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提高效率,是職場人士永恒的探索,也是我們獲得更多自由時間,不斷自我提升,跟上時代發展的前提。想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找準工作入手點。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了10條根本原則。本文編譯自medium的原題為“How to Be Productive: 10 Ways to Actually WorkSmarter”的文章。
不久之前,我總結了一下如何工作更高效的心得:根據自己這些年來的經驗,我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方法。我把它們寫成郵件,定期發給自己,以便在效率低下,或者工作不順心的時候,起到提醒作用。
工作不能光是埋頭苦幹,也要想辦法巧幹。以下是我提高效率的十條“戒律”。
從小,身邊的人就教導我們設立目标,追求目标:讀書就想着取得好成績,運動就奔着做專業運動員,工作後就盼着升職。你拼盡全力,期待着自己能夠達到目标。
但是,很多目标其實超出我們的控制範圍。想要達成目标,不僅要人和,還得有可遇不可求的天時地利。我們無法控制未來,無法控制他人的行動,經濟狀況和整個社會環境。現實當中有太多我們控制之外的變量。所以,比目标更重要的是建立工作系統。在系統之中,你關注的是所有自己掌握之内的部分。
“系統”指的是“可重複的過程”。讓自己的博客增加500個粉絲是目标,而一天碼500字就是可重複的過程。跑完一場馬拉松是一個目标,每周跑四天,每天半小時則是可以重複的過程。減掉10斤是個目标,改變飲食習慣,每餐吃得更健康則是系統。
與其慶祝成功,不如獎勵努力。每次小的進步,長期累積起來,就會積沙成塔。
這就不得不提到“利滾利效應”了(Compound Effect)。
“利滾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凡事能摸透它的人就能賺,而琢磨不透的人就會虧。——愛因斯坦
複利,本是金融和經濟學的概念,指的是前一階段利息加入本金計算新利息,錢生錢,利滾利的過程。如果增長率為每月10%,本金100,第一個月末共110,第二個月末121,第三個月末約133。每個月的利息實則越來越多,第一個月10,第二個月11,第三個月13。
複利現象不僅限于金融領域,而是會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在工作中每天都關注系統,每天都努力做得更好,那麼随着時間流逝,你的努力可能換來指數式的增長。
就拿知識為例。每天讀幾頁書,你會慢慢地将自己學到的知識聯系起來。
“每天都要閱讀500頁。知識就是這樣積累起來的,就像利息一樣,越滾越多。”——股神巴菲特
如果你每周都能發幾篇文章,很快,你就有一系列文章供讀者閱讀,也讓讀者更容易發現你的存在,并享受你創造的内容,花更多時間浏覽你的網站。
如果你每周能将一個任務自動化,很快,你就有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幫助你提高産出。随着你不斷優化任務完成的過程,并且結合此前積累的知識,撞糟心的解決方案,你做事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你的優勢越多,你習得的下一個優勢就會帶來更多的回報。每天隻要有1%的增長,一年下來,總增量會達到接近原來的38倍。
#3 追蹤自己的輸出,而非輸入
想要提高效率,第三個黃金法則就是關注自己的輸出,而不是輸入。在第一個規則中,我提到,要想進步,不應盯着目标,而是建立系統,控制住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但是,在努力的同時,應該找對努力的方向,不要用蠻力,所以我們要知道自己需要達成什麼。
每天寫作,如果不帶任何目标,那隻能算是練習。如果你真想做成什麼事情,就需要讓自己達到一定的輸出量,比方說,每周更新一篇博文。畢竟,之所以要建立系統,就是為了達到某個輸出量。
你可以把輸出想作自己的“完成品”、“成果”,考慮成果和系統之間的關系。每天寫作是一個系統,而文章或書記就是成果。
記住,成果和目标不同,因為我們已經控制了系統中的變量。博客一個月漲粉500是個目标,但是你無法控制讀者到底關不關注你,你隻能控制自己的更新和文章。
工作得到升職是個目标。但你不能控制老闆,讓TA給你升職。你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出色,變得無法忽視:你的努力方向可以是接下來三個月交付10個項目。這麼一來,變量就到你的控制範圍内了。
了解成果和目标之間的區别,是找到現實、可實現之目标的關鍵。這麼一來,大部分目标都可以較不費力地實現。
然而,光是知道怎麼工作,還不足以提高你的生産力。你得知道自己該把精力放在哪裡。
#4 80/20原則——打蛇打七寸 擒賊先擒王
帕累托法則,就是大家熟知的80/20法則。這也是我日常做決定時參考的法則。
帕累托法則指出,約僅有20%的變因操縱着80%的局面。也就是說:所有變量中,最重要的僅有20%,雖然剩餘的80%占了多數,控制的範圍卻遠低于“關鍵的少數”。 約瑟夫·朱蘭首先提出該原則。
決定大局的,往往在于一些小的細節。
在工作的過程中,你可以是不是回顧一下,看看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是否用對了地方,有沒有給你帶來最大的回報。
你有沒有把精力放在能帶來最大回報的任務上?
