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抓好城鄉融合發展

抓好城鄉融合發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4 07:03:14

抓好城鄉融合發展?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編者的話,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抓好城鄉融合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抓好城鄉融合發展(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1

抓好城鄉融合發展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者的話

強調:“從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系變化特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2017年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按照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質量興農之路”“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走鄉村善治之路”“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即日起,本報推出“鄉村振興一線探訪”系列報道,聚焦廣大幹部群衆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和經驗成效。

“取點錢,有急用。”記者剛進張國利家,就趕上他着急出門。

“再約時間?”之前在村裡轉,沒見銀行,也沒見自動取款機,這離城鎮也遠,取錢咋着不得個把小時?

“一會兒就好。”張國利熱情相邀,“走,跟我去看看!”

出門沒多遠,張國利進了村頭小賣部。拿出銀行卡,在助農金融服務終端設備上一刷,不過幾十秒工夫,1000元現金到手。

“以前可沒這麼方便,取個錢得跑30多裡地去旗裡的銀行。”一張張數完,張國利嘿嘿一笑,“現在不出村,能取錢、轉賬,還能申請貸款。”

在内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村,這個助農金融服務點今年上半年産生交易630多筆、金額30多萬元。

“銀行”搬到了村裡頭,硬化路通到了家門口,太陽能路燈亮起來……這些年,許多像馬鞍山村這樣的偏遠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了顯著變化。這背後,是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農村面貌煥發新氣象。

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系、城鄉關系”“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着力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城鄉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流動更加暢通,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向着聯通化、一體化的方向加快邁進,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正在加快形成。

資源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增強

時隔多年,再訪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印象最深的,不是房子變高、道路變寬、産業興旺,而是年輕面孔愈發常見。這幾年,200多名年輕人陸續返鄉。

引育鄉村人才,三澗溪村靠什麼?

“在打好‘鄉情牌’的同時,多解憂、多打氣,搭平台、給舞台。”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說,“我們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使農村的環境留住人。”

當年,大學生王元虎返鄉創業,遭遇資金難題。高淑貞帶着他挨家挨戶借錢,還抵押了自家房産幫助王元虎。如今,王元虎事業有成。高淑貞琢磨着,讓他牽個頭,拉年輕人一把。

“我走過的彎路,他們不能重走一遍。”這些年來經曆的事,王元虎樁樁件件難忘。依托他的濟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三澗溪村發起“鄉村振興合夥人”項目,成立綠澗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助力返鄉青年等群體就業創業。

輕裝上陣,三澗溪村的年輕人各展所能。如今,合作社不僅實現盈利并分紅,還培養出成功的創業者,為三澗溪村振興添磚加瓦。

“我是‘鄉村振興合夥人’項目受益者。”宣傳三澗溪村的短視頻,大多出自劉亞楠之手。她是傳媒專業畢業生,擅長宣傳推廣,“村裡正打造電商直播平台,到時會有更大舞台。”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長期以來,鄉村中青年、優質人才持續外流,人才總量不足、結構失衡、素質偏低、老齡化嚴重等問題較為突出。

2018年6月,在三澗溪村考察時強調,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打造美食街,開發古村遊,建設鄉村振興綜合體……三澗溪村不斷為有幹事創業意願的村民拓展空間。像三澗溪村一樣,各地着力抓好招才引智,促進各路人才積極投身鄉村振興。

從2020年起,黑龍江省實施“助力鄉村振興萬人計劃”,統籌全省鄉鎮(街道)事業單位編制資源,公開招聘1萬名大學生到村(社區)任職。江西省深入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每個行政村平均已有4名“農民大學生”。

農業農村部今年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農村創新創業日漸活躍,已建設2200多個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累計有1120萬人返鄉回鄉創新創業,平均每個主體帶動6至7人穩定就業、15至20人靈活就業。

越來越多的人才在向鄉村彙聚,越來越多的資本也在向鄉村流動。

這些天,暑熱消退,杜雙雙終于松了一口氣。她是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一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這段時間一直吃住在村,緊盯草莓基地建設。“前一陣高溫少雨,用水困難,多虧縣裡幫着協調,不然肯定影響收成。”

草莓基地所在的淅川縣九重鎮鄒莊村,毗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耕地少、資源少,自身發展能力弱。“我們優化環境,引導好、服務好工商資本下鄉,同時采取‘支部引領 龍頭帶動 全民參與 集體經營’的模式,健全利益聯結機制,保障農民利益。”鄒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崔麗平說。

