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顆飛翔的種子

一顆飛翔的種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7 20:17:36

一顆飛翔的種子?——記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鄉村教師劉敦傑,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一顆飛翔的種子?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顆飛翔的種子(一粒追夢的種子)1

一顆飛翔的種子

——記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鄉村教師劉敦傑

作者:趙煥祥 劉建青

一粒普通的種子,生在窮鄉僻壤間,如塵埃一樣渺小。

即使渺小又普通,這粒種子從未放棄自己的夢想與追求。

哪怕隻有一場風,也要努力飛翔,然後深深紮根于故鄉的土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一位名叫劉敦傑的鄉村教師,就如同這粒追夢的種子,平凡又偉大。他紮根鄉村教育40多年,桃子滿天下;他身患沉疴,仍筆耕不辍,著書立說,被當地百姓親切稱之為沂蒙山的保爾·柯察金。

夜深人靜時候,每當我閱讀劉敦傑新近出版的一部作品《杏壇撷英》時,總會感慨萬千,心生敬意。

《杏壇撷英——剪不斷的文學情》這本作品文集,全書30餘萬字,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在他患病之後的作品。很難想象,一個人用一隻手,在鍵盤上使用“一指禅”,一個字符一個字符地敲擊出數十萬字的作品。更難以想象的是,這其中很多作品,是他拄着手杖,一瘸一拐地實地考察,一家家、一位位地實地采訪,回來後在夜深人靜的燈下,敲擊出來的。這是怎樣的一種意志的支撐,這是怎樣的一種堅毅的執着,怎麼能不讓人感慨動容,怎麼能不讓人由衷欽佩!

全書共收錄文章近50篇,分五個章節,文體從記叙體到散文體,有報告文學,有景物遊記,有家族考證,有民情故事……内容涉及紅色記憶、革命人物、行業精英、鄉野村夫,還有對山川景物、風土人情等的描述,更有記述作者所想所感、所思所悟的随筆。

文章寫作時間跨越數十年,是作者在不同工作崗位、不同年齡階段的作品。文章風格或中規中矩,或戲谑幽默,林林總總、包羅萬象,讀來不禁令人共情動容,掩卷頓覺收獲頗豐,如晤好友,如品甘醴,欣喜頻仍,回味悠長。

劉敦傑老師是一位在基層教學一線逐步成長起來的教育工作者,回想成長的過程,他總是對單位、對組織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在他的作品中,每每流諸于文字,溢于言表。

他的家鄉——大匡莊村,在革命戰争年代,為中國紅色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村裡還存有當年的紅色遺址,流傳着大量的紅色革命故事。他生于茲長于茲,聽着革命故事長大,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對他觀點、思想的形成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參加工作後,更是處處留心革命聖迹,時時留意紅色故事。對紅色聖迹的尊崇,對革命人物的崇敬,自然而然多見諸筆端。《再訪“華幹”尋蹤情》《“南幹校”不會忘記》……“峥嵘歲月憶倥偬”章節裡的這八篇文章,用寫實的手法,不僅還原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而且記述了革命人物珍貴的事迹,可謂是豪情激蕩,字字珠玑。

曆史真實不會長久地等待,它會在某個節點上開始消逝,不僅是曆史是遺憾,更是後世的悲哀。劉敦傑老師就是懷着這種曆史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使命感,進行了大量的實地采訪,掌握了詳實的一手資料,記錄、整理、理順、撰寫,用一個個不眠之夜的煎熬,為我們複刻出那一樁樁往事,使這些珍貴的過往,不至于湮沒在曆史的長河。為此,他被縣委黨史史志中心特聘為顧問,為當地革命曆史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中國人都有着濃郁的家國情懷,劉敦傑老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或許是受國人骨子裡那種認祖尋根情結的影響,工作之餘,他對地方家譜學的研究,有着濃厚的興趣。不僅從家譜文化角度進行學習研究,而且身體力行,為許多家族的傳承脈絡進行考證,讓更多的人們了解、明确、知曉了自己“從哪裡來”。

