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浙江省有哪些紡織集群

浙江省有哪些紡織集群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9 18:37:35

浙江省有哪些紡織集群(浙江傳統優勢産業鍊調查)1

位于柯橋濱海的藍印時尚小鎮。

區域經濟競争,常常落在産業競争上。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央多次強調,要提升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鍊現代化水平。日前召開的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制造業産業基礎再造和産業鍊提升工程行動方案,并賦予“極端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的定位。

多年來,浙江借力塊狀經濟,形成獨特的“浙江制造”産業優勢,70多個制造業集群在國内市場占有率超過30%。

紡織,正是我省傳統優勢産業鍊之一。它與生活息息相關,串起化纖、織造、印染、化工、紡織機械、服裝等多個環節,牽引紹興、嘉興、甯波、杭州等地一批上下遊企業,形成了一條較完整的紡織産業鍊。

當下,浙江的傳統優勢産業鍊現狀如何?距離“打造全球标志性産業鍊”還有多遠?為提升産業競争力,政府與市場如何發力?近日,記者以現代紡織産業鍊為觀察點,到輕紡大市紹興蹲點調研。這裡遇到的問題、探索的方向,或許能帶來思考。

浙江省有哪些紡織集群(浙江傳統優勢産業鍊調查)2

印染廠生産場景

變局中走出“陽線”

疫情沖擊下,一條較完整、穩定的現代紡織産業鍊經受住了考驗

2020上半年,紹興紡織産業走出不尋常的“陽線”,紹興五大傳統産業規上企業增加值達377.6億元,同比增長2.9%,占比過半的紡織産業功不可沒。其中,化纖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

“這與産業集群優勢、穩定鍊條密切相關。”紹興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産業鍊上遊,柯橋、嵊州、上虞有全國知名的化纖、蠶絲、棉紗等原料生産企業;中遊,柯橋藍印時尚小鎮,集聚108家印染企業,産能超過全國三分之一;下遊,柯橋的面料、諸暨的襪業、嵊州的領帶等産業集群,錯位發展。近年來,紹興還進一步明确布局,現代紡織産業以柯橋為中心、諸暨和嵊州聯動發展。

而與紹興“一步之隔”的嘉興、杭州、甯波等地聚集化纖、織造、家紡服裝等衆多企業。各集群之間密切聯動、互為補充,共同構成浙江現代紡織産業鍊的“中軸線”。

諸暨,大唐街道,擁有1萬餘家企業,年産270多億雙襪子,是全球襪業“心髒”之一。

拿着最新設計圖在鎮上轉一圈,就能購入紗線,找到代工廠、物流商。原料運到,襪機啟動,新品襪子第二天便能在網絡店鋪上線。若對原材料研發、産品檢測等有新需求,還能到當地的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大唐襪藝小鎮,尋求高校、科研院所入駐專家的協助。

這是諸暨卡拉美拉公司生産部負責人熟悉的日常,也是當地緊密型協作生産方式的縮影。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供應鍊效率,上下遊企業也因此獲得較強的安全感。“有哪個環節斷掉,哪種料缺了嗎?”一路尋訪,記者幾乎都得到了否定回答。多位企業負責人認為,“紡織産業鍊比較安全”。

疫情沖擊下,雖然訂單受到一定影響,但穩定供貨使得不少企業有能力逆勢增長。今年上半年,卡拉美拉的銷售超1億元,同比增25%以上,吸引了一直傾向新科技領域的華睿投資向其投資5000萬元。

未來産業的競争是整個産業鍊的競争,而後者正是由各個供應鍊組成的。在長期推動浙江制造業發展的省經信廳一級巡視員淩雲看來,疫情在不同地區和國家不同步發生,導緻了很多企業在組織生産中上下遊供應鍊之間的不協調或斷供,各地都在重新思考參與全球化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協調經濟效率與經濟安全之間的矛盾,制造業的生産組織方式也從全球化采購逐步演變為“以國内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格局,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更加注重産業鍊核心技術的攻關,今後産業的競争也将轉向産業集群之間的競争,“現代紡織産業,不僅與社會需求緊密相連,還初步實現了以‘内生循環’帶動外循環,并互相促進,成為我們打造萬億級産業的一個重要選擇。”淩雲說。

今年7月,紹興現代紡織産業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試點示範,即為印證。

在市場競争中,産業鍊的安全也正成為效率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砝碼。疫情中,一些省外襪業企業因供應鍊受沖擊來諸暨落戶。産業鍊的穩定性,成為當地招商的優勢。

浙江省有哪些紡織集群(浙江傳統優勢産業鍊調查)3

時尚面料。

競争中強筋健骨

一條不斷優化升級的産業鍊,

讓傳統紡織走向現代化

在柯橋、諸暨等地,面料、襪子這些平常不過的紡織品,正在發生“七十二變”。它們有時候被稱為家居用品、家紡産品、保健用品,有時還會被稱為“藝術品”。形形色色的功能型紡織品,正在重新定義紡織産品。

