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習互聯網金融你學到了什麼

學習互聯網金融你學到了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8:28:56

學習互聯網金融你學到了什麼(如玫瑰綻放在互聯網金融高地上)1

學習互聯網金融你學到了什麼(如玫瑰綻放在互聯網金融高地上)2

學習互聯網金融你學到了什麼(如玫瑰綻放在互聯網金融高地上)3

編者按:在澎湃洶湧的互聯網金融大潮中,她們,是弄潮兒,是靓麗的風景線;她們,不僅有着美麗的容貌,更具有專注和專業的優勢;她們,如玫瑰綻放在互聯金融領域。

明天,她們将迎來自己的節日。本期特别采訪了網貸行業的三位CEO,以此向奮鬥在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的女性緻敬。

安丹方:繪出金信網的“金制”未來

■本報記者 于德良

金信網去年末今年初策劃的三次“逆襲行動”,讓一位美麗而智慧的女性——安丹方闖進了互聯網金融圈,也讓上線僅一年的網貸平台——金信網名聲大噪。

2014年12月23日,金信網低調宣布,上線10個月實現盈利。

2014年12月25日,聖誕節前後,金信網在美國納斯達克大屏上打出了巨幅廣告,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2015年2月4日,金信網推出了“金制生活”,“玩”出了P2P理财新花樣。

那麼,何許人是“逆襲行動”背後的推手?走過了怎樣的心路曆程?未來在殘酷的競争中又将如何布局?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如約見到了金信網創始人兼COO安丹方,一探究竟。

從“金領”到單挑創立金信網

畢業于悉尼大學并獲得商業碩士學位的安丹方,2008年加入《财經》任人力資源總監,此後任财新傳媒人力資源執行總監。可以說,她拿着不錯的薪酬、有着令人豔羨的職位,堪稱“金領一族”。

然而,注定不安分的她,對外界總是好奇,内心常常躁動不安。她直言:“我就想趁年輕,闖闖外面的世界,讓自己的人生經曆更豐富。一個偶然的機會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

2012年因一位朋友買房借錢,安丹方第一次接觸到了P2P,媒體人的敏感讓她立刻察覺到P2P背後巨大的市場潛力。2013年,機緣巧合下,她加盟了全國領先的線下财富管理機構——信和财富,從人力資源總監做到了總裁辦總監,全面了解了線下P2P的運營。

2013年11月,拿着信和支持的創業基金,安丹方毅然選擇走上了創業之路。“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真有點任性。實際上我是一個特别簡單的人,包括離開财新傳媒,從未瞻前顧後。”安丹方希望金信網是全新的、有個性的企業,“沒有過去公司的痕迹”,“有互聯網思維的基因”。

創業是艱難的。安丹方回憶,決定創辦金信網後就開始風風火火地忙起來。2013年12月金信網創立初,招人,公司注冊,跑工商局、稅務局等等繁雜事務全是她一個人幹,租用的中鋼大廈正在裝修,隻好在附近的咖啡館辦公。“招聘時連我都很詫異,心想,這樣的環境竟然還真有人敢來應聘。”安丹方不禁莞爾一笑。後來公司有六七個人時,才搬到中鋼大廈辦公。

2014年2月,金信網正式上線。2014年12月23日,金信網上線10個月累計交易量突破10億元大關,同時實現盈利。網貸行業受競争激烈和高昂推廣費的拖累,真正實現盈利的鳳毛麟角。因此,金信網創造的奇迹引起了業内極大關注。

“我存在,故我不按常理出牌”

“我思故我在。”哲學家笛卡爾如是說。然而,對安丹方來說卻是“我存在,故我不按常理出牌”。

去年聖誕節期間,金信網廣告登上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巨大顯示屏,首次展現出中國P2P網貸平台的身影。一時間猜測四起,金信網要在納斯達克上市?燒錢百萬打廣告?

