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氣越來越熱,細菌性痢疾等腹瀉性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大家在品嘗小龍蝦、大排檔、燒烤攤的各種美味時,千萬要注意衛生。家裡有小孩尤其要注意,低幼兒童體質弱,在平時生活中,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衛生習慣,因為沒有完全做到位,在眼下就可能被細菌鑽空子。
夏、秋季有明顯季節性高峰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志賀菌屬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腸道傳染病。症狀表現為:發冷、發熱、腹痛、腹瀉、排黏液膿血樣大便,再嚴重一點的話,就是嘔吐。
菌痢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夏、秋季有明顯季節性高峰。一般4月初至5月份開始緩慢升高,6—7月急速上升,8—9月達到高峰,10月份以後逐漸下降,11月至次年2月為低水平期。其一般通過手(日常生活接觸)、水、食物及蒼蠅等經口傳播。
哪些人容易患細菌性痢疾?
預防細菌性痢疾的方法
1、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采取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用流動的水沖洗至少30秒~1分鐘以上。
不到位:家長提醒孩子洗手了,但沒有用水沖洗到足夠的時間。
2、盡量選擇在正規商場采購食品,應注意有無生産廠家及生産日期,盡量選擇購買品牌食品。食物要徹底燒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産品,盡量不吃生食或半生食水産品;制備湯或炖菜(煲)等要煮沸,煮肉和禽類食物時,确保汁水是清的,而不是淡紅色,确保食物中心溫度不低于70℃;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煮開10~15分鐘,如果是大塊肉,比如整雞,時間還需要長一點。飯菜應盡量做到當餐加工、當餐食用,如進食剩菜,則需二次加熱并要徹底熱透。不喝生水。做到生熟分開。
不到位:最常見的是剩菜加熱沒熱透。
3、處理生的食物最好有專用的用具,儲存食物時注意不讓生熟食物互相接觸,如冰箱内同時存放生、熟食品時,應按熟上生下方式存放,以避免熟食品受到污染。
不到位:最常見把冰箱當成了保險箱,什麼食物都往裡面放。
杭州市兒童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邵啟民介紹,冰箱常用冷藏溫度是4℃至8℃,在這種環境下,絕大多數細菌的确生長緩慢,但有些細菌卻嗜冷,如耶爾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冷藏溫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長繁殖。同時,冰箱的冷凍箱溫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但冷凍并不就等于完全殺菌,有些細菌隻是休眠,一旦解凍,這些細菌就又複活了。
專家提醒
菌痢治療要徹底,不能以有無症狀作為停止治療的标準,應以腸道内病變是否愈合作為停藥的根據。治療過程應反複查大便及做大便培養。如果藥量不足、療程不夠長、治療不徹底,則可能轉變成慢性痢疾。慢性痢疾可以經久不愈,也可反複急性發作,經常腹痛、腹脹、腹瀉、排黏液膿血便,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并長期成為傳染源。要抓緊在急性期治療以達到完全治愈。
KK健康編輯Ruth
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KK健康」微信訂閱号
KK網為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婦幼司指導下的健康科普知識宣傳共享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