你對所有客戶都是平均用力,還是把精力留給最大的客戶?
分散你注意力的事物,是不是主要就幾個?手機?社交媒體?
一旦你發現了有效的工作方向,就該在這個方向上下兩倍的功夫。比如:在這個關注優化工作效率的群體裡,大部分關注者都是來自某幾個特定的來源(共有20多個不同的來源)。根據80/20法則,我就應該把精力放在這幾個特定的來源上,才能争取到更多人的關注。
如果你有疑惑,就參考80/20法則。它能幫你想清楚什麼才是你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給你打來新的發現。
有個小心得:每天80%的工作,可以用20%的時間完成。很多人的這個黃金時段是在早晨起床之後。一日之計在于晨,你需要利用好早上起床後的高效時間。
#5 将早上的時間保留下來做“深度工作”
我們的工作記憶,清醒程度以及專注力的高峰,一半出現在醒來後的幾小時裡,在10點左右達到高峰。這是大腦自然的高效時段。
如果你能将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到這個時間段,就能事半功倍。最好把精力放在深度工作上,進入工作狀态後,你就能好幾小時不受幹擾,專心工作。
你可以用“番茄工作法”幫助自己進入專心緻志的工作狀态,找到自己的“flow”。番茄工作法一半将工作分成3到4段,每段25分鐘,每25分鐘休息5分鐘。如果你能專心較長時間,也可以做2個番茄,連續工作50分鐘後,休息10分鐘。
每天早上我一般會做2到3個50分鐘的專注寫作。所以在中午的時候,文章一般就寫好了。要麼寫好了直接發,要麼保存之後修改,剩下的就當是練手了(畢竟要注意工作的系統性)。
如果你養成每天早上做深度工作的習慣,哪怕隻是半個小時,你的努力也會日積月累帶來複利。
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很難連續集中精力25分鐘。但是,專注力可是你最寶貴的資源,是可以訓練的一種能力。在今天這樣一個注意力普遍分散的時代,專注力可是關鍵能力。所以,排除工作中的幹擾,也十分重要。
#6 排除幹擾
社交媒體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
總有事情分心,還怎麼高效工作?你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加入一些空的時間段,在此期間清楚幹擾,然後回到專心工作的狀态。
幹擾主要有三個大類:有形幹擾(你擁有的物件),無形幹擾(技術)和“人形”幹擾。你可以自己拿出紙筆,将幹撓你工作的事物都列出來。
有形幹擾可以是桌上擺放的亂七八糟的物件,也可以是衣櫃裡太多閑置沒穿的衣服,早上選擇都要選半天。如果你花很多時間看電視,那電視就是你的幹擾。
無形幹擾,可以是來自手機的通知,也可以是上網沒完沒了、漫無目的的搜索,還有可能是設計太複雜,光是操作花的時間就比實際工作還多的應用或程序。
人形幹擾,可以是“就占用你5分鐘”的同事,也可以是你“光付出,得不到回報”的朋友。你可以事先跟身邊的人商讨好,大家可以通過“非同步交流”,短信或者郵件,看到後回複就行。馬斯克就說過,“我最喜歡郵件溝通。不管我去哪裡,都喜歡不同步的交流方式,我寫郵件可在行了。“
任何幹擾你深度工作狀态,對你追求的生活沒有貢獻的人、事、物,都算做幹擾。
将日常生活中的幹擾降到最低,這樣你才能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作出成果。當你工作異常專注,正全神貫注的時候,如果被一條廣告信息打斷,可能會很煩躁。
排除幹擾的第一步在于識别工作中的幹擾。然後,你就可以開始排除這些幹擾,想辦法不讓自己那麼容易接觸到幹擾源。
有效的時間管理,第一步就在于排除多餘事物。想辦法簡化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越簡單,你就有越多空閑的時間,去處理真正重要的事情。
而無法排除的事物,你可以想辦法将其自動化。
#7 将重複性任務自動化
現在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機,比1969年美國宇航局的所有計算機的計算力加起來都要強大。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技術确實有了長足的進步。
不管你身處哪個行業,都難免要面對重複性任務。我們怎麼将技術利用起來,讓自己更高效呢?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将重複性任務自動化。首先,先将自己每周都需要做的任務全部列出來。然後想辦法将這些任務自動化。你可以借助應用,或者建立自己的系統。
不管你是什麼職業,最常見的重複性任務就是收發郵件。據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的一項研究,典型的腦力工作者,平均花三分之一的上班時間在處理郵件,如果在家工作,有一半的工作時間都在處理郵件。我建立了一盒GTD Gmail系統,每天在處理郵件方面,能幫我節省很多時間,郵件隻要幾分鐘就處理完了。平時常常用到的回複,也可以保存成模版。郵件方面,網上有很多節省時間的小技巧。
如果你常常和表格打交道,可以試試Zapier,其中有很多自動化功能。
就算是将某個小方面自動化了,也能帶來很大的區别。會議記錄、一對一會談 的記錄表,都可以做個模版,多次使用。
省下了做繁雜瑣碎任務的時間,你就可以關注工作中有創意、有成效的一面了。
#8 跟着數據走
我覺得,人們應該根據數據來做決策,并且堅持這樣的做法。如果不跟着數據走,那你就是根據自己的情感行事,背後缺乏事實和證據的支持。網景公司前任CEO Jim Barksdale就這麼說過,
“如果有數據,我們就看數據;如果我們隻有各自的觀點可供參考,那就都聽我的。”
不是隻有技術型企業才跟着數據走,看A/B數據的結果來調整決策。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通過A/B測試,來調整自己的決定,以取得最優的結果。
調整的過程,總是從質疑開始:我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這是我自己的觀點?還是其他人都這麼說?這就是客觀事實?還是我經過檢驗得到證實?
