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發布,明确配合國家研究推進超大城市間高速磁懸浮通道布局及實驗線建設;十四五期間建成白雲機場三期,打造廣州空鐵融合經濟示範區;謀劃推動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建設,構建以白雲國際機場為核心的世界級機場群;将高鐵、城際、地鐵引入白雲機場,并實現與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高鐵互聯。
彈性落戶、綠色金融、生态經濟......廣州将把花都、從化、增城3區塑造為跨區域城鄉融合發展典範。
二、廣州東進戰略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東”是一個無比美好的字眼。
旭日東升,紫氣東來,福如東海……這些吉祥用語,都表達出對東方的美好想象。
從環市東、珠江新城、金融城、科學城,再到如今的廣州東部TOD,廣州的發展重心一路東移,以新塘TOD樞紐為核心的廣州東部CBD正在崛起,未來将有多座超200米地标寫字落成,帶動東部經濟騰飛。
為什麼叫東進戰略呢?從市中心講起,現在的天河區、越秀、荔灣、海珠,是已經沒有多餘的地塊可以拆遷建設,如果有的拆,政府也是要出巨資來打造。
将計劃裡的發展完成後,靠近天河的,越秀、荔灣、海珠,這三個區都是比較成熟的片區了。
靠近天河區的還有黃埔區,跟天河區都是挨着,所以政府才會推出東進戰略的政策。
而近日,廣州市政府正式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廣州(片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廣州(片區)實施方案》)。《廣州(片區)實施方案》在國家和廣東省等相關實施方案基礎上對廣州(片區)工作作出規劃部署。
廣州CBD5年内基本建立城鄉人口有序流動遷徙制度
結合國家和省有關工作部署要求,《廣州(片區)實施方案》明确了試驗區工作的具體目标:2022-2025年,試驗區實現城鄉生産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基本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全面形成,城鄉普惠的金融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村産權保護交易制度基本建立,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
其中,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最為社會各界所關注。按照國家發改委《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提出的“鼓勵超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的要求,廣州市結合經濟發展和人口分布狀況拟定了7個非中心城區作為差别化入戶實施區域,其中就包括花都、從化、增城。實施差别化入戶後,廣州(片區)的入戶學曆、年齡、社保條件将低于中心城區,有利于工匠實用型人才向廣州(片區)集聚,也有助于減緩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快速增大的壓力,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結構。《廣州(片區)實施方案》在健全彈性落戶制度,深入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人才加入鄉村制度等方面進一步落實落細。
三、廣州地鐵建設規劃廣州到2025年地鐵運營裡程力争達900公裡。
十四五時期地鐵重點建設項目包括在建項目3 号線東延段、5 号線東延段、7 号線二期、7 号線西延段、10 号線、11 号線、12 号線、13 号線二期、14 号線二期、18 号線、22 号線。規劃建設項目8 号線白雲湖至廣州北站段、8 号線萬勝圍至蓮花段、24号線。
《廣東地理》分析,地鐵第四期将包括【高快速軌道4條】16号線(新塘-荔城北)、25号線(東湖-黃埔客運港)、26(沙灣-太和)、22南延段(番禺廣場-深圳光明);【普通地鐵4條】15号線一期(南沙客運港-蕉門-橫瀝)、6号線東延段(香雪-劉村)、9号線西延段(飛鵝嶺-森林公園)、12号線支線(大學城-展貿城)。地鐵15号線一期、19号線、32号線一期也有望上報。
廣州地鐵第三期建成後,東部、南部覆蓋還有很多空白處(見下圖)。廣州市2050全部地鐵規劃線路高清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