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是臘月十九,距離春節隻剩不到兩周,很多人也開始陸續返鄉回家,和家人們一起團聚過大年。畢竟春節作為我國最為傳統、隆重的節日,每個中國人都特别重視。
為了過好新年,家家戶戶都會提前做好準備。通常來說,從臘月二十開始,就進入過年期,每天都有事情做。那麼,今天筆者就分享年前生活指南,這些老傳統不能忘,安心過好大年!
臘月二十:洗澡、洗衣服
進入廿十,還有十天就迎來除夕,基本上就代表進入了過年期。一般情況,在臘月二十這一天都會洗澡、洗衣服,準備過年。把自己過年期間要穿的衣服清洗幹淨,體體面面的過年。
廿一:趕集農村年前的大集在二十之後就開始,我們通常會在二十一這天去趕大集,買一些過年的年貨,比如瓜子,糖,水果,飲料等。
廿二:買新衣服
不同的地區講究不一樣,但是買新衣服是全國統一的。不管男女老少,過年都要準備一套嶄新的衣服,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如果你還沒新衣服,一定要在臘月20-22這幾天購置齊全。
廿三:“祭竈”臘月廿三或廿四為小年,通常北方為廿三,南方為廿四。而小年這一天,民間有“祭竈”的說法,傳說這一天竈王爺會向玉帝報告每個家庭的行為喜好,玉帝會根據報告來決定賞罰。
為了讓竈王爺說好話,家家都會在“小年”這天祭竈,如用竈糖将竈王爺的嘴巴黏上,不讓其說壞話,如此一來就是“祭竈”。
廿四:“掃塵”
“掃塵”很好理解,也就是大掃除,對整個房子進行清掃,早在堯舜禹時期就有這一習俗。當然,從小年開始到除夕這天,每天都可“掃塵”。
掃塵不僅是為了讓家裡更幹淨清爽,其實也是為了除掉家裡的晦氣、“窮氣”,期待新的一年能夠事事順心。同時,掃塵也有掃掉疾病的講究,期待新年裡能夠辟邪去災,安康順心。
廿五:“做豆腐”
每到農曆的臘月二十五,民間都有“做豆腐”的習俗,至于為何,傳說是因為竈王爺上天彙報完畢後,玉帝會特意來到人間查看,看看家家戶戶是否真的清貧。
因此,每個家庭都會做豆腐吃,以表示自己生活清苦,從而讓玉帝不再懲罰自己。
在“磨豆腐”前,大家會先将豆子泡在水裡一夜,早上吃過飯後就會磨豆腐,磨成豆漿狀後即可制作豆腐。
而今天,大家盡管不再自己做豆腐,但也會在這一天買上幾塊豆腐嘗嘗,畢竟“腐”同“福”,期待新的一年更有福氣。
廿六:殺豬割肉
從臘月廿六開始,農民就開始準備年貨,這一天人們通常會“殺豬割肉”,也就是将養了一年的豬殺掉,将其制作成臘腸、臘肉,留着春節期間招待親友等食用。
而“割肉”是指家裡沒有養豬的話,可以去集市上購買豬肉,古代農民生活貧苦,隻有到了春節才能吃上肉,因而也稱“割年肉”。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每天都可吃到鮮肉,但很多家庭仍然有腌制臘肉、臘腸的習慣。
廿七:“宰公雞”
民間有“臘月廿七,宰雞趕集”的說法,這一天農民會将家裡養了大半年的大公雞殺掉,以備春節期間食用。
除了殺雞外,大家也會去趕大集,購買春節期間所需的各種年貨,如春聯、年畫、瓜子花生、鞭炮、禮品、糖果等。
因為大家都會在這天置辦年貨,因而此時也十分熱鬧,集市上人山人海,熟人見面也會打招呼、寒暄。
此外,人們還會在這一天洗澡、洗衣服,将身子、衣服洗淨,寓意着洗去疚疾和晦氣。
廿八:“蒸饅頭”
民諺“臘月廿八,把面發”,意思是到了廿八之時,人們則會開始發面,制作饅頭、包子、大餅等,以待春節期間食用。
民間認為,大年初一到初五不能蒸饅頭,不然一年都會貧窮,因此臘月廿八、廿九之時,大家就會開始發面蒸饅頭。
除了發面、蒸馍外,這一天人們還會“貼花花”,也就是張貼紅燈籠、年畫、窗花等,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廿九:“祭祖”
農曆有大小月,如果是小月,那除夕就是臘月廿九。而如果是大月,那廿九又被稱為“小除夕”,這一天要備好大年的各種活動,因此廿九這天最為忙碌,如蒸饅頭,因春節期間對饅頭需求大,家家都要備上不少饅頭,因而廿九這天也要蒸饅頭。
當然,廿九這天也要“祭祖”,這天不管多忙,大家都要備上酒、肉、菜等,來到祖墳祭祖,以告訴先人即将過大年。
這天還有“别歲”的習俗,也就是親友們相互拜訪,主家要備上酒宴,等待親友上門。
三十:“除夕”
臘月三十也就是除夕,而“除”有“交替”之意,除夕說的就是“除舊迎新”、舊歲結束,因此除夕之日家家都會隆重慶祝。
這一天早上人們要早早起床,将春聯張貼在家門口,還要放鞭炮、守歲、備好豐盛的年夜飯、吃餃子等,每個地方習俗各有不同。
此外,有些地方認為,除夕之夜,諸神也會降臨人間,因而部分地方也有“接神”儀式。
以上就是春節前夕民間的傳統活動,而這些活動主要的目的正是“除舊迎新”,期待新的一年事事順心順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