在第五條規律中,我推薦大家把早上的時間分配給深度工作。這是因為,很多人在早上效率最高。如果你是夜貓子,喜歡在晚上安靜的時候工作了,或者你跟常人不同,吃完午飯元氣最滿呢?要找到自己最高的時間,隻有通過嘗試才能發現。
如何測試?你要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按照科學研究的步驟來:
首先,制定實驗的終極目标——找到自己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時段。
第二,建立假設:我的黃金效率時段是早9點到11點。假設必須具備可以驗證、可以證僞的屬性。也就是說,根據實驗得到的數據,你可以支持或否定這個假設。
第三,設計實驗:連續兩周的實驗期内,每天在表格中記錄自己每小時的能量水平,從1到10 打分,以找到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時間段。
然後,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最後,分析數據,得出結論。你可以看看自己的表格。有了自己主觀感受的數據,你就了證據支持,知道自己具體什麼時間效率最高了。
你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做實驗,看看這些因素對你工作效率的影響有多大:喝咖啡/不喝咖啡、睡幾個小時感覺最好,每天什麼時間段鍛煉,每天工作幾小時成效最好,等等。
實驗,實驗,不斷實驗,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想要進步,就要不斷努力嘗試,還有一點運氣。不斷實驗能增加超速成長的機會。
#9 将不關鍵的任務派出去
沒有人是全能的。把精力放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其他任務都派出去,實則是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如果某個任務你執行起來不是專家,就不如找個懂行的人,他們做起來用的時間,還不用自己硬撐着做所耗的時間的零頭。
除非你想學會這個新技巧,否則找個熟手的人,做起來會比自己做快得多。
比如,我不擅長設計,自己做要花好幾個小時,也做不到讓自己滿意的地步。那我不如找個擅長設計的人,讓他們幫我做。在我的工作中,我一般隻負責自己擅長做的:寫作和分析,其他任務全部分配給别人。
分配任務如果想要保證效率,就得确保自己找到合适的人,他們的核心技能過關,可以完成工作。對于最終要達到的結果,需要對他們做清晰的說明,給出詳細的步驟,以便他們能做出确切的效果。
在私人生活中,也是同樣道理。如果自己花時間完成一項任務的成本,超過了請别人來做,就選擇請人。不管是打掃衛生、熨衣服還是開車。你要把時間花在對自己而言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學習烹饪,學習編程,自我提升等等。
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刀刃上,時間是我們擁有的最寶貴的資源,沒有之一。如果某項任務請人做成本更低,那就派出去。
#10 學會面對奮鬥過程中的掙紮
在努力的過程中,有陽光燦爛,也有大雨傾盆。生活有起伏是很正常的。有時候你可能處處碰壁,隻想回家躺下,盯着天花闆,思考人生,反刍過去,自怨自艾,想着自己到底是哪裡做錯了。我們都有這種時候。
給專業人士的建議:倘若你的進度已經落後,就早點回家。花時間好好休息,恢複精力,第二天再戰。在休息的過程中,或許大腦就默默得出了解決方案。
就算奮鬥的過程很艱辛、痛苦,也應該學會且行且珍惜,因為在掙紮的過程是為後面的突破做鋪墊。如果你按照第一個建議,把精力放系統上,長久看來,你一定會有進展。在《藝術之戰》一書中,Steven Pressfield分享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人曾問英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毛姆,他是每天安排時間寫作,還是靈感來了才寫,毛姆回答,”我隻在有靈感的時候才寫,好在每天早上九點,靈感就會準時找上門來!“
最後,雖說旁邊沒有人給你加油打氣,這條路你隻能自己走,但如果你發現某個方法真的有效果,你就會覺得很神奇,很着迷。所以,學會享受每一次小的進步,不管是得到100個新粉絲,還是完成了自己的小項目,或者某天工作效率特别高,都可以給自己一點獎勵。回報會讓人欣慰,而進步的過程,每一步都可以走得精彩。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