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謎是謎語的一種,通常以詩為謎面,以題為謎底。如白居易的“烏鸢争食雀争窠,獨立池邊風雪多。盡日踏冰翹一足,不鳴不動意如何”,謎底是“鶴”;蘇轼的“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待到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謎底是“橄榄”;于謙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謎底是“石灰”。
這些謎語詩,無不以其獨特的語言藝術,豐富的文化内涵,令人歎為觀止。可以說是情景并茂,趣味盎然,既是好詩,又是好謎。本文就讓我們通過賀知章的一首詩《詠柳》,來一起領略一下我國古典詩歌中謎語詩的藝術魅力。顯然這首謎語詩的謎底是人人皆知了,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柳”。那麼賀知章這首詩的背後究竟有何深意?它又是如何不着一個“柳”字,卻處處有柳的呢?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寫的是樹,說這棵樹就像是一位經過梳妝打扮得亭亭玉立的美人一樣。倘若單獨看這一句,且不知謎底的情況下,還是很難知道它寫的就是柳樹的。所以需要結合次句“萬條垂下綠絲縧”一起來看。樹枝就像是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自然就讓人會想到柳樹。
這樣我們再回頭看首句中的“碧玉”,它和柳的顔色明顯是有關的。且它和次句中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這裡還有一個深意就是,南朝蕭繹的《采蓮賦》中有“碧玉小家女”一句,也就是後來“小家碧玉”這個成語的來源。所以賀知章詩中的碧玉,就很自然地将柳樹和亭亭玉立的美人聯系在一起,從而再聯想到她綠色的絲織裙帶。
另外,我國自古便是産絲大國。絲綢向來是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而這也正是柳樹的風韻。所以寥寥十餘字,豐富的文化内涵,卻是足以令人歎為觀止的。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則是詩人緊承“綠絲縧”繼續聯想而出,即這些如絲的柳條似得細細的柳葉兒到底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如果對應在美人的絲織裙帶上,那麼就是在贊美裁縫技藝的精湛。
而賀知章這首詩是詠柳,說明它是贊美了柳葉的巧奪天工。最後一句“二月春風似剪刀”,即這一切都是春風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來的。拟人手法的運用,既巧妙地回應了前面一句的設問,又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同時它也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具有無限的美感。
綜觀賀知章的這首詩,它的結構獨具匠心,先是概括了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而這首詩身為一首謎語詩來說,還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即使在不知道謎底的情況下,想必你也很容易猜到是柳。所以最後,王安石曾有一首謎語詩“戶部一侍郎,恰似關雲長。長任石榴紅,辭官金菊風”,你能猜出謎底嗎?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