“這山這水這方人”章節裡收錄九篇文章,《劉敦仁,勇立潮頭唱大風》《他,還是一個兵》……從家族英模人物着手,通過對家族中人物事迹的采訪,用知情當事人的回憶講述,刻畫出英模的形象,曆曆在目,栩栩如生,不但讓英模人物的事迹更加完整地留存于本家族的族譜,而且為社會正導向正能量的傳達,增添了更多可圈可點、可歌可泣的榜樣内容。

《百年尋根終圓夢》《大山崮裡訪宗親》……更多的是從專業的角度,運用專業的術語,采用專業的體例,對各個家族的起源、流徙、繁衍、生息等進行描繪。在大量的實地考證和文字考據下,對該家族一段時期的情況進行說明,是對該家族脈絡的明晰理順,也是對整個家族史的充實完善。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或許在許多人眼裡,家譜學是旁支側學的非主流,但中國人血脈裡千百年來流淌的家國情懷,卻總是揮之不去、久之彌醇。家安、民富、國強,家庭幸福,家族興旺,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安甯,國家就會更加富強。從這個角度來講,劉敦傑老師的這些所做所行,也算是功德無量、善莫大焉了。

或許,這份支撐他在文學創作道路上不斷走下去,堅定前行的力量,就是源自于他内心深處對大地的深情依戀和對文學的真摯熱愛。正是源自于這份依戀和熱愛,長久以來,他就用自己深情的筆觸,記錄下所到過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記錄下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文故事。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無不情真意切,無不感人肺腑。

在“我寄情思予明月”章節中,收錄了作者21篇文章,有六篇遊記、七篇散文、八篇故事,是本書中文章最多的章節。

在遊記中不僅有《戊戌孟夏沿海行》《金秋尋勝江南行》等歌頌異地風景名勝的文章,也有《蒙山行散記》《聖水坊散記》等描寫家鄉名山古迹的文章。讀這些文章,便會跟随作者的腳步,亦步亦趨,移步換景,将這些美景一一盡收眼底,在腦海中再現出來。

《媽媽的生日》《人到中年的沉思》等七篇散文,有作者兒時的回憶,有對親人、對往事的思念,還有作者内心對生活、對人生的獨白,讀之無不讓人動容。《酒癫大爺》《憨二叔“劉鄧”》以及玩伴“楊老三”系列,則極盡诙諧幽默之能事,将一個個俚俗故事,講述得繪聲繪色、躍然紙上,将一位位市井鄉鄰,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讀來總能讓人忍俊不禁、會心莞爾。

劉敦傑老師從踏上三尺講台那一天,就沒有離開過學校,一直在校園裡辛勤耕耘。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沂蒙山區的一名普通鄉村教師,出生在農村,生長在農村,農村的山山水水養育了我……”正因如此,他就把基層教育當作了自己畢生的事業,把在基層教書育人當作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他離不開腳下的故土,離不開深愛的鄉村,更離不開三尺講台和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們。

在從教近四十年的曆程中,他以一名鄉村教師獨特的視角,充分利用身在此山中的優勢,記錄下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記載了一位位普通平凡,卻無比光輝偉大的教育工作者。

作者在“我們都是追夢人”“杏壇耘耕滿園春”兩個章節中,大量運用寫實的手法,将十餘位教育工作者的感人事迹,一一呈現給讀者。這裡面有《他,從大山走來》中的張在軍,有《講台紅燭耀沂蒙》中的張照升,有《登嶽一飛鶴沖天》中的劉敬權,也有《大愛傳承暖人間》中的許文明,有《直挂雲帆濟滄海》中的李長攸……這些在當地教育系統,乃至全市、全省、全國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教育工作者,有一些至今仍然奮鬥在育人校園,也有一些已經離開了教學一線,更有一些雖然業已退休,安享晚年,但仍舊心念學生、心系教育。他們都是在教育教學這片天地中,正在或曾經用自己的心血,傳道授業,教書育人,将自己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他們是紅燭,他們是明燈,照亮莘莘學子求知求學的道路,用自己的身軀,用自己的畢生精力,讓共和國的教育殿堂,更加熠熠生輝。

