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江西上饒慈脈中醫(徐氏中醫)的徐醫生。
女性痛經,經期怕冷容易腰酸,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症狀,如果平時還加上怕冷的話,多半是因為腎虛體寒而導緻。
在中醫上來說,腰為腎之府,腰部為腎精氣所覆蓋之處。如果出現了腎精不足的情況,那麼就容易出現腰脊不适等表現。
一般患者腰膝酸軟,在我們排除外傷的原則上,首先考慮到的就是腎精不足。
如果患者還有怕冷、容易手腳涼等問題,這就表明患者還存在陽氣不足,寒邪内生的問題。一旦出現了陽氣不足,内生濕冷,那麼就容易引起氣血運行受阻,從而導緻體内容易出現痰濕、血瘀等。
那怎麼辦呢?如果女性經常出現月經提前,經量減少,腰部及腹部寒涼冷痛,經色暗、血中有瘀塊等情況。加之夏天冷風吹多了或是冷飲吃多了,那麼就會加重上述情況。我們日常情況下,可以采用使用花椒、艾葉、肉桂、小茴香等藥材進行泡腳,以溫腎陽、溫脾陽來調理體内的寒氣。
現在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也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此時,人體氣血經脈運行通暢,毛孔張開,這段時間用艾灸來調理月經不調等寒性疾病效果是極好的,可以最大限度地鼓動陽氣,驅寒除濕,從而達到減輕症狀的目的。
我們平時可以多艾灸這三個穴位來鼓舞陽氣
1、中極: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亦為任脈上的穴位,可緩解小腹疼痛,月經不調等。
2、血海:位于髌底内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内側頭的隆起處。該穴為脾經上的穴位,對生氣血,活血瘀有很好的療效!
3、關元:位于肚臍下3寸,是任脈上的穴位。任主胞宮,所以艾灸關元穴有補腎培元、溫陽補益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