安丹方向記者透露了當時的心境——金信網作為後來者,還沒有實力與老牌對手正面交量,隻有另辟蹊徑。“我采取的是高舉高打的策略,以我多年的管理經驗及判斷,我們可以做到彎道超車,差異化競争,以此宣示‘我是存在的’。”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收到了出奇的效果,“其實,哪有市場猜測的百萬元,我們花的錢真的很少,少到你都難以置信,隻不過是通過熟人牽線才辦到的。”這确實是一場漂亮的公關戰、品牌戰!

安丹方坦言,她不會打高爾夫、騎馬,不去高檔會所,沒有“骨灰級”的愛好,隻喜歡看書、思考。偌大的互聯網金融圈,她沒幾個熟人,一般開完會就走。她說:“我的愛好就是工作。平常做個宅女挺好,把心态放平和,不計較名利,這樣做事反而容易成功。”

在與記者交談中,安丹方多次強調,金融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因為金信網才發展了一年,所以我們唯一的考核點就是風險控制。我們現在不與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合作,是因為不了解其控制風險的能力。”

打造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

今年2月4日,金信網推出了“金制生活”互聯網理财計劃。三八節來臨,金信網又推出了“安BOSS的朋友們”,這是把朋友做的事業推到用戶面前,可以讓用戶通過金融的方式傳遞有質感的生活。

危機感、責任感一直讓安丹方“懸心”。她說:“我常常想,企業需要我做什麼?不是誇誇其談,不是争名奪利,而是腳踏實地做好企業。我們要将金信打造成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做成百年老店。今年,我們全部員工将實行‘填鴨式’的、有計劃的培訓,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每個人都能單挑一攤。對此,我們不怕花錢。”

實際上,安丹方既是公司的創始人,又是CEO、COO,她說:“随着公司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要更多兼具金融背景和互聯網視野的人才。我常常跟員工開玩笑,如果有超過我能力的人替代我,我會很高興讓賢。這就像養自己的孩子,當你沒有能力繼續讓他成長,找一個好的老師培養他,讓他成才,何樂不為?畢竟孩子還是你的呀!”

對已經走上正軌的金信網,安丹方操心的是金信網的未來,她與夥伴們已經制定了金信網未來的發展規劃,就像他們推出的“金制生活”創新産品,同樣也為金信網定制了“金制”的未來。

餘景舒:事業做到極緻才能成功

■本報見習記者 劉 琪

3月4日下午16點,速幫貸位于複星國際中心的辦公室沉浸在一片忙碌中。當記者抵達時,身為CEO的餘景舒還在開會,這個會議從早上10點便開始了。長時間的會議往往容易使人疲倦、面容憔悴,但是當她出現在記者面前時卻令人感到有些意外——臉上絲毫不見疲憊,反而精神滿滿。精緻的妝容,過耳的短發,白襯衫、黑色窄西裝褲,顯得幹練又時尚。

在聊天的過程中,記者發現餘景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她幾乎全年無休,把出差就看作是旅行。她自己也笑着承認說,“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愛好”。但就是在這樣一個把所有時間奉獻給工作的女性的帶領下,速幫貸在上線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平台交易量突破了14億元,公司的規模也從當初20幾人擴大到了1600人。

“不能說沒有成就感,但是我知道未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要實現的東西還很多。每一天我都在鞭策自己,不斷尋找着我們跟行業以及社會的差距,我希望有這種力量可以推動我們前進,做得更好”,餘景舒說。

劍橋畢業後回歸國内金融圈

2004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和金融專業的餘景舒啟程前往英國,進入世界著名學府劍橋大學學習管理學。這段學習經曆令她有許多感觸,“在那裡,我感受到了許多傳統教育裡面沒有體會到的東西。我覺得教育方式的不一樣對人的改變非常大,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帶來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從劍橋大學碩士畢業後,餘景舒留在英國加入了當地的一家汽車制造公司。當時,國内一家企業正在收購兼并這家公司,她在2006年進入公司後就開始進行海外收購兼并的相關工作。而這也是餘景舒正式踏入金融行業的起點。

