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天眼”對全球開放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中國天眼”開了,無疑是上周最令國人振奮的科技消息。這台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世界最大、靈敏度最高,能夠接收到100多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号——它向全世界天文學家開放。天眼乃中國科學之重器、科技之驕傲。
而中國要成為科技強國,除了天眼,還需要什麼?
同樣在上周,美國塔夫茨大學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青蛙的皮膚細胞制成的微型活體機器人可以感知環境,被稱為“活體機器人”。機器人擁有了生物體的皮膚,擁有了細胞,未來,它們是生物還是機器?
3月31日,《自然》雜志發布另一則科研信息:研究人員首次演示了反氫原子的激光冷卻,将樣品冷卻到了接近絕對零度。該成就産生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冷的反物質,并使一種全新的實驗成為可能,有助于科學家在未來更多地了解反物質。
另一項最新發現亦與天文關聯。歐洲天文台的科學家認定,2019年8月被發現的博裡索夫彗星與太陽系的任何彗星都不一樣,這可能是宇宙間最古老的天體。
每當最基礎的科學發布時,多數人皆想:與我何幹?能帶來看得見、摸得着的技術進步嗎?其實,面對科學,我們大可不必如此功利。正如數百年前,牛頓見蘋果落地,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并不會直接帶來飛機、高鐵;而後世人類的一切科技進步,皆源于此。這便是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如果基礎研究始終是我們的短闆,這個補不上,眼前看到的,也許隻是浮雲。
令人欣喜的是,上周,還有兩則消息傳來:一則,中日合作西藏ASγ實驗觀測到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彌散伽馬射線輻射,這是國際上首次發現拍電子伏特宇宙線加速器在銀河系中存在的證據。該結果被美國物理學會(APS)評論為研究高能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的裡程碑。另一則,複旦大學團隊在基因轉錄調控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中取得世界級頂尖成果。
基礎研究,也許多數人看不懂,卻是走向科技強國所必需的。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