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現如今,很多家庭都喜歡“囤飲料”!下班回家,打開冰箱悶一口,瞬間滿血複活,從頭爽到腳!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種“爽”對于飲食有度的大人來說,偶爾體驗無大礙,不過,立秋後還是要少喝,小心腹瀉。
也千萬别再給孩子嘗試冰鎮飲料,因為孩子可沒法控制自己:
喜愛甜食的寶寶對飲料毫無抵抗力
甚至會隻喝飲料,幾乎不喝白水
寶寶因此患上各種疾病
像齲齒、痛風,甚至腎病綜合征
住院7天花費9萬,還可能有後遺症
因此,很多家長開始後知後覺地“防”了起來,*樂、雪*紛紛扔出冰箱,不想卻被奶茶、果汁鑽了空子。
其實,科大大并不阻止孩子喝飲料,畢竟天氣熱的時候,我們大人都忍不住。
但有些飲料危害确實很大,據科大大飲品行業朋友透露,奶茶、碳酸飲料等都存在“潛規則”,根本就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孩子再愛喝,也不能買!
2020年曾有一則新聞,佛山一名18歲的男孩,突發急性痛風被緊急送往醫院,手腳長滿痛風石,路都走不了...
後來醫生檢查判定,是奶茶的鍋。
平時,男孩就很喜歡喝飲料,尤其是奶茶,每周要喝好幾次,這就直接導緻尿酸持續升高,入院時已是同齡男性的兩倍多。
看到這,大家可能有疑問了,奶茶不是奶和茶嗎?這也有問題?
當然,因為市面上很多奶茶,裡面都含有大量的果糖。
一方面,肝髒處理果糖時會生成更多的嘌呤;
另一方面,果糖分子結構類似尿酸,可能會引起腎髒排洩尿酸能力下降。
因此,奶茶喝多了,也可能會導緻痛風。
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奶茶都是用牛奶煮出來的茶,市面上不少奶茶是用奶精、果糖/白砂糖和茶水勾兌出來的混合物。
就算加牛奶,那一桶(約12L)裡也并不會有多少。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所以,寶寶喝進肚子裡的大多還是奶精和糖。
說奶精可能有點陌生,但你們一定知道它的學名——植脂末!
沒錯,就是科大大剛科普過的反式脂肪酸:難排出,後患多!
再說回奶茶中的糖,一杯奶茶的糖分平均在34克。
美國心髒協會雜志Circulation曾發布聲明,2~18歲兒童每日糖攝入量應不超過25g。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也就是說,一杯奶茶,孩子糖的攝入就超标了!
再加上這幾年寶寶喝奶茶吃珍珠出事的新聞,屢屢發生...
科大大還是建議,珍珠奶茶這個飲料,能不給娃喝就最好一口都不給喝。
很多家長會在聚會的時候給娃也倒點碳酸飲料,一次兩次沒什麼,但就怕娃上瘾!
有的娃喝過碳酸飲料後,就念念不忘,開始不喝白水...
看着孩子可憐兮兮的乞求,大多數家長都會松動,從一口,到一杯再到一瓶。
慢慢地,碳酸飲料成了孩子的“欽點飲品”,危害也就逐漸顯現:齲齒、肥胖、甚至是痛風。
這恰恰是我們最擔心的地方。
因為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水、檸檬酸、糖、甜味劑、咖啡因及人工色素等。
乍一看,這些成分都能食用,但是其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一瓶碳酸飲料中,咖啡因的含量也非常高,于兒童來說幾乎是“違禁品”。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佛蒙特大學與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得出研究結論:
每天喝碳酸飲料很多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攻擊性、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不合群的現象。
也就是說,碳酸飲料喝多了,會讓寶寶出現不自覺的焦慮和攻擊姿态!
因此,這種飲料,就不該出現在寶寶的視線範圍。
除此之外,科大大覺得這幾種飲料也該被列入“黑名單”: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娃實在想喝飲料,可以給娃調制一杯檸檬水或百香果水,不但健康,還好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