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02:21:36
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

食用菌産業是浙江省龍泉市農村經濟發展的傳統産業、特色産業和支柱産業。多年來,食用菌産業在取得高速發展,有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也遇到了土地緊張、農藥殘留等瓶頸問題,制約了産業的進一步發展。探索和發展新的生産模式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模式因具有保溫效果好、對空間的利用率高、管理效率高、抗災能力強和省水、省地、省工等特點,在北方早已大面積推廣。2013年,龍泉市從黑龍江省東甯縣引進該項技術,經過兩年的試驗示範,對部分不适宜南方栽培的技術環節進行了改進,現将改進後的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總結報道如下。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1

1 立體式栽培的優點

1.1 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轉變

與傳統菌棒田間露天栽培方式相比,立體式栽培技術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産量,而且降低了日常管理工作量,節省了用工,提高了工作效率。立體式菌棒擺放數量從每畝8 000袋提高到18 000袋,節省用水量高達70%左右。

1.2 隔離污染源,産品質量有保障

将菌棒懸挂起來實現了菌棒離地,免受地面病蟲為害及土壤重金屬的污染,不需使用除草劑對農田進行除草,有效解決了農殘問題,可以真正生産有機産品。産品售價與地栽黑木耳相比,提高30%以上。但單位面積産量略低于傳統露地栽培。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2

2 立體式栽培的技術要點

2.1 品種選擇

選用龍泉市主栽品種黑木耳 916。該品種為中晚熟品種,耳片厚、邊圓,有筋;發菌溫度5~33 ℃,最适為26~28 ℃,出耳溫度6~30 ℃,最适為 18~22 ℃,抗災能力強、産量高,幹制後耳背呈灰色絨毛狀,為目前龍泉市露天栽培的主要黑木耳品種。

2.2 場地選擇及棚架搭建

應選擇地面平整,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水源潔淨,周圍無污染源、無洪水災情的地塊搭建出耳棚。

立體式大棚采用鋼架結構,棚寬8米,邊高2.5米,每隔2米放一根立柱,中間立柱高3.5米,長度依據栽培場地而定。大棚兩頭開門,門寬 2米,以便于通風和降低棚内濕度;南北走向,菌袋受光較好。棚内留4條人行通道,寬50厘米。大棚造價每平方米85元左右。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3

2.3 配料、裝袋、滅菌、接種、發菌

立體式栽培菌袋生産的配料、裝袋、滅菌、接種、發菌等工藝流程與露天栽培模式雷同。

2.4 栽培季節安排

菌袋接種時間為8月2日~13日,菌絲滿袋時間為9月29日至10月1日,刺孔時間為9月31日至10月2日,原基初現期為10月17日。第一潮耳采收時間為11月18日前後,次年2月底結束采收,共采收4潮耳。

2.5 刺孔

每個菌袋用開口機刺孔200個左右,孔成直線狀,孔徑3~4毫米,孔深6~8毫米。在遮陽條件下刺孔後 5~7天菌絲便可封閉孔眼,形成耳線,可進入立體式作業。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4

2.6 挂袋

由于采用尼龍繩進行挂袋操作不便且繩子易老化,我們采用兩頭帶鈎的鐵絲挂袋。下端鐵鈎插入菌袋上方,每組鐵絲垂直吊4袋,袋與袋之間距離為20厘米左右,菌袋離地面約30厘米,以利于通風,防止産生畸形耳,提高産量。

2.7 催芽管理

在挂袋後到原基形成階段,關鍵是要創造既通風又保濕的環境。棚頂蓋好薄膜,薄膜四周下垂,于距離地面1米處掀起,保持通風。挂袋後2~3天内,在地面畦溝中灌水,畦面上澆水,以增加棚内空氣濕度,使棚内空氣相對濕度始終保持在75%左右;經2~3天菌絲恢複生長後開始向菌袋上噴水,并于每天傍晚用旋轉式微噴頭噴霧1次,每次5~10分鐘,使濕度達到85%左右;全天通風,持續7~10天,便會出現黑木耳原基。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5

2.8 出耳管理

原基形成至耳片采收階段的技術要點:控溫、增濕、通風。這一階段每天早晚各噴霧1次,每次5~15分鐘,使濕度維持在90%以上;全天通風,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出現畸形耳,影響黑木耳的産量和品質;棚内溫度高于25 ℃時,在棚頂澆水降溫,避免菌袋感染綠黴菌。

2.9 采收

于耳片長到 3~5厘米,耳邊下垂時采收,堅持采大留小的原則。第一潮木耳采收時間始于11月18日,止于11月27日。采收結束後停止噴霧7天左右。12月開始,氣溫逐漸下降,由原來的早晚噴霧改為中午噴霧,全天通風改為白天通風,噴霧8天左右開始采收第二潮耳,共可采收4潮耳。

黑木耳916品種立體式栽培平均每袋可産幹木耳 55克。據統計,在同一實驗基地,按照傳統露地栽培方式栽培同一品種黑木耳,其平均每袋産幹木耳為 60克,略高于立體式栽培。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6

2.10 晾曬

采收的木耳,及時攤放在鐵紗網上晾曬,厚度為3厘米左右,經常用鐵钯上下翻動耳片,直到曬透、曬幹為止,天氣晴朗一般 2~3天可全部曬幹。曬幹後的木耳可即行銷售,也可裝入全封閉的塑料袋内,紮緊袋口,放置通風良好處儲存。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7

3 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效益分析

根據對立體式栽培與傳統露地栽培的産量及價格比較,立體式栽培平均每袋産值為 4.95元,比傳統露地栽培高1.35元,而每畝菌棒數則是傳統露地栽培的1.8倍;立體式栽培黑木耳産品達到有機産品标準,質量有保障,售價高,其畝産值為傳統露地栽培的2.5倍,效益十分顯著。

立體式栽培每畝産值為89 100元,傳統露地栽培每畝産值為28 800元。立體鋼架大棚成本為每平方米85元,可使用6年,折合每年每平方米 14.2元;立體式栽培人工費平均每支菌棒0.3元,折合每平方米8.1元,兩項合計每平方米的成本為22.3元,每畝的成本為14 874元。另外,菌棒每袋成本為1.5元,每畝成本為27 000元。合計立體式栽培每畝總成本為 41 874元,畝産效益為47 226元。傳統露地栽培每畝成本為12 000元,每畝效益為 16 800元。因此,立體式栽培黑木耳畝産效益是傳統露地栽培的2.8倍。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8

4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1 棚内溫濕度不能精确控制

對溫濕度的有效控制,是立體式栽培黑木耳的關鍵技術,我們缺乏自動化調控設施,生産中主要通過噴霧、噴水、通風等措施對棚内溫、濕度進行調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靠的是管理經驗,難以做到精準無誤。對策是加大對溫濕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研究,力争早日實現智能化精确控制溫濕度。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9

4.2 技術含量高,不易掌握

立體式栽培黑木耳擺放密度大,技術要求較高,特别是棚内溫濕度不易控制,通風難度大;因此栽培者在尚未完全掌握技術之前,不要盲目推廣應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政府部門則應加大此項技術的培訓力度,盡快提高這項技術的普及率。

仿野生木耳種植技術(龍泉市黑木耳立體式栽培技術)10

結語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