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生一隻近視一隻正常怎麼辦

小學生一隻近視一隻正常怎麼辦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01:33:03

小學生一隻近視一隻正常怎麼辦?新華社昆明9月7日電(記者嶽冉冉)若不是親眼所見,記者不太相信有“零近視”小學,特别是全校536名學生視力全部5.0或以上探訪這所學校,要從9月1日說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學生一隻近視一隻正常怎麼辦?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小學生一隻近視一隻正常怎麼辦(每天戶外三小時運動)1

小學生一隻近視一隻正常怎麼辦

新華社昆明9月7日電(記者嶽冉冉)若不是親眼所見,記者不太相信有“零近視”小學,特别是全校536名學生視力全部5.0或以上。探訪這所學校,要從9月1日說起。

那天清晨,記者和同事來到雲南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灣塘鄉,剛踏進灣塘小學,就看到老師和同學正在掃操場。一夜大雨,校園鋪滿了掉落的榕樹葉,山間的霧氣還沒散,太陽灑出的光柔和溫潤。

綠意盎然的灣塘小學。新華社記者 嶽冉冉 攝

上午8點,開學升旗儀式開始。迎着朝陽,536名同學目送國旗徐徐升起。從攝影記者無人機拍攝的畫面看,确實沒有一個孩子戴眼鏡,倒是他們眼中透出的晨光,一閃一閃。

校長孫付标這樣自嘲:“我們學校一直以不戴眼鏡為榮,作為‘眼鏡校長’,我很羞愧。”同樣戴眼鏡的語文老師毛合明說:“我們這批‘80後’‘90後’‘眼鏡老師’,吃夠了近視的苦。現在反思,都是由小時候看電視、打遊戲、用電筒看小說等不良習慣導緻的。”

升旗儀式結束,很快到了上課時間,受毛合明邀請,記者參加了五(1)班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讓心靈之窗更明亮。

五(1)班開學第一課。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毛合明現身說法,講述了自己近視後的諸多不便:醒來後的第一件事是找眼鏡;離開了眼鏡,世界像打了馬賽克;最重要的是,因為近視,自己當兵的夢想破滅。“我是五年級近視的,所以不想讓孩子們重蹈覆轍。好視力能讓他們離夢想更近。”

在與幾位老師的聊天中,記者感受到,呵護好孩子的眼睛,早已成為這所學校老師的共識,特别是6位“眼鏡教師”,這一願望更加迫切。

灣塘小學的下課鈴獨具“魔力”,隻要一響,操場會被瞬間點燃:女生盤起腿跳“編花籃”;男生組隊打三人籃球;乒乓球台前,孩子們排着長龍打擂……哪怕隻動10分鐘,大家都是挂着汗珠回到教室。“學校不允許老師拖堂,下課時間屬于孩子。”教務主任唐飛位說。

孩子們正在進行大課間活動。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上午兩節課後,是20分鐘的大課間,大隊輔導員楊清義會準時站到國旗台上領操,即便日頭再大,他都親力親為。

從上午第三節課到下午4點半,學校的體育課全滿,加上體育興趣班,體育老師成為全校最忙的人。當記者問48歲的體育老師褚志華,有沒有其他科老師來要體育課時,他很詫異:“我們學校最受歡迎的就是體育課和體育興趣班,人手不夠時,其他科的老師還要來支援。”

灣塘小學的孩子們最愛體育運動。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灣塘小學,沒有主科、副科之别,更沒有占用體育課的現象,反倒是其他科的老師都去幫體育老師——教務主任唐飛位能教乒乓球,數學老師張福能帶校籃球隊,音樂專業畢業的輔導員楊清義能編健美操。

雖然條件簡陋,但體育老師總會變着法讓孩子們愛上體育課。下午2點半,驕陽似火,褚志華帶着大家在榕樹下練投擲。他把五條大毛巾打結,做成“實心球”,讓大家分别用卧姿、跪姿、站姿投,整堂課笑聲不斷。“孩子們每天戶外活動時間超過三小時。”褚志華說。

下午4點,灣塘鄉衛生院的醫生和護士來學校抽檢視力,記者在旁全程觀看。

孩子們的視力都在5.0或以上。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檢測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最終結果,随機選取的六個年級25名同學雙眼視力都在5.0或以上,其中三個孩子能輕松指認完視力表最後一排,這可是5.3(2.0)的視力!至少在城市孩子中,不多見。

衛生院副院長楊玉強覺得不稀奇,他管全鄉兒童視力保健已有五年,灣塘小學一直“零近視”,20%的孩子視力都有5.3。他回憶了一段小插曲,有一年,一個孩子患了眼疾,視力有所下降,被家長帶到縣裡治療,一個月後治好,楊玉強主動找到孩子複查,娃娃視力又恢複到5.0以上。

孩子們練習投擲。新華社記者 嶽冉冉 攝

“能保持‘零近視’,很不容易!我一直跟孫校長溝通,叮囑他提醒家長,要監督孩子多做戶外運動,少碰電子産品。從這次視力抽查看,效果還行。”

家長胡吉瓊的話也印證了楊玉強的判斷:“這個暑假,我計着時給女兒看電視,每天就半小時,其他時間,她都跟小夥伴在外面玩。”

灣塘小學位于半山,是一所寄宿制小學,校門和男生宿舍建在山腳,孩子們每天要爬181級台階,來回至少五趟。沿階而上,兩旁是三角梅、檸檬樹、龍眼樹、樹菠蘿;操場上,七八棵大榕樹遮天蔽日,涼意沁人心脾。“都說多看綠植能緩解視疲勞,正是老校長帶我們栽種,才有了這個綠色的校園。”孫付标說。

大榕樹成了孩子們的港灣。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過去,記者曾采訪過眼科醫生、研究視神經的專家,他們的話大抵相同——現在的孩子大多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以軸性近視為主,白天應多在戶外活動,紫外線可促進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的分泌可抑制眼軸增長,能有效防控近視。灣塘小學的做法,正驗證了這一科學結論。

好視力也需營養支撐,灣塘小學的孩子們吃得不錯。當天中午,孩子們吃了雞塊、牛肉、青椒肉片、荞絲和米飯,湯是胡蘿蔔白菜湯。

營養均衡的午餐。新華社記者 嶽冉冉 攝

“嚴禁學生把手機帶進校園”是灣塘小學一條鐵律,校園裡安了六部公用電話給孩子們免費打。晚8點半,孩子們回到宿舍洗漱。晚9點,全校熄燈。很快,記者就聽到了孩子們均勻的呼吸聲。

“每天3小時戶外運動、10個半小時睡眠,綠植環繞,沒有手機,營養均衡……也許正是這些因素,造就了娃娃們的好視力。如果非要選出一條獨門秘訣,可能還是3小時戶外運動。”孫付标說。

孩子們的燦爛微笑。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當人們都在說“開學季就是近視季”時,擁有“零近視”成績單的灣塘小學,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來源: 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