引進南陽宜佳戶外用品有限公司建設藤編車間,讓留守婦女等就近就業,人均月增收1000元至1800元;引進河南丹江源農業有限公司,發展集采摘觀光、餐飲民宿為一體的鄉村旅遊,吸納附近多個村莊的1000餘名村民務工就業,實現人均月增收2000元……工商資本助力,鄒莊村村民的緻富路徑愈加清晰。

通過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完善金融支農激勵機制,“金融活水”不斷流向“三農”領域。

400萬斤芒果次果,黃濤敞開收購,這讓村裡的果農樂開了花。黃濤敞開收購的底氣,來自金融支持給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林逢鎮東養村,是芒果種植重點村屯。黃濤在村裡經營着1200畝的家庭農場,今年又上馬了芒果汁加工項目。“上半年建芒果汁生産線,正值芒果養護的關鍵期,到處要花錢,那陣子每天為錢從哪裡來發愁。”

說來也巧,正趕上田東北部灣村鎮銀行到東養村開展“金融知識下鄉”活動,黃濤當面提出了自己的資金需求。田東北部灣村鎮銀行立即組織團隊開展貸前調查,僅用4天時間就發放了一筆150萬元的信用貸款,并給予利率優惠。

“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現在每月還款6700元,壓力并不大。”回望身後的果園,黃濤幹勁滿滿,“今年芒果季光賣果就有400萬元左右收入,我們還生産了1200噸果汁,預計果汁銷售額能到700萬元。”

近年來,田東縣不斷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建立農村金融組織、信用、支付結算體系等,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助力鄉村振興。在東養村,120多戶農戶被評為信用戶,近5年累計獲得信用貸款1800多萬元用于發展芒果等特色産業。截至2021年末,全縣各項貸款餘額155.51億元,同比增長18.94%,涉農貸款占比超70%。

這10年,全國普惠型涉農貸款年均增速達14.9%,高于貸款平均增速。截至2021年末,全國涉農貸款餘額43.2萬億元,其中普惠型涉農貸款餘額8.9萬億元。

從建立工商資本入鄉促進機制,到完善鄉村金融服務體系,各地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促進各類資源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2013年到2021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年均增長4.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88∶1縮小到2021年的2.5∶1。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基本公共服務提标擴面

778公裡,内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紮魯特旗東薩拉嘎查村口,一塊路牌标注着到北京的裡程。

2019年3月5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内蒙古代表團審議。“,牧民們發自内心地歡迎您到我們嘎查來!”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吳雲波代表向發出邀請。“到你們嘎查路怎麼走啊?”接過話頭,饒有興緻地問。其實,思慮的是遼闊草原上長久以來“出行難”的事。

如今牧民出行狀況如何?記者一探究竟。

今年8月21日一早,複興号列車駛出北京朝陽站,穿山越嶺一路向北,奔向科爾沁草原深處。4小時後,吳雲波在通遼站熱情相迎,“過去有遠客來,鄉親們策馬擎旗、捧着哈達到三五裡外迎接。如今道路通暢、生活富裕,牧民們開上了小汽車。”

在306省道的一處岔路口,吳雲波輕打方向盤,拐進一條蜿蜒小道,讓記者親身體驗當年行路之難。這曾是連接東薩拉與紮魯特旗政府駐地魯北鎮的唯一道路。60多公裡的崎岖山路上,有大小40多道彎,風阻、雪阻、沙阻是常有的事。彼時,東薩拉農牧民去旗裡,要在拖拉機上颠簸一整天。賣牛也得去旗裡,即便價格不如意,可趕回去更不劃算,牧民隻得低價賣。

“路好不好走,車知道!”吳雲波說,過去路況差,車輛損耗大,“我之前開的一輛車是皮卡,6年跑了12萬公裡就報廢。現在這輛SUV,6年跑了30萬公裡,車況還挺好。”

交通改善了,東薩拉旅遊更火了,去年接待觀光遊客逾萬人,其中不少是外地自駕遊客。

強調:“現階段,城鄉差距大最直觀的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大。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體現在公共資源配置上。”

各地堅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推動農村道路、供水、電網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有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4%,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經過多年持續努力,鄉村面貌正明顯改善。

“‘信息高速公路’也鋪進了大草原,山旮旯裡5G信号照樣流暢。”吳雲波說,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流量成為新農資,“去年,我在短視頻平台的銷售額超過500萬元。”

基礎設施在提檔升級,基本公共服務在提标擴面。各地不斷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

微波治療儀、電針儀等設備俱全,基本藥品按進價零差率銷售……在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鎮大貴口村,“小病不出村”已成現實。

