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薛紹真實曆史

薛紹真實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0 14:25:13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洲】

最近,古都西安熱度很高。在靠着千年銀杏、不倒翁小姐姐“美上熱搜”之餘,還為廣大考古愛好者們充實了一下“有生之年系列”。

薛紹真實曆史(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1

這不,長門宮和薛紹墓都現世啦:

薛紹真實曆史(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2

薛紹真實曆史(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3

2000年播出的電視劇《大明宮詞》曾将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初遇演繹得十分唯美。在編劇筆下,年輕的太平公主和韋氏偷偷出宮逛長安夜市,被一個面具攤吸引了。

太平公主問道:這是什麼面具?黑如鍋底,鼻子這麼寬……

攤主答曰:公子不知,這叫昆侖奴面具,大海盜王世傑剛剛從海那邊販回來一批昆侖奴,個個體壯如牛,卻性情溫良,踏實肯幹,一到長安就被貴族豪門瓜分殆盡。如今,上街能帶兩個昆侖奴保镖,是世家少爺們最時興的玩意兒!公子何不趁過節也買兩個面具,趕趕時髦?

兩人都買了時興的昆侖奴面具,可沒想到後來兩人走散了。人群中,太平公主掀開了一副昆侖奴面具,以為找到了韋姐姐。可沒想到一掀誤終身,面具後的是一位公子,而這位公子就是自己日後的驸馬薛紹……

可惜,曆史中太平公主和薛紹的政治聯姻恐怕沒有如此浪漫的橋段。在這擊中無數少女心的劇情中,最真實的大概就隻有對昆侖奴的描述了。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為兼容并蓄的王朝,唐朝因其遼闊的疆域與完善的律令制度聞名世界,它開放的王朝性格與國際化的文明程度吸引了域外各地的人群來到長安。我們可以想象在朱雀大街上行走的各色人等,來自不同的地域與族群,盡管他們的膚色、語言、相貌迥異,卻共同構築了唐代的多元社會與瑰麗面向。

在當時的長安社會,人們口耳相傳着一句“昆侖奴,新羅婢”的諺語,說的就是唐朝的上流社會流行蓄養昆侖奴、新羅婢的風氣,而擁有昆侖奴也成為折射家族權勢地位的一種象征。并且在唐代文學作品中,胡奴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昆侖奴。

昆侖奴是非洲黑奴?

“昆侖”一詞在中古時期的用法主要是形容黑色或者近黑之物者。譬如晉孝武文李太後,因身形纖長而膚色黝黑,在宮中當宮女之時,宮人稱其為“昆侖”。然而,讓大家都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昆侖”,後來竟能成為後宮之主。

隋時美酒名曰“昆侖觞”,就是因為其色如绛。隋大業年間,曾改茄子為“昆侖紫瓜”,五代時期有慕容彥超其人,因“黑色胡須,号閻昆侖”。

《太平廣記•蘇颋》中有詠昆侖奴詩,其詞雲:“指頭十颋墨,耳朵兩張匙。”同書《墨君和》載:“眉目棱岸,肌膚若鐵……趙王镕初即位,曾見子,悅而問曰:‘此種何得昆侖兒也?’”

所以,昆侖奴黝黑的皮膚形象是他們最為鮮明的相貌特色。

薛紹真實曆史(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4

敦煌壁畫中的昆侖奴形象

關于唐代昆侖奴的來曆,學術界一直有争議。主要有兩種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昆侖奴就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他們遠涉重洋,來到中土,除少數經商外,大部分被在唐朝的阿拉伯人倒賣為奴。因為《新唐書》中記載了一條從坦桑尼亞到中國的航線,所以後人推測昆侖奴便是由這條海上航線進入中國。

第二種看法是昆侖奴來自南海諸島,即今天南亞和東南亞一帶的島民,也就是所謂的昆侖國人。唐張籍就有詩《昆侖兒》雲:“昆侖家住海中州,蠻客将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郁林州。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其中的“海中洲”應當就是唐人對東南亞的群島以及中南半島的一種泛稱。

