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馬鈴薯高産和高品質的具體措施

馬鈴薯高産和高品質的具體措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7 19:20:11

馬鈴薯高産和高品質的具體措施?在炎炎熱日下,拿着鋤頭的老農走在田間,仿佛聽見馬鈴薯的對話在土壤中的馬鈴薯甲,對在外曬太陽的馬鈴薯乙,說:嗨,兄弟,你啥時候換了一身綠衣裳了馬鈴薯乙說,我也不想啊,一不留神就長到土壤外面了,想必我會被丢棄了吧,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馬鈴薯高産和高品質的具體措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馬鈴薯高産和高品質的具體措施(掌握馬鈴薯栽培管理技巧)1

馬鈴薯高産和高品質的具體措施

當你在市場上買馬鈴薯,你會去挑青皮的嗎?想必答案是:“不會”。那麼如果你是栽培的農戶,你平是怎麼處理這些青皮果呢?是随手扔了,還是留下來?

在炎炎熱日下,拿着鋤頭的老農走在田間,仿佛聽見馬鈴薯的對話。在土壤中的馬鈴薯甲,對在外曬太陽的馬鈴薯乙,說:嗨,兄弟,你啥時候換了一身綠衣裳了。馬鈴薯乙說,我也不想啊,一不留神就長到土壤外面了,想必我會被丢棄了吧。

這時老農走了過來,将鋤頭伸進了土壤中,把深埋在裡面的馬鈴薯連根挖出,看到又大又黃的果,别提多高興了。此時,也看見了旁邊“黯然失神”的青皮果,并沒有随手扔掉,而是一同裝進桶裡,嘴裡念叨着,這青皮要留着,等秋季播種正合适。

說到馬鈴薯,我更習慣叫它們“土豆”,可以炒着吃、蒸着吃、炸成條、做澱粉等,可謂吃法是多種多樣。馬鈴薯青皮,是一種很常見的事情,特别是在管理粗放的田地裡,就經常看到馬鈴薯“變色”的場面,有時候甚至是采收貯藏時,也會發生“變色”的情況。

馬鈴薯“變色”還能吃嗎?為什麼會變青色呢?

關于馬鈴薯的“變色”,輕則發生在果皮,重則果肉也會是青色的,這樣的馬鈴薯是不建議食用的。青皮的馬鈴薯吃起來有些苦味,會影響食物本身的口感,而這種苦味含有一種叫“龍葵素”的毒素,要是吃了不利身體健康。

在栽培馬鈴薯過程中發現,有土壤覆蓋的地方,不會發生變色,而露在土壤外面的,就會出現或多或少的青色。其實啊,這個青色一來要怪馬鈴薯本身,誰叫它沒事在土壤外“瞎溜達”,二來要怪太陽過于熱情,三來要怪管理者不用心。長在土壤外面的馬鈴薯,莖塊受到太陽的暴曬後,就會被像葉子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就有了我們看到的青皮。

馬鈴薯青皮

在栽培時,怎麼減少馬鈴薯出現青皮呢?

想要青皮少,就要記得:不要讓太陽曬到表皮。也就是要減少生長期的薯塊,直接暴lu在太陽光下,以免露土部分有了光合作用,就出現了有點到面的青皮現象。

馬鈴薯青皮,就是因為被太陽曬多了,要減少青皮的出現,就要老老實實待在土壤中。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會不由自主的跑到外面,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就會出現“變色”。那麼,想要減少青皮的出現,播種時要做好土壤深淺的把握,以6~8cm較為合适,馬鈴薯在後期生長中,有些莖塊會破土而出,為了防止出現青皮,在生長中後期要查看情況,發現有露在外的小薯塊,要及時培土覆蓋。

加強馬鈴薯的栽培管理,提高馬鈴薯的産量和品質

(一)馬鈴薯對生長環境的需求

栽培馬鈴薯,要選擇在土壤肥沃、排水性好、夠疏松的土壤中,可以選擇壤土或者沙壤土。在馬鈴薯的生長發育中,水分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澆水不宜過多,更不能讓土壤積水。馬鈴薯喜舒适溫和的環境,有不耐寒、不耐旱、不耐高溫的特點,為了馬鈴薯的産量和品質,生長适宜溫度在8~25℃之間,過低的溫度和過高的溫度,都對馬鈴薯的生長有不利影響。同時,要滿足馬鈴薯對光照的要求,這樣才可促進地上莖葉生長,以及地下莖塊的膨大。