2021年8月,在大貴口村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這塊短闆,完善基層公共衛生設施,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雙灤區大力推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将村衛生室作為鄉鎮衛生院的村級醫療點。60個行政村全部建立标準化衛生室,并配備1至2名鄉村醫生,全面提升基層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雖然在村衛生室工作,但待遇跟鄉鎮衛生院的同級在編職工基本一樣,能力提升等問題也不愁。”沒了後顧之憂,村醫玄桂娟服務基層的決心更堅定。

在山西省芮城縣,城區優質幼兒園在農村興辦分園,人、财、物及保育教育實現城鄉統一标準。在江西省新餘市,414個行政村建成頤養之家736個,惠及10300多位老人。今年6月,新餘市又推出醫養結合試點方案,将頤養之家的功能由老有所養升級為老有所醫。

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正不斷向更高水平、更廣層面邁進。

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促進縣鄉村資源統籌配置、功能銜接互補

今年初,王艾東有了新頭銜——“大鄒莊”聯合黨總支書記。

鄒莊村175戶、750人,總面積1181.55畝。鄰近的下孔、孔北、水寨3個村,村情也差不多。“這4個村人口不多、土地稀缺,能不能抱團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去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淅川縣決定建設“大鄒莊”示範區,為全縣鄉村振興探索新路子。

“‘小鄒莊’變成‘大鄒莊’,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全面相融。”淅川縣九重鎮鎮長賈進偉介紹,按照産業一體化、路網相連、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互通互享、鄉風文明共塑的目标,4個村整體規劃、一體建設。

如今,黨建引領下,“大鄒莊”發展駛入快車道。9名緻富帶富能力強的黨員進入聯合黨總支班子,黨員幹部帶領群衆幹勁十足:3天流轉土地2267畝,3天募集農業合作社股金263萬元……王艾東介紹,“大鄒莊”産業園将以高标準打造,發展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紅色旅遊等産業,拓寬道路、增加綠化、改造供排水系統,培育文明鄉風、完善社會治理。

強調:“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推進空間布局、産業發展、基礎設施等縣域統籌,把城鄉關系擺布好處理好,一體設計、一并推進。”

各地強化統籌謀劃,促進縣鄉村資源統籌配置、功能銜接互補,加快縣域内城鄉融合發展。

立足全區産業發展規劃,雙灤區以大貴口村為中心,将10個沿路沿河村莊作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區重點打造,培育休閑采摘、觀光體驗、農業研學等産業。“到今年8月底,已經完成26個項目。”雙灤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仇明強說。

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需要向改革要動力,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張貴堂笑言,“這事說不清”。說是城裡人,可一直在浙江省德清縣雙燕村生活,還在耕地種田;說是農村人,可戶口簿上沒有農業、非農業之分,而是标記“浙江居民戶口”。

2013年9月,德清縣全面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在此基礎上,依附在原有城鄉戶口上的醫療、住房等33項差别化待遇,近年來逐漸被消除。

過去,城鄉醫保差别明顯。在門診最高報銷額度上,城鎮居民醫保是800元,“新農合”則是300元;在醫保報銷比例上,城鎮居民醫保比“新農合”高出5到20個百分點。“現在不管農民還是市民,從繳費到服務‘一碗水端平’。”德清縣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高建林說。

張貴堂有切身體會。86歲的父親張法根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現在門診報銷比例提高到55%,跟城鎮居民醫保一個樣,加上一些藥品免費了,一年能省2700多元。”張貴堂說。

不僅是德清,在全國各地,城鄉融合發展的探索實踐愈發深入。

江西省鷹潭市圍繞“資源統籌、平台盤活、收益共享”的目标,形成了就地入市和異地入市相結合的農村土地盤活模式;河南省許昌市集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投入、打捆使用,加快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帶、示範區,打造城鄉融通、協同發展的平台;廣東省清遠市調整戶口遷移條件,允許租房落戶,放寬直系親屬投靠入戶限制,推進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

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如今,新型城鄉關系加快形成。今天的中國城鎮,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人才、資金、科技支撐,不斷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為進入城鎮的農村居民提供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和越來越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今天的中國鄉村,不僅是城市的“米袋子”“菜籃子”,讓城市居民吃得更好、更健康,而且為城市發展輸送更多建設者、提供龐大消費市場,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到鄉村就業創業。

(本報記者窦瀚洋、祝佳祺、翟欽奇參與采寫)《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5日 01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