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晚,在全世界的注視下,北京完成了長達245分鐘的奧運開幕式。
人潮鼎沸,舉國歡騰。
總導演張藝謀看着開幕式順利結束,激動的滿含熱淚,興奮的忘乎所以,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與旁人擁抱,握手。
一場對全國人民的承諾終于達成,老謀子邁着輕巧的步伐,緩緩走出後台,而另一邊同樣一位“姓張”的人,也默默的松了一口氣——
張偉平。
作為和張藝謀合作16年的搭檔,張偉平的新畫面電影公司就隻拍張藝謀一個人的電影。
但自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的“北京八分鐘”之後,張藝謀就一門心思的鑽研奧運會開幕,《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後都沒拍什麼新片,張偉平就幹巴巴的等着,直到現在。
看着張藝謀終于完成任務,張偉平忙不叠的就跑到其身旁探風,本來奧運結束之後,張藝謀打算稍作休息就開始拍《金陵十三钗》,這部電影都琢磨了好幾年了。
但張偉平總是有意無意的透露:自己的公司因為張藝謀去忙别的事兒,幾乎三年沒開張了。
這老搭檔跑過來跟你訴苦,你心裡不犯嘀咕嗎。
後來,張藝謀心裡一軟,想想也對,就答應先幫張偉平拍一個速成片,趕在賀歲檔上映。
投資要低,拍攝要快,上映要賺。
而且也不要玩什麼大投資大制作的“人海戰術”,《英雄》《黃金甲》等制作模式棄之如敝履,要足夠小又足夠精。
沒别的,就是倆字:商業。
張藝謀與張偉平開始風風火火的趕制新片,但他倆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将會是張藝謀的人生污點:張偉平與趙本山交惡,小沈陽和孫紅雷深陷“打架風波”。
斷崖式的票房與全民惡嘲的評價,也為兩人的決裂埋下了草蛇灰線。
始于張偉平
拍電影,劇本是第一位,既然要選擇拍速成片,所以劇本就直接拿現成的。
一開始,張藝謀想拍的是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但奈何版權金額巨大且改編有難度,就退而求其次,要了科恩兄弟的1984年的成名作《血迷宮》。
喜歡看好萊塢電影的觀衆對科恩兄弟應該有些了解,他們的作品大多是犯罪寫實,而且夾雜着命運的揶揄和人性的嘲弄。
本來老謀子是想穩穩當當的拍一個“驚悚懸疑”的片,但架不住管錢的張偉平一腳摻和進來了。
張藝謀和張偉平,本來是一個管拍一個管錢。
後來随着電影市場被資本腐蝕,一些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也浮出水面,敏銳的張偉平察覺到了市場的變化,并且一直想駕馭它,不惜突破自己的權限。
比如張藝謀第一部被诟病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
在劇本已經完成的情況下,張偉平仍然強烈要求加入周傑倫,且戲份不能少,這讓該片的編劇夫妻沒日沒夜的輪番修改劇本,最後才把周傑倫的角色安排上。
以至于和張藝謀分手後的鞏俐,回到《黃金甲》的片場還約法三章:不能看見張偉平夫婦。