但是就在工作兩年之後,餘景舒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留在英國,轉戰國内金融圈。這個決定在當時令很多人感到不解,但是她卻有着自己的想法,“從市場角度上來說,英國還是一個傳統的國家,各方面的發展其實遠遠比不上今天國内市場的發展,包括它的人口基數、創新性等等。從我的角度來講,英國可能會出現後勁不足的情況,所以我那時候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英國”。

離開英國的餘景舒将她的下一站選在了香港。“當時我覺得香港是整個中國地區金融行業發展最完善、體制最成熟的一個地區。所以我覺得如果想要擁有非常好的金融基因的話,還是應該從香港開始”。

由于工作能力出色,不到兩年時間餘景舒就被香港的一家家族基金挖角成為該基金的聯席董事。對于這份工作,餘景舒解釋說,“主要就是對外投資,看投資項目是否能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每年經我手需要去看的項目大概有200個-300個,實地去考察的大概有100個左右”。

發現市場需求創建P2P平台

“在看項目的同時,你會發現所有公司的核心都是資金這部分。之前我們做家族基金的時候為大型企業、優質企業提供資金,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發現在中國不隻是這些企業,還有很多小企業甚至個人都是非常優質的借款方,但是它們無法從其他渠道得到資金支持。”在談到為何會建立速幫貸時,餘景舒說道。在她看來,這之中存在一定的市場契機。

回憶起最初創業時的點點滴滴,以及公司走到今天所邁出的每一步,在餘景舒看來都是相當困難的。“不論對我還是其他任何一個互聯網金融創業者來說,創業工作在任何時期都是非常困難的”。

在2013年4月,速幫貸平台正式上線。如今兩年時間過去,平台成交額已經超過14億元,團隊也從最初的20幾人擴大到1600人。而速幫貸的發展幾乎也見證了國内互聯網金融從剛見雛形到蓬勃壯大的曆程。“我覺得國家是非常支持這個行業的,之所以有那麼多企業願意進入這個行業,一定是看到它的良好前景。但是目前行業裡已經有1000多家公司,一定會出現良莠不齊的狀态”。她認為,如何把傳統金融行業的金融基因移植到互聯網上對行業發展是最為重要的。“我希望未來這個行業是一個嚴肅的行業,它的形式可以輕松、活潑、多樣化,但是根基一定要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金融行業。”

當記者問到在工作之餘有什麼愛好時,餘景舒笑着說,“我不覺得我在工作之外還有大量的時間。或者說,如果你說愛好的話,我覺得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愛好,365天全年不休”。對于這種“工作狂”的精神她也有着自己的解讀,“我覺得隻有全情投入一件事情,把這件事情做到極緻才有可能成功”。

但是高強度連軸轉的工作強度即便是一個男性可能都吃不消,更何況一個嬌弱的女性。“當然也會有覺得累,或者痛苦、困難的時候,但我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就像我說的,工作是我人生最大的樂趣,我覺得它給我帶來的快樂遠遠大于它帶給我的痛苦。我跟公司的女性管理者溝通後達成一個共識——每個人都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同時覺得工作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在創業者看來,公司都好像是自己的孩子。對于速幫貸的成長,餘景舒有着成就感,但是同時她認為未來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實現,“每一天都在鞭策自己,尋找與行業和社會的差距,希望這種力量可以推着我們前進。”

“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餘景舒說道,“而當下最大的理想就是所有的普羅大衆都可以享受到嚴謹、優質的金融服務。”

張巍薇:挑戰才是我要的生活

■本報記者 李 冰

在P2P跑路與詐騙齊飛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裡,仍然有很多人為行業的發展努力着,在這其中也奮鬥着一群為行業發展積極探索的女精英們,她們為這個冷硬的金融行業帶來一抹柔情。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中瑞财富CEO張巍薇女士。