劉敦傑老師曾經深情地回憶起自己的從教之路,從一名鄉村學科教師到班主任,到市縣級優秀教師、優秀教研員、優秀共産黨員,工作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組織的信任和重托。也正因如此,他更加努力地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更加忘我的教學,來報答黨和人民,來反哺腳下這片深戀着的故土。

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常常讓他夜不能寐,長年累月的超負荷工作,終于将他擊倒,讓他突患腦出血,一躺就是數月。在100多個日日夜夜裡,他心心念念的,仍然是魂牽夢萦的校園,仍然是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心在天山,身老滄州”,他心裡裝着自己深愛的事業,裝着自己割舍不下的講台,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終生奉獻教育的堅強信念,盡管病魔一時将他擊倒在地,卻沒有擊垮他的精神,他又奇迹般地站了起來。

雖然在信念的支撐下,他又頑強地站了起來,但是肢體失調,無法獨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遠離工作崗位等一系列困難如磐,又日複一日地開始了對他的輪番攻擊。是沉淪還是奮發,是停滞還是前行,盡管知道前面的路充滿着艱辛困苦,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後者。然而痛苦而漫長的康複期,又成了一座橫亘在他面前幾乎不可逾越的大山。

那段日子,他一遍遍讀着保爾柯察金,讀着朱彥夫,讀着張海迪……這些身殘志堅、自強不息、頑強奉獻的英模們的感人事迹深深感染着他、激勵着他,從他們身上,他汲取到了無盡的營養和前行的動力,從他們身上,他找到了奮發的力量和前進的方向。保爾柯察金全身癱瘓雙目失明,朱彥夫失去四肢左眼失明,張海迪無法站立輪椅為伴……和他們相比,自己還是幸運的,最起碼,自己還擁有健全的身體和敏捷的大腦。

心态調整了,目标找到了,他又開始了新的長征。

縣黨史研究中心的領導來了,殘聯領導來了,學校領導來了,學校同事來了,他教的學生來了,家鄉親人來了……一位位好友知己,一位位至交親朋,一次次來到他病房裡,一次次來到他病榻前,看望他、鼓勵他。正如方圓在序言中寫道:“敦傑,兄弟們都等着與你登山遠眺,采菊東籬。”

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親情、友情所帶來的關心鼓勵,所承載的厚望希冀,使他更加堅信,信念能夠戰勝一切,一定能夠早日康複。他不再猶豫,不再彷徨,勇敢地去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和考驗。

妻子王煥香,這位樸實而勤勞的女性,幾十年風風雨雨,陪在他身邊,從青春少女走到人到中年,從滿頭秀發走到發間銀絲,和他一起經曆過民辦教師的清苦,和他一同體會着為人師表的酸甜。在他患病後,不離不棄,沒日沒夜地守候在他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呵護他,幫着他早日康複。

在康複的日子裡,因為“剪不斷的文學情”,他沒有抛下自己深深熱愛着的文學創作。他又拿起了筆,以驚人的毅力,開始了自己文學創作的高産期,這也成為了他一段時期裡的精神支柱。“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正因如此,重新站起來的他,又寫下了近八十萬字的作品,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集《鳳鳴沂水》。

劉敦傑老師,正如家鄉的萋萋菜,或者其他一粒追夢的種子一樣,“千磨萬擊還堅勁”,不僅從病床上站立了起來,用生花妙筆,寫下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而且婉拒組織上讓他長期休養的建議,重新走上了三尺講台。“我雖然現在軀體不方便,但我大腦還沒壞,我還能講,還能說,一樣能從事教學工作。”在他一再堅持和要求下,單位又讓他重新回到了教學一線。

看哪,風來了,一粒追夢的種子在飛翔……

來源: 光明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