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來窮狗來富老話?如果要選“漢語十八怪”,在數字詞方面的詞,拔得頭籌的當是“一”,其次當是“三、九”“一”可大可小,大的是“一統”,小的是“一點兒”;“一年級”是低年級,“一品”是高官“三、九”總的是指“多”,清人汪中有《釋“三九”》可見其豐富在漢語方言中,我們多次提到“三、山”可能是“心”的記音詞,比如“十三點”(失心癫;吳語或拆為“六七”,加起來是“十三”,義同“十三”,是順着“十三點”衍生的),也可能是“神”的記音,如“山侃”,可能是“神侃”等等今天把“三╳”類詞單獨挑些來談談,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豬來窮狗來富老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如果要選“漢語十八怪”,在數字詞方面的詞,拔得頭籌的當是“一”,其次當是“三、九”。“一”可大可小,大的是“一統”,小的是“一點兒”;“一年級”是低年級,“一品”是高官。“三、九”總的是指“多”,清人汪中有《釋“三九”》可見其豐富。在漢語方言中,我們多次提到“三、山”可能是“心”的記音詞,比如“十三點”(失心癫;吳語或拆為“六七”,加起來是“十三”,義同“十三”,是順着“十三點”衍生的),也可能是“神”的記音,如“山侃”,可能是“神侃”。等等。今天把“三╳”類詞單獨挑些來談談。
一、“三兒”是“土匪”
福建南平(官話)、建瓯(閩語)隐語稱土匪為“十一哥、十一仔”,其理據比較好懂(土=十一),而河北滄州稱“土匪”為“三兒”,會不會是隐語?
【三兒】(1)土匪的别稱。冀魯官話,河北滄州。周寶忠《武林泰鬥王子平》:“這些人據說是孟村鎮下窪一帶的‘~’。”
(2)猴子。①北京官話。②西南官話,四川達縣。
【三子】猴子。北京官話。
“三兒”“三子”是猴子,“猴三兒”,我們已經說過(草不黃俗話說012《張王李趙空背名〔二〕》),徐州(中原官話)的“三兒”跟“下三兒”一個意思,是“下三濫”的意思,我們也談過了(草不黃俗話說368-370《三不四、下三下四和下作下等之類》)。為何河北滄州稱土匪也叫“三兒”呢?
從“三”的“蘇甘切”推斷,“三”當讀如“三隻手”之“㚒”“(㺑)”,竊賊也(草不黃俗話說198《“撬杆兒”伸出“三隻手”?》)。強劫、嘓噜子,剪徑、剪绺子、贊老子、盜竊、扒手,其實質是“棒客”,是“暴客”。因此,滄洲稱“三兒”為土匪。
二、三七 三七兒
【三七】說話不正經。閩語,福建仙遊。
【三七兒】抱怨、不滿的閑言碎語;撥弄是非的話。①東北官話,遼甯沈陽:你就會說三七、四六兒,尴尬子話。②北京官話:我向來不聽那套三七兒。
“三七”當讀如“神啐、神嘁”。啐、嘁小聲嘀咕,表示唾棄、斥責或辱罵。
三、三七調
【三七調】不三不四的樣子。江淮官話,江蘇鹽城:我看你這個三七調就不順眼。
“三七調”之“三、七”都是舌齒音,當讀如“不三不四”之“三、四”那一類,類似意思是“等次”。詳見草不黃俗話說368-370《不三不四、下三下四和下作下等之類 》。
四、三色
“三色”當讀如“神色”。
【三色】(1)态度。吳語,浙江甯波。(2)情勢;風色。閩語,福建廈門。
五、三羅
【三羅】臉盤。閩語,福建沙縣。
(一)“三”,當讀如“颡”。
【颡】“河目龍~”王肅注:“~,頰也。”(《孔子家語·困誓》)蘇朗切,上蕩心。陽部。
它的組系是:
【肫】《說文˙肉部》:“面頯也。”段玉裁注:“頯,權也。俗作顴、~。史、漢作準。”朱駿聲通訓定聲:“~,俗謂之兩頰。”《集韻˙諄韻》:“頤也。”章倫切,平諄章。諄部。
【(出頁)zhuō】《廣韻·薛韻》:“面秀骨。”《集韻·沒韻》:“面顴。”《急就篇》卷三“頭頟頞~眉目耳”顔師古注:“~,兩頰之權也。”《内經太素》卷八“目之下起骨曰~”楊上善注:“~謂面顴秀高骨也。”職悅切,入薛章。術部。
【(啬頁)sè】《廣韻·職韻》:“頰也。”所力切。
【腮】
【殼腮】臉。晉語,河南濟源。
(二)羅
“羅”如“羅盤”之“羅”:
【羅盤】羅盤主要由位于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着中國古人對于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羅盤”之“羅”,取義于“圓”。關聯的詞有:
【栾圝】圓也。
【樏】《玉篇·木部》:“扁榼謂之樏。”《晉書音義中·列傳第十三》:“器名也。”《廣韻·紙韻》:“似盤,中有隔也。”《集韻·脂韻》:“一曰盤隔,器名。”
它們的上位是“龍砻”等,我們多次談過,不具。
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