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①恨别:悲恨離别。②渾:簡直。③欲:将要,就要。
【譯文】家國殘破,山河依舊。春天已降臨,長安城裡草木叢生,一片凄涼。傷感時,看到花上的水珠,覺得花好像在流淚;悲恨離别時,聽到鳥的鳴叫,覺得鳥在心驚。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裡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麼寶貴。由于憂傷煩惱,頭上的白發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戴不了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愚見】這首詩是詩人寫于安史之亂後。通過對詩人在陷落後的長安城中的所見所感的描寫,抒發了詩人感時恨别、憂國思家的感情,充滿了愛國熱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起句從總的方面、大的方面寫長安城。長安被叛軍攻陷後,遭到了驚人的破壞。叛軍燒殺擄掠,昔日繁華的都城,被糟蹋得滿目瘡痍,不成樣子了。春天裡的長安城,雜草叢生,一片凄涼。這兩句分别從建築物的破壞和草木無序生長來渲染凄涼,類似于李華的“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複向西。”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這兩句有不同的解釋,我猜想可是:“傷感時,看到花上的水珠,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悲恨離别時,聽到鳥的鳴叫,覺得鳥也在心驚。”花鳥的表現其實都是人的心境的反映。“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那時的杜甫眼中的花一定是嬌豔欲滴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那時孟浩然眼中的鳥鳴一定是悅耳動聽的。而此時杜甫的心境是傷感、憂傷、恨别的,所以看到花鳥自然也就沒有了興奮和愉悅。這兩句看似寫花鳥,實則寫人的内心,以外物表現來襯托出人物的心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從正月到三月的這三個月中,戰事不斷。詩人的家眷正在鄜州,由于戰事緊張,音訊隔絕,這更增加了詩人的擔憂,使詩人更渴望得到家人的消息。在那種兵荒馬亂的歲月,一封普通的家信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我想,家書意味着親情。在戰争年代,在生命随時受到威脅的時候,親情格外顯得珍貴。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人在這裡既不寫景,又不抒情,卻着意刻畫了一個滿頭白發的人,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的形象。搔首,是人煩急不安時的一種不自覺的動作,這種動作,正是詩人憂國思家的一種外在的形體表現,它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感情。
【說明】圖片及部分文字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隻是普通的詩詞愛好者,請寬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