多年積累形成的這條産業鍊上,當市場需求受到沖擊時,強大的産能就成為揮之不去的痛。在産能引發的競争加劇後,差異化競争成為新選擇。

“從國際貿易摩擦沖擊開始,産能過剩的壓力就在整條産業鍊傳導。”迎豐科技董事長傅雙利說,盡管擁有全中國甚至全球最完備的原料配套、工序配套、市場配套,但仍未完全擺脫代加工模式,“産能在擴張,利潤在變薄。”

瞄準運動型、環保型紡織面料,投入5000萬元建研發、測試中心,投入12億元造印染智慧工廠……這些大手筆正為迎豐科技創造價值:這兩年,從羅馬布到刺毛布,再到抗菌吸汗面料,經“迎豐”染整的産品正引領服裝消費流行趨勢。2019年,企業實現營收近10億元,毛利率達11%以上。據了解,紡織企業利潤水平一般僅幾個百分點,常常與銀行利率水平争高下,被形容為傳統産業之痛。

危機猶如鏡子,照出産業的長短闆:産業鍊完備,并不意味着産業基礎高級。

“每次風波沖擊,有一批企業倒下,也有一批企業壯大,這是新陳代謝過程,也是強筋健骨過程。”紹興市經信局負責人表示,應對危機,紹興提出“雙十雙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動計劃,到2022年基本形成5000億級現代紡織産業集群,同時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突破口,推動産業鍊縱向、橫向的企業升級,引導現代化之路。

變局中,技術、品牌成為不少紡織企業邁向中高端的大招。

升級設備、改造工藝,在産業鍊上謀求更優位置。紹興海通印染有限公司内,舊廠房已不見蹤影,一個投資1.5億元的高支高密面料項目正在建造。産能與過去持平,但每米布染整的毛利率從5%上升為10%。目前,柯橋超過一半印染企業已“上馬”改造提升項目,現有設備80%以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高端要有品牌支撐,諸暨博憶紡織科技公司,與歐美品牌達成合作、布局全球市場,預計8年内銷售規模能從3億元增至100億元……

邁向中高端,對企業而言,也意味着要在産業鍊上重新定位。“隻能上差異化項目了”,有企業告訴我們,這是政府當前控産能的方式,但疑慮并未消除:“如果一般面料好賣,難道也隻做差異化面料嗎?”

記者調研中看到,面料這類易受制于前後端的工業中間體産品,正在試圖奪回市場掌控力。有面料企業正在與國際品牌合作,試圖引領潮流。不少主攻功能型面料的企業,也在組建新材料研發隊伍、打造全新生産線。

其實,今天的紡織産業,已超越了人們對傳統産業的印象,正在成為新興産業培育的沃土,使産業鍊形态從線性的鍊條式向立體的網絡式轉變。淩雲認為,這也正是紡織産業逐步邁向現代化的标志之一。

今年上半年,紹興高端裝備産業産值為1057億元,新材料産業産值為1395億元,而紡織裝備、新材料正是重點領域。

浙江省有哪些紡織集群(浙江傳統優勢産業鍊調查)4

現代化工廠生産場景。

創新中再造制高點

以世界舞台為支點,重構價值鍊

“核心技術竟是在紡絲上!”對日本企業生産的一塊布研究3個月後,紹興東進紡織公司董事長陳明賢感慨。

主攻沖鋒衣面料10餘年、成為全球100多個品牌的供貨商後,陳明賢自覺技術已不遜色,但在攻克染色、貼膜、織造等難關後,他的面料依舊隻能做到形似。“要實現相同特性,需要無數次試驗,但合作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無法滿足需求。”陳明賢說,一根絲的背後,實質是産業鍊上下遊協同程度不夠、高端鍊接能力不足。

參差不齊的上下遊企業能否共生共榮,也在影響産業鍊的競争力走向。産業鍊上下遊的動态平衡,也在此時此刻經受考驗。

諸暨大唐,博憶公司負責人許栩光也在煩惱。盡管諸暨企業生産的全自動襪機已達世界領先水平,但主要仍是平闆機,缺少高端功能型襪機。“原料檔次影響産品附加值的提升。”據他觀察,高端襪在全球市場份額很小,利潤卻占大部分,“打造全産業鍊隻是個‘殼’,我們必須真正占領産業鍊制高點。”

這個制高點,是以世界舞台為支點的國際競争制高點。陳明賢說:“應當讓價值鍊和産業鍊融合得更密切些,展示更強大的價值增值能力。”

對照新的标杆,核心技術突破能力不足、産業鍊協同創新能力不足,是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龍頭企業拉鍊、優勢企業牽引、政企聯動整合互補資源……一些圍繞創新鍊和價值鍊布局産業鍊的新趨勢,正同步産生。

浙江省有哪些紡織集群(浙江傳統優勢産業鍊調查)5

位于紹興柯橋的輕紡市場。

我們觀察到幾家行業龍頭動作頻頻。化纖領域,有實力的企業或入股石化、煉化項目,向産業鍊上遊擴張,或收購中小企業進行技改,往産業鍊下遊延伸,在柯橋,年産化纖120萬噸、産能排名全球第7的天聖化纖果斷出手,今年收購7家印染公司,提升了産業鍊聚合度。