唐高僧義淨《南海寄歸傳》中的描述也可證明當時曾将昆侖作為東南亞諸小國的總稱,“從西數之:有婆魯師洲,末羅遊洲,即今屍利佛逝國是也。莫诃信洲……末迦漫洲,又有小洲,不能具錄。斯乃鹹遵佛法,多是小乘,唯末羅洲,少有大乘耳……良為掘倫。初至交廣,遂使總喚昆侖焉。唯此昆侖,頭卷體黑,自餘諸國與神州不殊,赤腳敢曼,總是其式。”

宰相賈耽在801年左右完成的《貞元十道錄》中記錄了從廣州經波斯灣到東非的航程。其中記載有一個“葛葛僧祗國”,其地域在蘇門答臘島東北伯勞威斯群島中的一島。

就此推測,可以認為“昆侖奴”即主要包括南海各地、印度群島卷發黑身的奴隸, 也可能包括來自東非的黑人奴隸。

薛紹真實曆史(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5

黑陶昆侖奴俑 故宮博物院藏

貴族豪門為何愛用昆侖奴?

昆侖奴在唐代社會具體又從事何種職業?對于唐朝社會結構的構成與經濟生活的發展又提供了怎樣的動力呢?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我們發現了有馭獅昆侖奴、馴獅昆侖奴、馴象昆侖奴等形象,尤以文殊菩薩坐騎馭者為最大的特色。

唐宋佛書中提及昆侖奴善馴獸的禅談内容有許多,雖禅談内容多為虛構,但我們略加猜測可知,唐時昆侖奴必有從事馴獸師的原型,并為人熟知,才被人所稱道,并出現在諸多作品内容中。

唐元稹有《琵琶歌》雲:“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玄宗偏許賀懷智,段師此藝還相匹。自後流傳指撥衰,昆侖善才徒爾為。”其中,“昆侖善才徒爾為”一句表明昆侖奴中還有擅長于音樂者,技藝非同一般。

1985年在陝西省長武縣棗園鄉郭村出土一個唐代黑人陶俑,頗具異域風情,應是異域人士的造型。該俑全身袒露,身披紅色敢曼,繞雙肩至下肢,手舞足蹈,呈舞者之狀,這可能就體現了唐人印象中昆侖奴善舞的特點。

《太平廣記》卷第十六中記載:“到天壇山南,适遇一昆侖奴,駕黃牛耕田。” 《太平廣記》的故事雖可能為虛妄荒誕之事,但是我們一定程度上也能推測昆侖奴有從事農耕活動,并被寫入故事之中。且唐之昆侖奴除官奴之外,大部分為富戶所擁有,大戶之家役使昆侖奴充當耕工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唐代,男性家奴一般從事看門、守夜、挑水、送飯、打更和充當随從等雜役,而宋人趙汝适之《諸蕃志》中提到:“托以(昆侖)管鑰,謂其無親屬之戀也。”可見因昆侖的奴隸身份,無親屬挂念,所以富豪之家可毫無疑心地托之以看管鑰匙的任務。

據此,我們可以總結出唐代昆侖奴多從事兩類工作:一則為以體力為主的,如水手、耕工、家奴、搬運、行伍乃至海盜等,二則為以技能為主的,如馴獸師、樂師、舞者、商人等。總之,唐代對昆侖奴的廣泛役使給唐人乃至後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作為唐代的主要外來勞力,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為唐代社會的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除了販賣之外,一些昆侖奴則是被作為貢品貢入中國的。據學者研究,在陝西禮泉縣煙霞鎮長樂公主墓中,甬道東壁一幅壁畫上畫着的一名卷發女性很可能就是被貢入中國的昆侖女奴。畫面上,她手持丁字杖站在公主的侍女列隊中,和其他侍女一樣陪侍着公主。

