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大航空公司虧損300億

三大航空公司虧損300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20:35:34

疫情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但航空行業仍“面帶苦色”。

2020年對于航空業是比較慘烈的一年,航空公司無一例外收入大幅度下滑甚至腰斬,并産生了巨額虧損,港股、A股及美股航空闆塊全線下跌。2021年疫情緩和,客運量得到提升,但在新冠不斷變異、多點疫情分布以及油料價格持續攀升下,航空運輸行業仍苦不堪言,期間僅有A股闆塊翻紅。

2022年是疫情的第三年,前兩個月行業迎來“小陽春”,三大航空公司客運運力基本實現雙位數增速,主要為國内春運期間客運量較大,但國際客運運力并不樂觀,3月份國内爆發多點疫情,客運運力全面下滑,其中國航下滑63.3%,東航下滑62.4%。然而投資者對航空公司未出現抛售,闆塊表現堅挺。

三大航空公司虧損300億(三大航空兩年虧超780億)1

實際上,新冠弱毒性化趨勢,使得旅遊行業有較強的複蘇預期,投資者靜觀行業拐點來臨,短期闆塊沒有抛壓,但也缺乏資金驅動,整體波動較小。而經過前兩年的下跌,航空闆塊業績風險已充分釋放,利空對股價敏感性已經鈍化,與此同時,各大航空公司也提交了2021年的業績,基本符合投資者預期。

三大航空兩年累虧超780億

2021年,航空行業恢複元氣,國内三大航空公司收入均實現恢複增長,其中南方航空(01055)為行業龍頭,收入增長9.81%,中國東航(00670)增長較快,為14.48%,中小航空公司包括國泰及華夏航空等業績下滑。海外以美國航空及達美航空為代表,期間收入增長均超過70%。

在複蘇進度條上(相比于2019年),海外要比國内略強,不過行業整體仍在巨額虧損中。2021年,南航、國航及東航虧損額均超過100億元,合計虧損額達409.59億元,相當于虧掉了華夏航空及吉祥航空的市值。美國航空期間虧損126.95億元,但虧損比率低于國内,達美航空盈利了17.84億元。

三大航空公司虧損300億(三大航空兩年虧超780億)2

海外航空巨頭業績複蘇要比國内的好,主要為國内航空公司“内憂外患”相對嚴重,内憂為多點疫情幹擾,國内一直處于高強度防疫狀态,外患為海外旅遊限制,加上國内疫情傳導到旅遊需求萎縮,海外業務下滑。以國内三大航空公司來說,國内業務保持中低雙位數增長,但海外業務均是下滑的,其中國航國際業務下滑15.46%。

收入增速較低,但成本依然高速增長,特别是油料成本,2021年原油價格漲幅超過50%,使得國内各大航空公司仍巨虧收場。智通财經APP觀察到,三大航空公司的航空油料成本漲幅均超過30%,占比收入提升約5個百分點至25%左右的水平,以南航為例,期間油料成本增加67.1億元,扣除該項後,虧損比率5.3%,縮窄達50%。

2022年原油價格繼續飙升,截止目前漲幅已經超過40%,将持續增加航空運輸成本,預計行業全年業績仍處于虧損狀态。值得注意的是,2020-2021年連續兩年的巨損,三大航空公司兩年累虧達780.5億元,而達美航空一家兩年虧損額就達711.09億元,2021年達美淨資産247.6億元,較2019年下降了75%。

三大航空公司虧損300億(三大航空兩年虧超780億)3

當然,航空業最壞的時代已經過去,2022年核心成本雖仍在不斷上升,業績有虧損預期,但需求仍是比較樂觀的,收入提升上來可大幅度降低虧損比率。

2021年,全球旅遊需求均得到強勁複蘇,國内方面,上半年複蘇相對較好,特别是沒有疫情影響的4-5月,國内旅客人數超過了2019年同期,海外方面,下半年需求得到快速釋放,主要為歐洲區大部分國家放開了旅遊限制。疫情雖仍比較嚴重,但疫苗接種率提升、特效藥研發及弱毒性趨勢下,需求在經曆不斷積壓後或在未來呈現相對爆發态勢。

目前航空闆塊股價趨穩,資金蠢蠢欲動,但缺乏驅動的催化劑,在未來樂觀的預期下,仍看到個股的配置機遇。

未來三年南航“定格局”

智通财經APP了解到,國内航空行業集中度較高,按照旅客運輸量計算,2021年四大航空公司(南航、國航、東航及海航)市場份額合計為65.5%,海航倒了之後,擠出的市場份額将有望在三大航空公司中分流。而在三大航空公司中南航市場份額最高,為22.4%,2021年擁有飛機878架,比東航及國航高出120架及132架。

南航878架飛機中,主要供應商為空客和波音,分别貢獻334架及339家飛機,持有類型中,有317架為自購,255架為融資租賃及306家為經營租賃,自購占比32.4%,而東航及國航分别為34.4%及40.2%。南航資本支出水平相對較低,賬上現金多,2021年有200多億貨币資金,遠高于東航及國航,擴張優勢更為明顯。

實際上,三大航空公司均公布了未來三年的擴張計劃,其中南航到2024年飛機數量将達到1025家,每年都保持淨增加态勢,而反觀東航及國航的計劃,2022-2024年三年基本零淨增,作為收益的載體,飛機數量多少基本代表了未來的成長空間。按照計劃,2024年南航的飛機數量将逼近達美航空。

三大航空公司虧損300億(三大航空兩年虧超780億)4

在區域上,南航形成了密集覆蓋國内,全面輻射亞洲,有效連接歐美澳非洲的發達航線網絡,其中着力點在廣州及北京兩個交通樞紐,在廣州市場份額近50%。龐大的布局網絡,加上定價吸引,平均每收費客公裡收益低于同行,該公司客座率明顯要高一些,2021年為71.25%,而東航及國航分别為67.71%及68.63%。

而行業複蘇确定性較高的情況下,未來三年行業格局一目了然,南方市場份額将持續提升,并與全球前三大航空公司比肩,掌握行業定價權,平均每收費客公裡收益有望得到擡升,目前國航平均收益比南航高出14.3%。定價提升,疊加客機及客運量增加,将驅動南航業績持續性高增,預計2023年業績将超過2019年水平。

估值修複短期有波折

經曆了三年的疫情打擊,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業績,航空公司都已經充分反映,未來将迎來估值底部反轉。在三大航空公司中,南航作為行業龍頭,成長潛力最高,在估值上,以PB值看,港股三大航空公司估值差距不大,南航為0.96倍,略低于國航的1.11倍,在業績驅動下,南航估值有修複空間。

但短期來看,估值修複仍有波折,主要為2022年仍出現了比較多的不可抗力風險,包括俄烏沖突、多點疫情以及飛機墜機事件,這些都會影響投資者對航空業的判斷。在行業複蘇預期及航空投資領域,投行們出現了意見分歧。

中金公司持有樂觀态度,認為中國航空業是典型的成長周期行業,本輪周期具備盈利超預期基礎,建議短期波動中逢低布局;美銀證券則比較悲觀,認為内地航空公司最壞時刻未過,在燃油成本激增,加上為了應對疫情所采取的政策,今年面對的虧損會更嚴重,并下調了國内三大航空公司目标價。

實際上,按照南航的計劃,到2024年飛機數量将接近于達美,而達美2021年營收是南航的1.87倍,目前市值是南航的1.48倍,從這維度看,南航估值存在不錯的提升空間。而在最近一周,美國航空及達美航空漲幅均達到15%,港股及A股漲幅相對較低,但資金流入明顯,南航作為行業龍頭,有望得到資金追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