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媽媽之後,會疲累,會崩潰,但也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每天臨睡前、起床後,我都會蹑手蹑腳地湊到兒子床前,細細地盯着他的小臉,親親額頭,摸摸小手再捏捏小腳,一頓操作後才心滿意足去洗漱。
我很享受這些稀疏平常的幸福瞬間,卻止不住擔憂,生怕一不留神,他就會受到一絲絲委屈和傷害。
還在月子裡,我就開始研究孩子的保險,陸續買了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還專門開戶做基金定投為他存錢。最近,我又開始計劃為他配置教育年金保險。
作為媽媽,我願意毫無保留地為他提供盡可能周全的守護。
成為保險經紀人後,來咨詢的同齡人許多都是初為人父母,雖然自己還在“裸奔”,問的卻是:“你好,我想給孩子買份保險,有什麼推薦的嗎?”。
我太理解這種既急切又小心翼翼的情緒,與當初的我一樣,有太多的困惑亟待解答。
一、有必要給孩子買保險嗎?非常必要,并且越早買越好。
前陣子熱播的電視劇《親愛的小孩》裡有這麼一段劇情:女兒禾禾确診白血病後,整個家庭仿佛墜入無盡黑暗。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方一諾一籌莫展,丈夫謝天華翻出房産證,決定賣掉自己的房子緩解燃眉之急。
如果用金錢就能換回生命,我相信絕大部分父母會毫不猶豫地傾盡所有,去抓住那一線希望。
而保險最本質的功能,是為孩子準備現金流,給他多一份底氣來面對未知的風雨挑戰,給他多一份從容來選擇心儀的生活方式。
二、社會保險是孩子最基礎的保障
社保作為一項“社會福利”,覆蓋全民、價格實惠,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要盡早去為他辦理。
社保雖重要,保障力度卻有限。因為,我們的醫保設有起付線、封頂線,封頂線裡又設置了報銷範圍:符合醫保部規定的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三個目錄”内可報,不在目錄不能報。甲類藥品全額納入報銷範圍,乙類部分納入,丙類全自費。
這一系列限制綜合起來,往往就會出現越是要命、越是費錢的疾病,醫保覆蓋越少的情況。
一句“我有社保”,知道自己扛了多少風險嗎?
(圖片源自網絡)
三、商業保險的購買邏輯購買商業保險,要立足于當下最擔憂,着眼于未來最渴望。
我們需要全面檢視孩子人生路上可能出現的風險,逐一搭建起牢固的安全屏障:社會保險 醫療險 重疾險 意外險 教育金,保障要齊全,保額要充足。
01/03 成年人的崩潰有多容易?孩子生場病就夠了
少兒商業保險最重要的環節,是用“醫療險 重疾險”來轉移疾病帶來的風險。
醫療險用來報銷醫療費用。醫療險種類繁多,從百萬醫療、中端醫療到高端醫療豐儉由人,費用依次攀升,保障責任也依次升級。
醫療險杠杆極大,花費數百元即可撬動百萬額度住院報銷,花費數萬元就能享受到全球最優質的醫療資源。
重疾險能給家庭一筆不限使用範圍的錢。重疾,顧名思義就是那些病情兇險、身體損傷大而且康複期長的疾病。孩子一旦罹患重疾,不僅需要高昂的醫療費用,也需要父母的精心照料,還可能産生長期的康複費用。
家庭各項支出驟增的同時,父母其中一人或許還要犧牲工作去陪護。重疾險的賠付,可以用來補上“入不敷出”的漏洞。
02/03 你隻管去探索世界吧,惱人的意外交給我來處理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探索世界的最初動力。我們既要守護這份可貴的好奇心,也要警惕他在認識世界過程中可能遭遇各種大大小小的意外傷害。
意外險費率不高,能夠覆蓋疾病之外的風險,譬如貓抓狗咬、磕磕碰碰,乃至不幸遭遇意外殘疾。意外險值得人手一件。
03/03 在收入穩定的時候,規劃未來大額教育支出的現金流
孩子的教育經費是剛性需求,這筆錢是很有必要攢出來的。至于怎麼攢,有多種方式可以組合規劃:存銀行、買債券、買基金、買股票、買保險、買金子甚至買房子……
保險不是儲備教育金的唯一方式,很大可能也不會是收益最高的方式,但它能安全、确定、準時地把這筆錢交到孩子手上。
市場再動蕩、利率再下跌,它依然能穩步增長;外界的人再觊觎這筆錢,你不簽字他也毫無辦法;夫妻分道揚镳了、遇到債務危機了,這份保單大概率也能保住,孩子的教育經費也就有了着落。
孩子最堅實的依靠其實是你
在父母眼裡,孩子是軟肋、是铠甲、是希望;在孩子眼裡,父母就是全世界。
希望看到這裡的每一個你,乖乖吃飯,好好睡覺;無論正在遭遇什麼,都能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煩惱鴨綠江。
因為,對于孩子而言,你才是最堅實的依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