薛紹真實曆史(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6

長樂公主墓甬道東壁壁畫

薛紹真實曆史(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7

昭陵博物館藏摹本

誰能想到,昆侖奴比紅娘還厲害

昆侖奴作為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人群,自然成為小說家筆下塑造的文學形象。最為成功的當數裴铏的《傳奇•昆侖奴》。在這個故事中,昆侖奴扮演了一個比紅娘還重要的角色。

作品記叙代宗大曆年間,貴族子弟崔生到一個一品重臣家中做客,酒席之上,與伺酒的紅绡妓一見鐘情。臨别,紅绡妓示崔生以手語,崔生茫然不解。歸家後昆侖奴磨勒為崔生解釋手語含意,并幫助崔生潛入一品勳臣府宅中與紅绡妓幽會。随後,負崔生與紅绡妓飛越十數重高牆,終于成就了雙方的美滿姻緣。

過了幾年,事情真相洩露。高官派兵丁包圍崔府,捉拿昆侖奴,昆侖奴竟在如飛蝗一般的箭矢之中飄然而去。後十餘年,崔家有人見磨勒賣藥于洛陽市,容顔如舊。此時,昆侖奴磨勒已經變成了一個經營藥材生意的胡商。

可見,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唐代,胡奴是可以變為胡商的。

薛紹真實曆史(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8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葛老

自裴铏《傳奇》之後,文學作品中描寫昆侖奴的特别多見,尤其是後代戲曲作品中,昆侖奴俠義之事成為一種常見題材。不過,不是每個昆侖奴都像磨勒那麼幸運。

《太平廣記•甘澤謠》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陶淵明的後人,生活在開元時代的陶岘,是個家境優渥的士人。他常常泛遊于江湖,遍行天下,往往數載不歸。遍覽大唐大好河山的同時,又愛好奇珍異寶。有幸得了一把古劍,長二尺許,又得了玉環,徑四寸,及海船昆侖奴名摩诃。

摩诃擅長遊泳而且勇敢健壯。陶岘于是視寶劍、玉環和昆侖奴為“三寶”。在外頭遊山玩水時,常把劍、環扔到水裡,讓摩诃去取,以此戲樂。就這樣,摩诃陪他玩了好多年……

有一回,陶岘行船到西塞山,把船停在古祥佛舍,見江水烏黑而且不流動,便說:“這裡邊一定有異物!”于是他就把古劍和玉環扔下去,讓摩诃下去取。摩诃下水許久,氣力微弱地說:“古劍和玉環很難取了,有一條兩丈來長的龍在那裡,我一伸手去取劍和環,它就怒目看我。”陶岘說:“你和古劍、玉環,是我的三樣寶物。現在那兩樣沒有了,你将有什麼用呢?你必須力争為我把兩樣寶物取上來!”

摩诃不得已,披散着頭發大喊一聲,眼角都流出血來,拼命往水裡一跳,不再上來。過了好長一陣兒,見摩诃的肢體像祭祀的牛羊那樣被扯裂了,污浮在水上,好像特意給陶岘看的。陶岘流涕水濱,乃命回棹。因賦詩自叙,不複議遊江湖之事。詩曰:“匡廬舊業自有主,吳越新居安此生。白發數莖歸未得,青山一望計還程。鶴翻楓葉夕陽動,鹭立蘆花秋水明。從此舍舟何所詣,酒旗歌扇正相迎。”

昆侖奴因其多方才藝、吃苦耐勞并兼具忠義性格,在唐朝社會獲得了良好聲譽。加之他們的外貌與體型又與一般奴隸不同,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在唐朝的上流社會便以擁有昆侖奴為榮。一方面,昆侖奴與主人之間的故事在後來筆記小說的演繹與發揮中,形象愈發光輝與赤誠,成為折射主奴關系的案例。另一方面,昆侖奴也成為溝通唐代中原文明與其他臨近地域族群文明的一種紐帶,彼此影響、輻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