織造領域,“博憶”與“東進”不約而同,一個準備從源頭棉花種植做起,構建原材料功能性開發、原創設計、織造、品牌打造、銷售與展示等于一體的小型産業鍊,一個布局合成纖維項目,打造“超級工廠”,在部分環節形成自循環鍊。

在不少企業家看來,隻要能提升國際競争力,就可視為強鍊優鍊的模式。陳明賢特别提起了幾年前的事,當時紹興印染行業與其他環節聯系松散,常爆發質量問題,随後政府引導轉變模式,鼓勵賺加工費的染廠也做經銷,這兩年産品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對于這些小型産業鍊的構建,各地樂見其成,還通過空間布局重塑,構建現代紡織産業的生态圈。

柯橋,馬鞍鎮,藍印時尚小鎮。3.5平方公裡土地上,已經集聚57個印染項目,2019年實現銷售産值231億元。眼下,随着紹興新一輪紡織産業跨區集聚提升行動的開展,越城區34家印染企業組成的五大組團正在進行集中搬遷。水、電、汽(氣)等配套項目,同步啟動建設。

“除了印染,化工企業也在向上虞進行跨區域集聚。”據介紹,紹興還将按“一個集群一個綜合體”将高校、産業研究院、企業研發中心等創新資源整合起來,提升區域産業集群的競争力,推動形成更大範圍的分工合作體系。

市場風雲變幻的當下,身處現代紡織産業鍊上的企業,創新早已成共識。産業現代化的窗口期已來,他們必須站上制高點,在變局中開新局。

浙江省有哪些紡織集群(浙江傳統優勢産業鍊調查)6

紹興的一家輕紡市場。

【專訪】

别再用老眼光看待紡織産業

——專訪省經信廳一級巡視員淩雲

記者 蘇靖 沈晶晶

國際市場波動、新冠疫情沖擊下,我省多個傳統産業經曆了波動。作為浙江傳統優勢産業的紡織産業,狀态怎樣?未來如何改造升級?記者就此專訪多年來推動制造業發展及産業集群提升的浙江省經信廳一級巡視員淩雲。

(一)現代化産業集群雛形初現

記者:紡織品這樣的日用消費品在不少人看來很普通,對産業未來趨勢可能會有疑慮。您如何看待現代紡織産業?在未來産業競争中,它處于什麼樣的位置?

淩雲:今天我們不應再以舊觀念來評判我省紡織産業,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化纖、織造、印染、服裝等關鍵環節外,随着産業鍊不斷延伸,它還衍生了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紡織裝備、化工助劑、添加劑、新型功能面料等關聯産業。可以說,這已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傳統紡織”了,更适合以“現代紡織”産業的視角來看,其未來發展的産業格局仍然值得産業界進一步關注和研究,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

記者:浙江的襪子、領帶等多個紡織産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從産業角度看,未來的大市場在哪裡?

淩雲:現在浙江制造的紡織品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人們的服飾類産品。功能型、産業用面料,各種改性纖維層出不窮,這是紡織企業适應人們生活需求變化的成果,沿着這個路徑,這些年來,浙江的企業在升華、産業鍊在升華、集群也在升華,走出了一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的轉型升級之路,浙江的紡織及相關産業已經有了現代化産業集群的雛形。鑒于現代紡織産業的新趨勢,以及與人們衣食住行密切相連的特征,我們認為它是打造萬億級産業集群的現實選擇,也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選擇。

像紡織這類衣食住行類的日消品,有較穩定的市場,畢竟有人們的需求支撐。一個産業的市場,就在人們生活的需求裡,但這種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循着變化适應需求,這是供給側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未來産業競争力的一種評價尺度。

(二)在雙循環中形成競争優勢

記者:最近我省提出要打造全球标志性産業鍊,現代紡織産業距離這一目标還有多遠?努力的方向在哪裡?

淩雲: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全球制造業斷鍊斷供的沖擊前所未有,人們對産業鍊安全的認識更加深刻。為避免突發事件可能帶來的斷鍊斷供風險問題,很多地方打造以自我為中心的區域産業集群,原先的國際大循環正在向國内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演變。

形成有生命力的雙循環,發展現代化産業集群至關重要,也就是說産品要向功能型、體驗型方向發展,加工技術要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目前紡織産業改造升級的突出短闆在人才,表現出來的特征就是技術創新、産品創新不足,在滿足現代社會需求、引導社會消費等方面仍有所欠缺,但發展空間依然很大。

(三)用好兩隻手闖出大市場

記者:進一步提升産業競争力,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應如何協同發力?

淩雲:有活力的産業不是靠人主觀布局出來的,而是企業緊緊依靠技術進步,在不斷競争中優勝劣汰、有機更新出來的,包括産業上下遊連接、配套的專業化分工合作等。因此,從整體看,提升産業集群或産業鍊供應鍊競争力,必須激活市場無形之手的力量。

但這不是說不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當市場失靈時,就需要有形之手出手了。比如在小微企業的培育、營造良好創業環境、配套公共研發平台建設、國際高端人才引進等方面,政府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企業也要認識到,政府是可以依靠的,但是最終還是要學會長大,自己去闖市場,赢得市場競争優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