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說明”這個詞十分常用,比如說明書。
人們使用“說明”這個詞時,主要用在“說明事情”、“說明道理”,換句話說就是——把事情說明白,把道理說明白。
“說明”這個詞盡管很普通,但其意義很重要。
我們怎樣才能讓事情敞亮?怎樣才能讓道理清晰呢?
“明”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在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又是怎樣說“明”的呢?
我們舉些代表性的觀點。
比如儒家講“明明德”、“正大光明”,道家講“不見而明”“不自見故明”、佛家講“無量光明”“智慧光明”……
一般來說,人們把這個“明”或者“光明”理解為“形容詞”,或者抽象的名詞,或者作為品德、智慧等的比喻。
但其實,這個“明”的要義是名副其實的“光明”本身,讓我們試着來“說明一下”——
首先,這個“明”本身就是物質的光。
現代科學已經做了很好的解釋,每一種物質都有光,都有光譜,都有可見光、不可見光。
天地也好,人也好,都自帶光譜,自帶光明流量,都自帶可見光、不可見光。比如說日月燦爛就是對日月光明的描述,說人漂亮就是一種對人光彩的描述。
因此,“明”本身具有物質性。
我們所說的天人合一、天人本一,有兩層意思:
一是說人和天地一樣,和日月一樣,都源自自然之“道”;
二是要求人要像天地一樣,内心要像日月一樣,漂漂亮亮,正大光明,善養浩然之氣。
人們常說的一些話,比如“光明磊落”,“心裡敞亮着呢”,“當明白人,做明白人”等等,看似一種形容,其實不隻是對品德智慧的一種形容,而是對光明本身包括其運動的一種描述。
其次,這個“明”本身就是人感受到的“明”。
概括而言,“光明”正是物質具備的“光”,以及人感受到的“明”。
也就是說,人們能感受、體會、認識、記住這個光明,你越明白就越聰明,你越明白就越智慧。
試想,描述人智慧的詞語有哪些?
聰明,明白,眼亮,心亮,心明眼亮,豁然開朗,明心見性……
人們為什麼用“明亮”來形容智慧?因為眼裡、心裡有真正的“明亮”,才能明察秋毫,才能心知肚明,才能世事洞明,才能仰觀天文,俯察地理……
所以說,從主觀感受和認識上來說,“明”本身具有意識性或者說智慧性。
而智慧本身就是一種大德。
第三,這個“明”本身就是大德、大美、大智慧。
在社會生活中,這個“明”的作用就是——
事情能讀懂,道理能明白,做事能通透。
所以,“明”人不做“暗”事,“好”人不做“壞”事。
人們對善之為善、惡之為惡看得很清楚,對為善和為惡的後果也看得很明白,才能揚善除惡,才能趨利避害,才能更好地選擇方向和道路。
從而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做到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
因此,這個“明”本身就像日月一樣,益人益世,漂亮自在,“不言而喻”,本身自具大德、大美、大智慧。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光未央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