結果張偉平還是沒有停止作妖,《黃金甲》拍完後就與周潤發開啟罵戰,周潤發表示很懵圈。
到了這部新戲中,正好是2009年,那一年最火的人莫過于在春晚喊出“不差錢”的小沈陽。
張偉平嗅到契機,極力推薦張藝謀用小沈陽,張藝謀以“不适合”為由拒絕了。
當然,最後不知道是張藝謀開“開竅”了,還是張偉平軟磨硬泡。
反正最後張藝謀不但接受了讓小沈陽來演驚悚懸疑片的反差設計,甚至在後期中更是和趙本山進行了深入合作。
趙本山也因此見到了張偉平。
張藝謀和趙本山是老交情,在2000年的《幸福時光》裡趙本山就擔當主演,和張藝謀合作過,此次合作正好介紹張偉平認識一下。
但老謀子沒想到,這一搭橋搭出了事兒,倆人有了肢體沖突。
張偉平曾對張藝謀說過:
“我就是不喜歡别人接近你,别人跟你關系近了,我就不舒服,就吃醋,就嫉妒。”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第三者”出現的嫉妒,在張藝謀的自傳《宿命:孤獨的張藝謀》中,作者周曉楓爆料:
有一次張藝謀和趙本山、張偉平一起吃飯,張偉平提及到了一個知名導演,大罵他的不是,然而這個導演和趙本山關系斐然,趙本山就沒有順着張偉平說話,然後張偉平就一直對趙本山戳戳點點。
是真的戳,用指頭戳趙本山的頭。
後來趙本山拂袖而去,在發布會中趙本山也對張偉平避而不談,顧左右而言他。
有人問道張偉平為何要用指頭戳趙本山,他回:
“為什麼戳趙本山的腦袋?因為他腦袋裡有支架,我讓他血管再堵上,我戳死他。”
插曲孫紅雷、小沈陽
到底張偉平為何要“戳死”趙本山,我們不得而知。
好在電影順利拍攝,并且定名為《三槍拍案驚奇》,簡稱《三槍》。
但是,由于電影風格發生不可遏制的偏移,為了符合小沈陽的形象不得不加入更多的喜劇元素,在張偉平與張藝謀的要求下,趙本山的團隊幾乎全部入住了《三槍》的劇組,連早期的編劇史建全都換成了趙本山團隊的編劇。
電影在2009年6月11号開機,8月21号正式殺青,隻用了短短兩個多月時間。
但是這兩個月時間裡,又出新幺蛾子了:孫紅雷和小沈陽疑似“打起來了”。
電影最開始确定的主演是孫紅雷,因為張藝謀是想拍驚悚片,喜歡孫紅雷身上的氣質,而後來進入的小沈陽則與孫紅雷的路線格格不入。
氣質不對付也就罷了,偏偏這倆都是東北人,脾氣都爆。
電影剛開拍,一則二人打架的消息就傳遍了網絡,據當時的報道稱:倆人本來在一塊喝酒,結果來了一群粉絲,粉絲都找小沈陽簽名,就一個人找孫紅雷。
或許是覺得沒面子,孫紅雷指了一下小沈陽,讓小沈陽幫他簽,結果小沈陽就急眼了,倆人就幹起來了。
後來參加活動,孫紅雷一直打着石膏,看來是小沈陽赢了。
同屬趙家班的王小華也透露:
他們倆是真發生支持沖突了。
而且,本片女主本來是王小華,張藝謀就因為他倆的事兒身心交瘁,最後不得已把王小華換成了闫妮。
要不然,唐鑒軍的妻子王小華就成謀女郎了。
(ps,王小華是“謝廣坤”唐鑒軍的妻子)
而當事人小沈陽抓緊辟謠:“沒打!喝了點酒,來了點小情緒,我這體格能打誰?”,孫紅雷也說:“骨折完全是因為練功過猛。”
趙本山卻說:“他倆再喝點酒,倆人就練上了”讓這個故事蒙上了一層薄紗。
但是在6年後,張藝謀自傳中再度提及了此事,作者卻又給出了一個全新版本:
孫紅雷和小沈陽帶着張藝謀和其女兒末末一塊兒去KTV唱歌,酒過三巡倆人開玩笑一下子沒刹住車,對付起來了,但是沒有肢體沖突,孫紅雷的手是因為情緒激動,自己錘桌子錘骨折的。