“大女人”、“女強人”、“女漢子”這些詞語越來越多地被用到新時代奮鬥在各個工作崗位的女CEO的身上,因為她們既獨立堅強、工作幹練果斷,又細心認真、富有耐心,而這些在張巍薇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張巍薇說她是天蠍座,但沒有天蠍座的記仇,而是把果敢的天性發揮到極緻。

不過,記者更感興趣的是,在張巍薇的職業生涯中,不乏有穩定的工作和不菲的薪酬待遇,但她卻義無反顧地去“啃”P2P這塊骨頭。對于這個問題,從張巍薇的成長履曆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挑戰才是生活

翻看張巍薇的履曆,越發覺得這是個不服輸的“大女人”。北京師範大學金融學碩士,曾就職于本土最大咨詢公司和君咨詢任高級咨詢師,還是移動互聯公司和君軟件創始人之一,曾任中瑞控股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然而,張巍薇大學時期的專業卻是俄語,一直與文科打交道的她,在考研時做了個驚人舉動——自學數學,隻為拿下金融研究生。

“我其實是一個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豐富自己的人,工作生涯也不是一個非常循規蹈矩的職業過程。我特别不習慣朝九晚五、一年365天都做一種工作的生活,不接受挑戰是我沒有辦法習慣的。所以對于創業,其實我沒有猶豫,因為我覺得這種生活可能才是我想要的。”

張巍薇一手組建的中瑞财富是一家大宗商品供應鍊金融的P2B互聯網投融資服務平台,于2014年5月12日正式上線。而這個僅組建不到一年的公司目前成交額已突破6億元,2015年張巍薇給公司定的目标是50億元。

“2013年創業之初時,其實就我一個人,之後跟集團(中瑞控股)提出這個想法。集團當時其實對互聯網金融沒什麼概念,但是非常開明,非常願意去嘗試一些新事物。”

讓記者意外的是,當時創業之初的過程異常順利,并沒有受到大股東的任何阻撓,但在創業團隊的組建上,張巍薇卻犯了難。

“吵出來”的團隊情誼

談到當初團隊建立,張巍薇陷入回憶。“我們是2013年底開始組建團隊,敲定了技術總監。但他當時有許多選擇,包括其他創業機會。那時我跟他溝通了差不多一個多月才把他說服。而産品負責人也是從2014年1月份就開始溝通,一直到4月份才最終敲定。”

現在很多行業内都是圈子文化,組建團隊自然也不例外,張巍薇亦是如此,“現在很多創業團隊招合夥人或者組建團隊的時候也都是這種方式,這種信任和相互磨合其實非常重要。而我們很幸運,因為一個團隊缺了任何一條腿都很難運轉起來。”

然而,各個領域的精英彙聚在一塊,理念的不同,想法的不同,人事的磨合必然不會順利。

“争吵沒問題,争吵是我們的文化,什麼事都可以拿到桌面上來,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異議,大家可以吵得面紅耳赤,但是不影響我們整個團隊的團結,大家隻是對事不對人,隻有這樣大家才能把真實的想法、發現的問題提出來,更好地解決問題。如果沒有争吵的話,很多問題根本發現不了,或者說即使發現了也認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也不能夠及時地解決。如果問題沒有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之前絕對不會草草了事,一定是要管理團隊意見統一才會結束,不然就繼續讨論。”張巍薇從不避談團隊創立之初的一些狀态,直爽“接地氣”的個性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這種矛盾并不是中瑞财富才會有,這種矛盾普遍存在于互聯網金融領域,那就是金融人與互聯網的矛盾。

“金融的特點是相對保守,比較穩健、規矩,創新的東西比較少。但互聯網不一樣,互聯網要求的是開放、速度和創新,所以這中間一定會有矛盾。”張巍薇舉例說道,“一開始讨論我們名片應該設計成什麼樣子的時候,我們出了好多方案,要與衆不同,不能是規規矩矩的,但是金融部的人就覺得這種名片印出來不嚴肅。所以,公司金融人的名片與互聯網人的名片是不一樣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