬思純長期壓抑自己的習慣,情緒被壓抑得太久,馬思純終于病了。
所以,我非常認同一句話:
好的父母,在關注孩子的學習之外,還能看到孩子的内心需求。
那些“恣意”的孩子
背後都有怎樣的父母?
談到這裡,我不禁想起那部紀錄片《小小少年》。
其中有個孩子讓我記憶猶新。
他便是11歲愛上養蟲子的殷然。
所有人都覺得蟲子很可怕,但這孩子卻覺得蟲子很可愛。
他不看動畫片不打遊戲,除了學習,生活了就剩下了養蟲子。
他養了200多種昆蟲,每天悉心照料。
因為喜歡蟲子,被同學們排擠,大家都覺得他很奇怪,都不和他一起玩。
而面對孩子的愛好,殷然的媽媽卻表示:
“你把他好玩的事情都搞沒有掉了,那人生不是非常無趣嘛。”
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孩子的世界,她說:“與其旁觀,不如和孩子一起玩。”
孩子的愛好,俨然成了父母的愛好。
到了假期,她和殷然爸爸都會陪着殷然進山捉蟲。在一截枯木裡發現了稀有的甲蟲幼蟲,一家人高興地歡呼慶祝。
捉到一隻蛤蟆,因為要不要放生的問題,他們和殷然進行了一場關于自然規律的哲學讨論。
而殷然爸爸也因為孩子的愛好,變成了觀鳥的行家,他的飛鳥攝影作品讓人震撼。
支持孩子興趣的同時,他們還會培養兒子的時間觀念,按時完成作業打卡、跳繩打卡。
殷然媽媽說: “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想做的事和應該要做的事,那是一種平衡。”
孩子的穩定自我并不是憑空而來的。
我們看到那些有足夠勇氣做自己的孩子,是因為背後有支持他們做自己的父母,尊重他們自身天性的父母。
如何成長為孩子的支持型父母?
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我們究竟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這一生,又需要我們提供怎樣的支持?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成長。
首先,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
現在的孩子,物質上什麼都不缺,思想上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這就造成了一個局面:父母和孩子說又說不聽,講也講不過,氣不過想打兩下,好像也打不過。
那麼,如何讓孩子接受你的想法呢?
古人雲,言傳不如身教。
再多的大道理,都比不上你在日常生活裡的言行影響,當孩子把你當成自己的榜樣來對待,你們的溝通将會少很多障礙。
其次,父母的抱持性永遠不要嫌多。
所謂抱持性态度,就是接受孩子正在發生的一切,不在情感上給予回避和懲罰,努力去理解孩子正在發生的情況對他的意義所在,并在理解的基礎上給予支持和幫助。
比如當孩子打人時,對父母來講,那是一件錯的事情,但是當我們能站到孩子的視角去看時,就會發現,他還沒有足夠好的能力去表達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所以“打”就成為了他一個很現成的工具,他打的背後,其實是在尋求理解和幫助。
當我們能理解到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時,我們才可能幫助他發展更好的方式。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着成為孩子的“合作夥伴”。
做父母的總是會擔心孩子的學習,也擔心孩子會年少不懂事,會因為這些焦慮,抱怨也會責備,也可能會因為這些導緻與孩子關系緊張。
試着和孩子成為“合作夥伴”,和孩子經常聊聊天說說話,多傾聽孩子的講述,了解孩子近期發生了什麼,這樣你就能在不經意間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孩子的思維模式。
同時也可以适當引入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某某明星如何了,某某學校某某學生怎麼樣了。
在和孩子的溝通中,你會看到孩子内心最真實的世界,同時陪同孩子一起面對和解決問題,讓孩子明白:不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身邊都有父母在支持着自己。
隻要用對方法,成為孩子們理想的支持性父母,也不是難事。
正所謂,我們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為人子女,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學習磨合,才能打造出和諧的親子關系。
祝福每一位父母,也祝福每一個孩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