當然,由于沒有監控,這其中幾分真幾分假不是當事人根本不知道。
好在後續中孫紅雷與小沈陽也曾多次碰面,并且在《極限挑戰》中有過合作,看來已經是冰釋前嫌。
終于張藝謀行了,你們哥倆退下吧,該換張藝謀和張偉平“掐架”了。
後來,《三槍》終于殺青拍攝完畢,張偉平大顯身手的時候來了。
作為三年來第一次開張作品,張偉平在《三槍》的宣傳上下足了功夫,又是一輪足以被載入科教書的宣發教學。
第一,
張藝謀帶着《三槍》衆劇組的演員,流竄于各大電視台節目之間,《星光大道》上鴨蛋、小沈陽高歌一曲,《明星轉起來》中孫紅雷拾起了霹靂舞。
還為《不差錢》出了續集,在《星光大道》上出道《三槍》的主題曲,各大衛視地方台上都有他們的身影。
記憶好的觀衆可以回想一下,那一陣張藝謀上的綜藝是真的多。
第二,
當别人還把熒幕當成主要宣傳手段的時候,張偉平敏銳的嗅到了新平台。
09年是電競騰飛的一年,張偉平為了宣傳電影,還特意研發了一款電影同名的網遊《麻子面館》,該遊戲在2分鐘内就有3萬多用戶注冊,電影上映後更是一度達到了1000多萬玩家。
徹底壟斷了年輕市場,在影史上首次達到如此精準全面的宣傳。
第三,
張偉平還玩了一手饑餓營銷,以往的首映總會請來各界名流,跨越五湖四海,但《三槍》的首映會則隻求極簡。
隻邀請了一部分業内人士觀賞,極大地維護了神秘感,進入影院之前,觀衆如刮獎一樣興奮。
在如此成功的宣發情況下,《三槍》頂着“國師奧運後首次作品”的名頭,終于在2009年賀歲檔強勢上映,4天就斬獲了破億票房。2周就過了2億大關,周偉平還誇下海口:“一槍1.5億!”劍指4億票房。
然後,就突然停了,止戈在2.44億。
觀看過電影的人恍然大悟,這根本不是什麼“國師新作”,而是一個各種風格元素混雜的鬧劇,一塊包着五彩糖衣的屎。
至今,《三槍》的評分仍是張藝謀生涯最低,4.7分。
人們對張藝謀口誅筆伐,對他大肆辱罵,稱被騙進影院。
洪晃稱其為“侮辱智商”,韓寒抨擊“三線縣城可以欣賞”,甚至第一屆金掃帚獎都頒給了張藝謀和他的《三槍》。
而張藝謀也隻能顧左右而言他,反倒是張偉平一向來者不拒,對把批評都反了回去。
這還沒完,經曆了各種風波後《三槍》定格在2.44億,雖然被罵了,但是錢也掙了。
但是呢,到票房分賬的時候,哥倆就不高興了。
5年後的2014年,張藝謀告張偉平的新畫面公司,稱其當年《三槍》的1500萬分成沒給他,後來經過法院的調查發現張偉平人家早就給了,隻不過是張藝謀說此前的錢是不是《三槍》的。
可法院哪理這家長裡短,直接判扣去了此前的金額,經過兩年的交涉,2016年判給了張藝謀246萬,這也成了哥倆最後一次交涉。
結語盡管至今還有人為《三槍》平反,找隐喻寫解讀,但對我個人而言,這就是個純粹的爛片,即使角色背後有隐喻,但不過是乏善可陳,牽強附會——
在屎裡找糖豆。
剛剛鏖戰過後,精疲力竭的張藝謀馬上開始買劇本,定演員,中途還要為商業化做出無數次的妥協,一鍋亂炖的《三槍》失敗幾乎是必然的,它的存在恰巧證明了09年的張藝謀有多混亂。
多年後,張藝謀也承認,《三槍》是他最爛的作品,是“被商業裹挾”的。
當然,《三槍》之後沒多久,張藝謀就離開了張偉平。
就像當初高倉健和張藝謀說的話一樣:
“作為一個國際導演,你要堅持自己内心對藝術的選擇,不要被制片人束縛和控制”。
——全文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