(二)馬鈴薯的繁殖方式和技巧

馬鈴薯是通過莖塊,來完成繁殖的任務,小莖塊可整塊放入土壤中,而大的莖塊可切塊種植,這樣就能提高利用率。對于文中提高的青皮果,完全可以拿來繁殖,可不要随手丢棄了。在土壤表層的青皮果,很多個頭都不會很大,非常适合整顆播種,要懂得“變廢為寶”。采收後的馬鈴薯,如果貯藏不當,尤其是放在光照充足處,也會慢慢出現青皮,所以想要長時間貯藏,要放在通風、避光的環境下。

采收後準備做種的馬鈴薯,不可清洗要晾幹表層土壤,可放在散光處曬1天,也可以自然風幹表面的土,然後受到陰涼處貯藏,直等到下次播種時拿出。在播種之前,需觀察芽的生長情況,已經發芽的可不催芽,沒有發芽的可适當催芽,将馬鈴薯埋入濕的細沙中,差不多7~10天就會發芽。對于整塊播種的馬鈴薯,可以不消毒也可以消毒,但對于切塊的種薯,要做好切塊場所、切塊工具(可用75%醫用酒精),以及切塊種薯的消毒殺菌(可以用多菌靈或者高猛酸鉀),整塊的種薯可以撒一些草木灰。等到薯塊的芽長到1cm左右時,就可以栽培到土壤中。

(三)馬鈴薯的栽培管理方法

溫度方面:栽培馬鈴薯的時間,并沒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一般為春播和秋播。在低溫環境下,種薯的發芽速度變慢,甚至會停止發芽,種薯的質量就會變差,而在高溫環境下,馬鈴薯的生長和發育,在悶熱的環境下,同樣會受到抑制,這對産量和品質都會起到反作用。馬鈴薯最适宜的生長溫度為16~22℃,北方播種時間建議在:4~5月份,南方播種時間建議在:10~11月份和2~4月份,因不同地方在溫度上的差異,使得栽培時間也不盡相同,但隻要溫度合适時,想要栽培都可行。此外,在栽培時要保持适當的株距、行距,以便植株之間通透性好、透光性強,達到所需的光照要求。

水分方面:馬鈴薯有喜水不耐澇的特點,濕潤的土壤可促進生長,幹燥的土壤環境會抑制生長,同時土壤中水分太足,會讓根系呼吸不正常,出現發育不良或者爛根、爛莖塊的情況。所以在栽培過程中,隻要以保持土壤濕度在50%~70%為宜,在生長前期需水量較後期少,在開花結薯期需水量最大。澆水一般視情況而定,陰雨天多時要少澆水或不澆水,高溫天氣時要及時補水,建議在太陽曬不到時澆水。

施肥方面:馬鈴薯施肥較為省事,一般需施肥3次,第一次施肥在整地後播種前,在挖好的穴中,撒入一大把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像雞糞肥就是很好的選擇。然後在播種時,将發好芽的種薯,放置在肥料上,記得把發芽的一面朝上,然後覆蓋上一層土就可以了。等到苗長齊,并有12~15cm高時,可結合中耕進行一次追肥,此次追肥的目的,側重于促進莖葉的生長,所以要以氮肥為主。等到植株即将進入開花期,可進行第二次的追肥,這次追肥的目的,側重于促進地下莖塊的生長,所以要以鉀肥為主。同時為了防止莖葉早衰,提高植株的抗病害能力,可适量增加葉面肥。

病蟲害防治:想要提高馬鈴薯的産量和品質,那麼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馬鈴薯常見的病蟲害有晚疫病、環腐病、瓢蟲、蚜蟲等,要采取及時發現、及時防治的态度,争取在病害發生早期處理,以減少不必要的減産損失。對于晚疫病可用霜黴威水劑、甲霜.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環腐病可用春雷黴素水劑、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瓢蟲、蚜蟲可用抗蚜威可濕性粉劑、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加強田間的栽培管理,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機會。

總結:在田間發現青皮馬鈴薯時,不要急于扔掉,可以貯藏起來,等下一播種期使用,掌握栽培管理技巧,青皮馬鈴薯也能“鹹魚翻身”。馬鈴薯莖塊青皮,主要是因為露在土壤外面導緻的,所以想要減少青皮的薯,可以加強中耕培土。想要栽培出高産、優質的馬鈴薯,需要根據其生長習性進行栽培,在播種之前最好能夠做好殺菌消毒,同時播種後對溫度、光照、水分、肥料以及病蟲害的管理等,這些方面都是要重視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